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宁,你怎么让崔九郎扛柴火呢。”

“就是啊,九郎可是读书人。”

“那么文弱的孩子,哪扛得动这么沉的柴火。”

“哎呦,瞧那小脸都憋得通红了。”

看着步履蹒跚的崔九郎,村民们都有些于心不忍。

丁家大丫怎么能让读书郎扛柴火呢,看把这孩子压得都快走不动道了。

听到众人的议论声,罗氏脸色一变,大步跑出院门。

看到被柴火堆压得艰难前行的崔九郎,她惊呼一声跑过去,

“九郎,快放下来,别压坏了。”

说完就要帮他把柴火卸下。

汗珠顺着崔瑨憋得通红的面颊滑落,他咬牙拒绝,坚持自己扛回家。

“哎,这孩子。”罗氏也急得冒汗。

她连忙往回跑,把正在喝水的丁宁拽了出来,

“阿宁,你怎么能让九郎扛柴火呢,快帮他放下来。”

“小弟都能扛,他怎么就不能扛。”

丁宁不以为然,百无一用是书生,光会读书有啥用。

手无缚鸡之力,遇到那不讲理的,一拳就能把他撂倒。

“你小弟从小干活,九郎是读书人。”罗氏很是着急。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劝呢。

“读书人又咋地,身强体壮才是一切的根本。”

整天病怏怏的,就算高中状元也得英年早衰。

正说着,崔瑨扛着柴火一步一挪走进院门。

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滑落,挪动的步伐都带了几分颤抖。

大伙纷纷投以怜悯的目光,可怜的崔九郎,好好的一个读书郎,被丁大丫使唤去扛柴火。

丁宁上前几步,伸手一提把柴火从他肩上卸下,

“可以了,今天表现不错,虽然速度慢了些,但也算圆满完成了,明儿再接再厉。”

明天还让九郎扛柴火?罗氏瞪大眼睛。

“嗯。”崔瑨压抑着急促的呼吸,应了一声后缓步朝屋里走去。

虚浮无力的脚步足以看出他此刻的状态。

罗氏跺了跺脚,跑去厨房端水去了。

******

又过三日,村东边的屋子已完全建好,搬迁的时辰选在了辰时一刻。

这个良辰吉时还是王大夫帮忙算的。

天一亮,早早来到崔家等候的罗家人就把大物件往新屋搬。

罗氏母子俩的东西不多,来回搬了两趟就弄得差不多了。

到了吉时,罗氏挑起一个担子,担子两头装着进新居准备的东西,米、水、红纸、碗筷、扫帚、柴火等寓意吉祥的物什。

丁小弟站在罗氏身旁,穿着一身新袄子,一脸喜气的傻笑着。

新屋子建好了,他们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

不用再借住在别人家里了,虽然,他是很舍不得离开崔家的。

和姐姐姐夫一起生活,是他长这么大,活得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这是我娘送的乔迁之礼。”崔九郎从西屋走出来,手里捧着一红一蓝两块布料。

“这可使不得,打扰亲家母这么久,怎么还能收亲家母这么重的礼呢。”

罗氏慌忙推辞。

这可是上好的细棉衣料呀,她怎么能收呢。

就因为害怕打扰崔家太久,房子一建好,她就迫不及待搬家了。

“送你们的,就拿着。”丁宁从崔瑨手上接过衣料,直接放到框子里。

罗氏嗔了闺女一眼,忍不住说了句,“我们走了以后,你可别天天欺负九郎。”

这几天九郎扛的柴火堆越扛越大,累得这孩子都快走不动道了。

丁宁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在锻炼他的体魄。

这么优秀勤勉的读书郎,天天跟在她身后扛着柴火堆满山跑。

真是让人看不过眼啊,偏偏还拿她没法子。

“我咋欺负他了,我对他再好不过了,是吧。”

丁宁朝崔瑨问了句。

崔瑨嘴角扯了扯,勉强应了句,“是。”

厚脸皮的婆娘,把他虐得天天倒头就睡,好意思说对他好。

虐他千百遍,他却只能咬牙说好,这种心酸有谁懂。

罗氏心里叹了口气,算了,随他们折腾去吧。

“娘,这是我和九郎送的乔迁之礼。”

丁宁从角落里拎出一只小黑狗。

他们住得有点偏,养只狗子可以看看家,壮壮胆。

这只小黑狗是昨天去镇上买的,崔瑨的文稿抄完了,交稿的同时顺道买了些东西,丁宁一眼瞧中了路旁卖的这只小黑狗。

买回来以后,就偷偷放在鸡棚里养着,今早才拿出来,让他们惊喜一下。

“这是送给我们的?”丁小弟眼睛就亮了起来。

“嗯,花了二十文钱买的,喜欢吗?”

丁宁把小黑狗递给丁小弟。

丁小弟一把抱着,笑得见牙不见眼,“喜欢,谢谢姐,谢谢姐夫。”

崔瑨扯了扯嘴角,小黑狗是丁宁要买的,他可不喜欢小狗。

“呜呜”小黑狗在丁小弟手上呜呜叫。

“咋还买了只狗呢。”罗氏却有些发愁,养狗也是费粮食的。

修建新房已经欠了不少外债了,家里这样的状况,哪有闲情养狗呀。

“养狗看家,晚上有狗子在,能睡得安稳些。”

丁宁知道她忧心什么,“粮食不是省出来的,等安顿好以后,你们把鸡养起来,以后天天卖鸡蛋,不愁没米吃。”

她已经和罗氏商量过养鸡大计了,先养二十只试试,以后再慢慢扩大规模。

新房子那块旱地很宽阔,又近山,白天喂点谷糠,就把鸡赶出去自己找吃的。

还可以试着养蚯蚓喂鸡,这些都不是什么难捣鼓的事。

罗氏是个勤快能干的,丁家的猪和鸡都养得肥肥胖胖的,只要告诉她法子,她肯定能把鸡养好。

丁宁对这点是挺有信心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养鸡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就是损失一点本钱的问题。

累积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人生的财富。

罗氏心里既高兴又发愁。

阿宁帮她买小鸡崽,让她以后多养鸡。

养鸡对于她而言,当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粮食金贵,就算喂谷糠,也是得花钱买的。

阿宁说的养蚯蚓,也就是地龙,用来喂鸡,她没操作过,不敢肯定能不能养起来。

她心中没底,所以有些发愁。

不过,既然决定这样干了,无论如何也得把鸡养好,不能让孩子总是为了他们操心。

毕竟,她现在已经是崔家妇了,心思应该放在崔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