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净肉便是去了头、猪蹄、下水之后的猪骨和猪肉,毛猪的净肉一般能出七成,大肥猪才能达到八成。

王村长看了一会儿热闹之后,就离开了。估计他现在事儿应该不少,王村长走之前招呼了一个小少年过来陪着叶宗楠。

不过小少年早被叶宗楠给打发一边玩去了。

接下来的,拆解猪肉的活计,才是个技术活儿。

不同部位的肉和骨架要有不同的切割方法,大概庖丁解牛这个成语,也可以在这里用上一用。

总体上的大致过程,就是去了猪头和四蹄,再将猪沿脊柱一分为二砍开,变成两个猪肉瓣子。

每个瓣子再分前中后三段,最后拆解成肘子、净排、脊骨、里脊、外脊、五花、夹心、黄瓜肉、梅花肉、板油等等,这头野猪就算是基本收拾完了。

野猪肉被收拾了出来,接下里就是准备杀猪菜了。

叶宗楠看着周边的人在忙乎着杀猪菜,看了半天,也算是看出了些门道。

杀猪菜,顾名思义,就是杀猪时的一道特色菜。

别说是在没有家畜可养的深山里,就是在上山村,没什么特殊情况,也没有人家会时不时的杀猪的。

一年到头的,很多人自己都吃不饱,想要将猪喂大到可以杀,可以卖的地步,还是要颇费一番功夫的。

什么时候杀猪呢,有些地方,是在每年的秋收农忙之后,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也为了犒劳一下农忙时劳累的身体,才会将养了大半年的猪给杀了。

还有就是过年前,腊八之后。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个民间的谚语也说明了过了腊八(农历正月初八),才开始为了过年而杀猪的。

除此之外,就是有什么特大喜庆的日子了。比如说嫁娶。家底殷实的人家,在办喜事的时候,会将自家养的猪杀了。如果自家没有养猪,或者养的猪不够大,可以买同村人家养的猪。

或者可以先跟村里人借猪,等自家的猪养起来了,再还回去。或者直接付银钱购买。

不过,办喜事的时候杀猪,厨子做出来的是喜宴,可就不是杀猪菜了。

叶宗楠看了半天,也明白了他们王家村的杀猪菜,和上山村的杀猪菜还是非常的不一样的。

在上山村,杀猪菜就是一道菜。这是一道炖菜。这道炖菜里,有猪大骨,有肥肥的五花肉,有精瘦的瘦肉,有粉条,有白菜,有萝卜,有蘑菇,有木耳……

可谓是村民们手里有的各种菜品的大杂烩。

可就是这样的大杂烩,有一种特殊的迷人的味道,只有村里做的杀猪菜才有的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

这味道,怎么说呢,就跟村里有人嫁娶时做的名为“八大碗”的喜宴。那些菜品很多都是家常菜,可这些所谓的家常菜在自家做出来的时候,总是会差着些味道的。

或许有人会说是因为吃的地方不同,无论是杀猪菜,还是“八大碗”都是一大伙的人在一起吃,有句话叫“争着吃的食物才香”。

杀猪菜和“八大碗”之所以好吃,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应该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的。因为人多的时候,热闹,吃的也容易多,饭菜也就自然觉着好吃了。

实际上呢,无论是八大碗,还是杀猪菜,在烧菜的时候,厨子们都会加入自己的独家的秘制调料,所以说,“八大碗”和杀猪菜之所以好吃,厨子的手艺也是一大因素。

叶宗楠是个木匠,还是个商人,他不是厨子,也没有往厨子一行发展的心思,自然对厨子们做出特殊味道的“八大碗”和杀猪菜的秘制调料没什么兴趣,他只是瞧着王家村的的杀猪菜,和他们上山村的杀猪菜有些不一样而已。

如果让叶宗楠来说,王家村的杀猪菜更像是“满汉全席”,不对,应该说是“全猪宴”。

作为这次杀猪菜的掌勺人王宝柱可谓是干的风山水起,又风风火火。

人多就是力量大,那边临时搭起的几个灶还在忙活着,这边已经有人安排大家入席了。

所谓的入席,就真的是入席。

桌椅板凳颜色都不一样,但大致的款式是一样的,一看就是从各家各户搬出来的。

全村具体多少人,叶宗楠不是很清楚,不过打眼看过去,整个院子里桌子摆的满满当当的。

不仅如此,就连院子外面的过道路上,也摆了一长串的桌子和凳子。

叶宗楠初步估计了一下,连着老人孩子的全部算在一起,应该没有两百人,这个王家村的规模在一百四五十人的样子。

作为一个姓的族人,这人数也不算少了。

叶宗楠作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不仅给他们王家村带来了所需要的物品,还愿意花银子买他们的花鹿茸,自然成了王家村的上上宾。

更何况,就连他们全村人今天吃的杀猪菜用的野猪肉,可是叶宗楠带来的人猎杀回来的。

所以叶宗楠被王村长带着坐到了贵宾席上。

所谓的贵宾席,也就是不在院子外,也不在院子里,而是摆在祠堂旁边的偏房的饭桌。

这所谓的王家村的祠堂,也是一个单独的院子。正屋三间应该摆的都是王家族人的排位,而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偏房。

西边的偏房,连着一个开放式的棚子是灶房,而东边这间偏房,摆着一些桌椅板凳,应该是村里人商议事情的地方。

所以说,叶宗楠的待遇还是蛮高的,起码吃席都吃到了会议室里了。

“小叶,你先坐会儿,我们去给祖宗们上柱香。咱们王家村落户这里这么久,今个儿有了这么好的好消息,怎么也得给祖宗们说一声。”

“应该的,您老先去忙,我就坐这等着叔回来,咱们爷俩喝上两盅。”

“哈哈,两盅哪能够,怎么也得再多喝上十几盅,不对,应该是不醉不归。小叶啊,你等着哈,我又给你弄了点好东西喝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