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空气湿气很重,远山笼罩在一片雾蒙蒙之中。

官道两侧来往的行人还不少,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临近下里村,罗氏的心情明显变得忐忑起来。

急匆匆的脚步也开始放缓,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油然而生。

出嫁这么多年,她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尤其是丁国梁离世后,兄弟侄儿见面的次数都没几次,更别提年老的爹娘了。

“到了么?”

从官道上绕进了小道,远远看见了村口老树。

下里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平坦,没有高山老林,也没有丘陵山谷。

一眼望去就能看清整个村子的全貌。

“罗家住在村尾。”罗氏轻声说了一句。

丁宁朝村尾望去,错落有致的屋舍看不清哪家是罗家。

丁大丫来过下里村,只是当时年纪小,印象已经很模糊了。

四人走在下里村的村道上,不时有村民认出了罗氏。

一时间,几人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这是曼娘么?好久不见你了。”

“我的天,真的是曼娘呀,你多久没回娘家了。”

“哎呦,听说你被丁家分出去了,这日子好像过得还挺不错的嘛。”

“罗曼娘,这是你家闺女和儿子吧,那个好看的后生又是谁呀?”

“是哟,这孩子长得可真俊呀,瞧这白生生的小脸蛋,一看就不像乡下人。”

看热闹的村民越围越多,也有那热心的村民跑到罗家报信去了。

被一大群人围着,罗氏有些紧张,手心都开始冒汗了。

“麻烦让一让,有啥想问的,等我们到地方再说。”

丁宁清冷的声音隐隐带上几分威压,围堵的村民不由停止向前。

她趁机拨开前方几人,拉着罗氏往前直走。

崔瑨和丁小弟连忙跟上。

“曼娘——”

远远的,罗铁锤领着一大群青壮年急匆匆朝他们跑来。

“阿宁,你们来了!”

“表姐,表姐夫你们都来了呀。”

看到丁宁和崔九郎,他们同时嚷了起来。

一群人呼啦啦围了上来,把看热闹的村民挤到边上。

“快、快、快,爹娘知道你们来了,都急坏了。”

罗老汉和罗老太太腿脚都不大好,听到消息也高兴坏了,就是一时半会赶不过来。

罗氏几人被他们簇拥着轰隆隆往村尾走去。

还没到罗家大门,已经看到身形佝偻的两位老人蹒跚着朝他们跑来。

“爹~娘~”

罗氏泪流满面,冲过去一把抱住了老太太。

母女俩顿时抱头痛哭。

悲戚激动的哭声在人群上方回荡。

围观的村民忍不住唏嘘,所以说,嫁人如投胎,嫁得若是不好,连回娘家的机会都没有。

“好了,好了,都别哭了,回去再说。”

罗老汉偷偷抹泪,拍拍闺女的肩头,让他们先进屋再说话。

被这么多人围着,万一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就不好了。

“对、对,先回屋里,曼娘,走,回家。”

罗铁锤扶住自己的老娘,示意大伙赶快进屋。

罗氏抽噎着,正想用衣袖抹掉眼泪,边上的丁宁递给她一条绣着红梅的帕子。

她下意识接过,可帕子一角那傲然绽放的红梅花是那么精致好看,她哪舍得用来擦眼泪鼻涕。

于是衣袖一抹,又把帕子递给了丁宁。

“快收好,这帕子是你婆婆绣的吧。”

这么精美的绣活不可能是阿宁绣的,亲家母对孩子可真好呀,还给她亲自绣了手帕,罗氏心中一阵喜悦。

连带冲淡了先前那股亲人相见的悲戚。

“嗯,我说要用素帕,她偏要给我绣红梅,这么艳丽的红梅,哪里适合我用。”

绣得太过精美,用来擦嘴擤鼻涕着实有些不舍得,太不实用了。

“哎,你这孩子,你婆婆用心给你绣的,你可别不知足了。”

罗氏红着眼眶嗔了她一眼。

一群人往罗家大门走去,看热闹的村民也跟着过去。

“不是说被分出丁家了么?怎么看着好像过得还挺好。”

罗家一群小子衣裳大多都带补丁。

反观罗氏一行人,身上的衣裳看着都是新的,不仅没有补丁,有些衣襟上还绣了精美的图案。

尤其是那个俊俏好看的小少年,不仅穿得好看,一身文雅矜贵的气质,怎么瞧都不像个乡下人。

“哎,你消息落后了,罗曼娘在丁家的时候,一直被丁家老太太磋磨,日子过得那才叫一个惨,分出去以后,人家有女儿女婿帮衬着,现在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有那消息比较灵通的村民就把老丁家的事说了一遍。

“哎呦,老丁家赔了赌场五十两银子?”

这消息把所有人都震惊了,五十两银子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一听丁家大孙子居然赌博赌输了五十两银子,所有人都为罗氏感到庆幸。

“好在是分家以后发生的事呀,要不然,老丁家不可能把他们分出去,估计拖都要拖死他们。”

众人不住唏嘘,这个时间点确实很幸运。

“那个好看的少年郎是崔九郎么?”

“应该是,听说比丁大丫小三岁。”

“我的天呀,丁大丫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嫁给了这么俊俏的少年郎。”

“而且还是个有学问的读书人呢。”

大伙又是一阵感叹,丁家大丫命咋这么好。

读书人呐,就拿他们村子来说,整个村子放眼望去,怕是找不出五个能识字的人。

读书有多难,乡下人家都有深切的体会。

没钱读不了,不聪明的也读不了,附近也没有学堂或者私塾。

想要读书就得去镇上,或者去有私塾的隔壁村。

总之,在村里若不是很富裕的人家,是供不起孩子去读书的。

“罗曼娘分家后,日子真的过得越发顺心了。”

“可不是么,有这么个会读书的女婿,心里得有多骄傲呀。”

人们的目光齐齐落在那个面如冠玉的小少年身上。

被一群人盯着的崔九郎,垂着眼眉保持从容,尽量不被他们火热的视线干扰到。

走进罗家堂屋内,那群虎视眈眈的眼神被遮挡在了屋子外。

“这是阿宁的夫婿吧?”

落座后,罗老汉的目光也聚集在了崔九郎身上。

这孩子长得太俊了。

“是的,爹,这是阿宁的夫婿,九郎,这是阿宁的外祖父。”

罗氏慌忙给两边介绍。

崔瑨走到老人跟前行礼作揖,罗老汉和罗老太太赶忙起身,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

两位老人都听孩子们说了,崔九郎可是很厉害的读书人。

乡下人家对读书人大多都很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