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笑么?”

丁宁横睨他一眼,这小子第一次笑得这么忘形,有这么好笑么?

“好笑!”

崔九郎给了个很肯定的回答,他抹了抹眼角,这婆娘被针线活吓得落荒而逃,能不好笑么。

“术业有专攻,懂么,针线活那种细活本来就不适合我。”

丁宁撇撇嘴,她能缝颗纽扣都算不错的了。

“那你适合什么,扛鼎拔山么?”

崔瑨收敛心神,把注意力转回书桌上,只是眼角的笑意迟迟没有落下。

“扛鼎拔山咋了,这能力难道你不想拥有?”

丁宁“嘁”了一声,这技能可不是你想拥有就能拥有的。

“想。”

崔瑨很诚实,他若有她这样的能力,就可以更坦然的面对很多事情。

“那就好好训练吧,虽然可能达不到扛鼎拔山的程度,但怎么也比现在这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好。”

这不跟着训练才十来天,他的小身板已经慢慢适应了训练的强度,再没有刚开始时那种一练就酸痛好几天的样子了。

这小子其实天赋很好,悟性也高,加上他坚韧的心性,持之以恒肯定能有一番成就。

只可惜他练得晚了一些,错过了习武的最佳年龄段。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小相公虽然错过了最佳习武阶段,但人家在学问上的天赋更为惊人。

别看他年纪轻轻的,可人家很多书籍都倒背如流,给书坊抄书时,有些时候甚至连样书都不需要,直接就默写出来。

记忆力之强,简直让人顶礼膜拜。

这样强悍的记忆力,若是用在仕途上,那就像开了外挂一样。

偏偏这小子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拒绝去学堂深造,空有开挂的本事,却不用在该用的地方。

啧,可惜了。

不过,丁宁也无所谓,小相公若是走仕途,以后当了大官,她岂不是成了官夫人,就缩在那四方院墙里,想出趟门都难。

光想想就觉得憋闷得慌。

拉倒吧,他爱咋咋,她才不强求呢。

自由自在的日子多美好,何必想不通把自己困在一方天地中。

冬季的雨又湿又冷,即便雨停了,屋子内外都寒气逼人。

翌日一早,丁小弟早早踏着晨露而来,冷风吹得他鼻头通红,手脚冻得像冰块一样。

“家里的壁炉用上了么?”

丁宁把他拉进屋里,让他到壁炉旁烤烤火。

丁小弟那边的屋子,她让泥瓦匠也砌了两壁炉。

罗氏原本是不答应的,毕竟盖房子的时候,已经跟丁宁借了一些银子,若再弄两个壁炉,外债又要多添一部分了。

往年的冬天没有壁炉也这么硬抗过来了,她觉得,壁炉什么的,并不是必需品。

后来丁宁跟她说,冬天外面太冷,养不好蚯蚓,修好壁炉可以在屋里养蚯蚓,家里的鸡冬天就不缺吃食了。

罗氏犹豫了,丁宁趁热打铁把砌壁炉的土砖都买回去了,这回不砌都不成了。

“养蚯蚓的屋里用上了。”丁小弟如实回答。

为了能养好蚯蚓,丁小弟的床搬到了罗氏屋里,特地腾出一间屋子养蚯蚓。

蚯蚓喜欢生活在各种枯枝烂叶、腐烂的青菜、瓜果堆里,堆肥发酵过后,保持土壤湿润,温度也不能太冷,养活起来并不难。

弄了几个大木箱,里面装上准备好的泥土,加入各种动物粪便、杂草、落叶、秸秆等有机肥。

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夹杂在一块,味道可想而知有多难闻。

“睡觉的屋子也得烧起来呀,家里又不是没有柴火。”

丁宁蹙眉,昨天下了一天雨,晚上的温度那是嗖嗖冷。

这么冷的天居然还不舍得把壁炉点上。

“娘说,还没到下雪的天。”

丁小弟是想烧的,可罗氏不让,他也没法子。

要等到下雪天才点燃壁炉?丁宁扶额,

“你天天往家里扛这么多柴火,娘没瞧见么?”

省那点柴火干什么,万一着凉发烧了,还得出看病的钱。

“瞧见了,可她说,往年下雪天咱们都没怎么烤火。”

在丁家老宅的时候,哪有他们烤火的份,能偶尔躲在厨房里烤烤灶台的火,都算不错的了。

这就是穷人惯性的自我贬低吧,就算家有余粮,也能省则省,天寒地冻,也能扛则扛。

丁宁气都气不起来了,“你别管她说什么,一会儿回去就把壁炉点起来,娘若怪你,你就把事情推到我身上。”

说不听就直接行动,长久形成的思想和性格,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

“可是……”丁小弟有些犹豫,娘肯定会生气的。

“没有可是,回去立即照办。”丁宁板起脸。

“嗯嗯,回去就点。”丁小弟忙不迭点头。

他娘和他姐两个一比较,还是他姐生气更可怕。

“这就对了,这么冷的天,冻生病了还得找大夫看病,省那点柴火干什么。”

小孩的思维比大人更容易改变,丁小弟明显好调教多了。

小家伙接受能力也强,虽然没有崔瑨那么天赋异禀,可也是个灵活通透的。

最重要的是听话懂事不倔犟。

早晨的时间过得很快,站桩训练加拳法,休息一刻钟后,开始进入文化课程。

崔瑨给他们默了两本启蒙课本,读背抄默学习一条龙。

学习方法千篇一律,但也行之有效。

这还没学多久,丁小弟已经认识不少字了。

丁宁就更不用说了,繁体字虽然复杂,可对于上了这么多年学的她来说,也是简单易学的。

毛笔字不大好写倒是真的,书法字体需要长久练习才有可能写好。

丁宁耐心有限,每天应付了事,读默过关就行了。

“这次的稿子写完了?”

瞅见小相公在整理书稿,丁宁搁下毛笔问。

这家伙最近勤奋得很,书稿一本接一本,三五天就跑镇上交稿。

抄书收获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一开始他大多抄些简单字少的书籍,后来渐渐摸清门道,开始抄一些复杂字多,但钱也多书籍。

有些书他没看过,就领回样书照搬抄写。

现在的收入,比刚开始抄书已经高了好几倍了。

“嗯,写完了。”

崔瑨点头,待墨迹干透,这本书稿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