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还想争辩几句的李九渊在听到仁治皇帝拍板之后,他便只能无奈的低头,不再争辩。

谁成想,这景德镇的瓷器居然因为太过优秀而落选。

同属江西的官员在听到仁治皇帝的话语时,他们的脸色也都闪过一丝不甘之色。

底下那些百姓的生活他们不关心,他们只知道自己又少赚了一大笔钱。

而相应来自其他拥有制瓷名地的官员则可借此敛财。

一想到这里,他们便觉得内心一阵心疼。

大周人一向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

既然我得不到,那你们也别想得到。

来自景德镇的户部给事中雷道明,不由得上前一步,语气诚恳道。

“陛下,微臣有话说。”

“我大周数地瓷器皆为上等,均不应贩卖海外啊。”

“微臣思量,是否给予哪些名不见经传的官窑烧窑坊一个机会?”

“反正无论好坏,都是卖于这些域外蛮夷。”

“在锤炼这些烧窑匠师技艺的同时,还能赚取金银。”

“微臣衷心秉直之言,还望陛下三思。”

雷道明此话一出,朝堂上瞬间就炸锅了。

你这小子吃不到就想砸锅是吧?

像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官窑大多都把持在皇族手中。

之所以名不见经传,自然是因为其中烧制的大部分瓷器都被皇家拿走了。

剩下的少部分也大多赏赐给了朝臣,流入民间的瓷器少之又少,自然在民间就名不见经传了。

而一旦牵扯上了这些,那便与皇族宗室扯上关系了。

到时候事情将会变得复杂。

就连端坐于龙椅上的仁治皇帝听到这个提议时,他都有些头疼。

这可千万不能把宗室牵扯进来,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故而,仁治皇帝并未正面回应雷道明的话语,而是转头看向文臣之首的张嵩发问道。

“张首辅对此事有何看法?”

“莫要顾忌,畅所欲言。”

站在文臣首位的张嵩见仁治皇帝钦点自己的名字,他就明白自己想躲都躲不过去了。

纵然心中不愿掺和这件事情,但他的身体还是非常诚实的上前半步。

“依照李尚书之言,我大周商品在域外诸国售价不菲。”

“想必购买我大周商品者,在域外诸国也都是非富即贵的存在。”

“既然如此,老臣以为还是适当展示我大周瓷器之美为上。”

“因为只有他们的王公贵族追捧我大周的瓷器,才有可能在他们的民间推广我们的瓷器。”

“一旦这些红毛鬼的民间也开始追逐我们的瓷器。”

“那我们稍差一些的瓷器便也不愁销路了。”

仁治皇帝听到张嵩这番有理有据的分析,他眼神中多了几分兴奋之色。

张首辅是想将这些红毛鬼一网打尽啊。

高端的瓷器收割他们上层贵族的财富,低品质的瓷器也能贩卖到他们的民间。

如此一来,这些域外蛮夷的财富便会涌入大周。

造成域外蛮夷愈穷,大周愈富的局面。

此时,殿内的其他官员在听到张嵩的这番话语时,他们这才回过神来。

还得是咱首辅思考问题的站位高。

他们还在纠结一城一地的得失,张首辅就已经将目光转到了域外蛮夷全族上。

或许这便是他们与首辅最大的区别。

“域外诸国亦有王族,贵族之分。”

“臣以为王族所用之物应当与普通贵族不同,以此体现王族高贵。”

“故而我等贩卖商品之时,也当有所区别。”

“贩于王族者,可适当售卖景德镇,龙泉等佳品瓷器。”

“贵族者则略逊之,不知陛下以为然否?”

仁治皇帝听完张嵩的这句话时,他这才反应过来。

张首辅也是江西人,自然要为景德镇站台。

心念至此,仁治皇帝便微微颔首应下。

“张首辅此言条理清晰,句句在理,朕深感欣慰。”

“如此便由内阁主办,户部协办,在三日内给朕呈个章程上来。”

说我自己的要求,仁治皇帝还是扫了众人一眼问道。

“几位阁老,李尚书可有异议?”

仁治皇帝此言虽是在问几位阁老,却也是在告诫群臣。

朕刚刚有些武断,如今改了主意,你们也要当没意见。

心中已然没有怨气的李九渊一听这话,连忙表忠心的回应着。

“臣无异议。”

其他几位阁老自然也没意见。

反正是张首辅提的,自然是由张首辅操心,他们只需静待结果便可。

已然被化解矛盾的其他官员自然就更没有意见了。

工部尚书左兴国见朝中百官默契的陷入沉默时,他也明白此议题已过,便主动发问道。

“陛下,既然通商商品已经选定为瓷器。”

“那下处市舶司是重启皇祖时期废弃的市舶司?还是再新建口岸?”

仁治皇帝闻言他微闭双眼,倚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叩击一旁的扶手。

片刻后,仁治皇帝便再次睁眼,语气平静的吩咐道。

“泉州市舶司乃皇祖时期第一市舶司,曾是与域外诸国交易最大的口岸。”

“也是域外诸国前来大周交易最为信任的口岸。”

“如今有宁波市舶司珠玉在前,那便重启泉州市舶司,希望泉州市舶司能够迎头赶上。”

左兴国听完仁治皇帝的话语,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唯有点头应下。

“臣遵旨。”

朝中百官虽有其他谏言,可见仁治皇帝态度如此坚决,他们便也不好做声。

户部尚书左兴国这才退下,吏部尚书季元洲便上前半步。

“陛下,那这新任市舶司提举的人选该如何选取?”

“可是采用与宁波市舶司境况相同?”

“先以泉州知府暂代泉州市舶司提举一职?”

仁治皇帝自然是想将市舶司提举这个位置握在自己手中,但他却不能一言决之。

免得显得自己太过霸道,于形象不利。

“泉州市舶司提举人选?各位爱卿可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