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这个,先做一件袄子,再做一件棉裤,穿得厚实点,省得冻出病来。”

丁宁帮她选定衣料,又把棉花给她放好,然后抱着剩下的衣料和那件没缝好的长衫溜出了西屋。

“哎……”

这么一会儿工夫,就什么都给她定好了?梅氏呆愣良久。

下雨天,出不了门也干不了活。

丁宁让崔瑨和丁小弟在屋里练习军体拳,正好可以检查两人的进度。

“胳膊往上点……”

“出拳要有力……”

“弓步往下压……”

“……”

教诫声从东屋一遍遍传出,厨房里的罗氏不时探出头,面容紧张地看着那屋。

“吃早饭了——”

弄好早饭,她朝东屋喊了一声。

丁宁慢悠悠往外走,走到门口处回身交代,

“马步桩的时间还不够,到了时间才能吃早饭。”

屋内的两人双膝微屈,身体略下蹲,此时已累得汗流浃背,身体却不能动弹,憋得脸颊都一片通红。

崔瑨身体虽弱,但意志坚定,且极有天赋。

丁小弟年纪小,耐力差点,不过领悟力还行。

两人若能持之以恒,将来必将成就一番造诣。

丁宁穿过雨幕去了厨房,罗氏做了手擀面。

这是昨夜丁宁特地交代的。

若是不认真叮嘱,今天的早饭肯定又是各种稀饭。

“阿宁,他们还不来,一会儿面会坨的。”

昨夜炖的狼肉剩了不少汤汁,早上煮面条正好都用上,放了肉汁的面汤,比清水面可好吃多了。

“一会儿就来。”

丁宁先把面给美人婆婆端了过去。

“阿宁,份量太多了。”

大瓷碗里堆得满满当当,这哪是她能吃得下的份量。

“多吃点,身体才能变强壮,瞅瞅,瘦成骷髅就不美了。”

丁宁把碗给她摆好,“实在吃不完,就剩着给你儿子吃。”

崔瑨这几日跟着她跑上跑下,大量消耗体力的后果,胃口比以前大了很多。

梅氏闻言,眼眶微微泛红,瑨儿这些日子受苦了。

但她也知道,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所以,即便心疼,她也只能把这份心疼放在心里。

丁宁从西屋出来,又进了东屋。

屋里站桩的两人,腿都开始哆嗦,抖动的程度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

“好了,今天暂时就到这,休息一会儿可以吃早饭了。”

两小子听到这话,脚下一软,人就要倒下。

丁宁早有所料,站到他们身后,一手托住一个。

“站好了,不许倒下。”

把他们稳稳托起,让两人在屋内慢慢走动,直到急促的气息平缓下来,才能坐下休息。

丁宁端来一碗面,“呲溜呲溜”吃了起来。

累得面色发白的崔九郎,有气无力地瞪了她一眼。

这婆娘非要跑来馋他们一下。

“姐,今天还是吃狼肉么?”

同样很累的丁小弟,看着他姐那碗面直咽口水。

“没有狼肉了,昨天让大舅拿了半扇回去,今天应该是吃前天买的猪肉。”

幸亏天气转冷,肉放几天也不容易坏,不然留到今天肉都馊了。

罗氏做饭,哪舍得放肉,尤其是花钱买来的肉,更加不舍得。

每次总是她督促着,才把肉拿出来煮。

“那一会儿雨停了去打猎么?”丁小弟眼睛亮晶晶的。

只要他姐去打猎,家里就有肉可以吃。

丁宁还没回答,崔九郎已经开口,“不去,今天要去镇上。”

去镇上?吃着面条的丁宁看向他。

“书抄好了,去交稿。”崔九郎平复着呼吸冷静道。

“这么快?”丁宁算了算时间,这才两三天时间就抄好了。

“嗯。”崔瑨应了一声。

这婆娘天天往山里跑,每次去都不是空手归,压力给到他身上,他若不快马加鞭,猴年马月才能赶上她。

所以,只要一有空,他就回屋抄书,速度快了不止一星半点。

雨下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放晴。

丁宁与崔瑨出门,正好赶上大成叔的牛车。

丁小弟也想来的,可临出门前被罗氏逮住,没能成功跟上。

“这雨一场接一场,马上就要入冬了。”

牛车上坐了不少人,雨后的冷风嗖嗖直吹,冻得人们都裹紧了衣裳。

“瞅这形势,今年估计会很冷。”

“唉,可不是么,本来想买点棉花打一床新被子,可今年棉花贵得离谱。”

“何止棉花贵,粮价都贵上天了。”

“啥都涨价了,这个冬天不好过哟。”

“今年的木炭怕是买不起了。”

说到物价上涨,大伙的声调都高亢起来。

虽说秋收过后都有余粮,可物价太高,啥都买不起,日子也很是难熬。

大伙讨论的方向都集中到生计上,八卦丁宁和崔瑨的人都变少了。

当然,就算他们问,丁宁也装傻充愣混过去。

到了镇上,下车后的两人慢慢朝文远书坊走去。

“是不是要买些炭囤着?”

丁宁问,也是村民们讨论,她才想起这事。

她自己是没关系,可美人婆婆肯定需要。

“一会儿去问问价钱。”崔九郎蹙眉。

确实,石茅岭没有火炕,过冬肯定少不了木炭。

只是,现在才囤估计已经晚了。

交了书稿,崔九郎摸着领到的二百文钱,心里很不得劲。

这次的稿子虽然又涨了价钱,他依旧高兴不起来。

这样挣钱实在太慢了,挣这点钱还不够那婆娘挣的一个零头。

“这次咋领了这么多纸张?”

丁宁看了看纸张的厚度,明显比前两次厚重。

“两本书的稿子。”崔九郎闷声回她。

“两本?你别太急了,小心得近视眼。”

丁宁吐槽,不保护好眼睛,这边可没眼镜可以配。

近视眼?崔瑨疑惑地看向她。

丁宁打着哈哈,“走,去问木炭是啥价。”

两人在集市晃荡一圈,把木炭价格全都问了一遍。

果然,木炭价格比去年上涨了三分之二,现在囤货根本来不及了。

两人面面相觑,这可咋整?

“先买别的东西,木炭回去商量一下,看看大舅他们会不会自己烧木炭。”

若是现在囤积,手头那点钱,都不够买一个冬季的木炭。

实在太贵了,还是先商量一下再说。

两人去了布庄,又添置了些棉花和布料。

棉花的价格又涨了一些,丁宁咬牙买下,这次买足份量。

木炭囤积不了,棉花得备足了。

从集上回来,大成叔的牛车就被他们的大包小包占满了。

丁宁干脆包下牛车先回了石茅岭。

结果,牛车刚进村,就有人喊住了她,

“大丫,你可算回来了,你家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