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周自强和王亚宁回来,看见传说中的舅舅,周自强很激动。

离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已经过去十几二十来年了,曾经的少年已经为人父,而那个青年也成了中年男人。

都说男人致死是少年,那都是说说,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人,哪一个能做到无忧无虑,心似少年呢!

一家人,难得的聚一起,相互做了介绍,亚宁也了解当年。

那个时代,有很多的无名英雄,他们至死都在为国做贡献,因为一些原因,他们的事迹只有少数人知道,可是,他们至死不悔。

舅舅他们的行程还没有绝对的自由,还在受保护,很多地方去不了。

多数时候就是陪着老人,聊聊过往,因为彼此知道,离别很快就会到来。大家都有默契,没有说出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直到要离开的前一晚,才开诚布公的说说。

“爸,妈,明天我们就要离开了,你们要多保重身体,我们争取再回来,你们要等我。”

周舅舅泣不成声,为了即将离开年迈的父母,为了自己多年的愧疚为了……

“好了,没什么可愧疚的,你做自己的事情,我们会努力生活着。不用担心,自强,亚宁会照顾好我们的。”

“舅舅,你在外面也要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家里不用担心,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有机会,就回来看看。”

“自强,亚宁,谢谢你们,本该是我的责任,却叫你扛了起来。”

“舅舅,不要这么说,爷爷奶奶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们帮我们的更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我们有俩宝呢。”

“呵呵……这孩子!”

亚宁的话,让紧绷的气氛放松下来。

最后,留下周舅舅一人,其他人都回房睡觉了。

“爸,有什么话要说吗?”

周舅舅看着一脸严肃的老父亲,有点忐忑。

“没什么大事,主要和你说说家里这座房子。”

周爷爷说了当年见形势变化太快,而周舅舅又迟迟联系不上,就做主把房子过户到了周自强的名下,毕竟,他是烈士子女。

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周爷爷说的明明白白,周舅舅也清楚了那些年,他们经历了什么。

“爸,我不会和自强争房子的,我……”

周爷爷抬手,阻止了周舅舅的话。

“没说你会如何,只是提前和你打个招呼,免得我们走了以后,出现罗乱。也希望你们理解,我们拖累自强太多,能为他做的,就是让他有个房子,而亚宁让他有了家,我们也是受益者,所以,房子必须属于他的。”

周舅舅明白,自强没有享受过父爱,自己姐姐也早早的离去,他对很多事不在意的,像是游离在外的人。

而这次回来,他发现,自强活的更真实了,有了温度,不再是随时准备离开的状态。被孩子吵着,被妻子宠着,他活的有血有肉。

“爸,你放心,我也会和冯楠和冯雅说明白的,他们也不小了,能理解的,不会有问题的。”

“行,这我就放心了,你姐走了,你俩是血缘最亲的人了。不希望因为一些事情,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不会的,我们在那边条件不错,孩子们不会惦记不属于她们的东西。”

最后一点事情交代完,周舅舅回了房间,老两口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行了,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哪怕,他们闭眼了,也放心了。

最后的担忧没有了,知道儿子在某个地方好好的生活着,即使他改了姓名,不再姓周,那又有什么关系。

第二天,亚宁和周自强都没去学校,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为舅舅他们送行。虽有无数的不舍,但是,离别还是到来了。

像回来时一样,一家四口静静的来,又悄悄的走。

亚宁知道,随着国家的强大,周舅舅他们会很快回来的。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事情,老师就教你怎么面对了。

舅舅的离开,对亚宁和孩子没有太大的影响,除了担心爷爷奶妈会难受,不舒服,其他的,也就那样,毕竟第一次见面,感情不是其他的东西,说有就有的。

好在,老人什么没经历过,缓了几天,就该干什么干什么了。用爷爷的话说,都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亚宁她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含金量很高的。

像是贾菲菲,张慧慧这些家里有关系的,毕业去向已经定下来了,只等着拿到毕业证,就可以正式上班了。

而像丁秀英,常琳,林三妹等外地户口的,基本都会分回户口所在地。

这时的人才还是分的挺公平的,不像后世,人才都往大城市聚集,很多地方人才流失,乃至人口流失严重。

校园里,到处都弥漫着即将离别的悲伤。尤其处了对象的,又不是一个地方来的,要面临分开或是一方去另一方的家乡生活,都不太方便。

亚宁看到过好几次,在学校角落里抱头痛哭的男女,不知是分手前的最后拥抱,还是决定一方奔赴而喜极而泣!

亚宁其实没那么伤感,毕竟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大学毕业,开始几年还能常联系,没事打打屁,闲聊两句,或是谁恋爱了,谁分手了,都能互通有无。

等过了四五年,大多数同学结婚生子,生活的重心发生变化,没有太多时间和以往的同学闲聊了。一个孩子,把妈妈的整个时间占满,即便联系了,话还没说几句,那边崽哭了。

长此以往,彼此联系的就少了,可能等孩子长大成人了,不需要父母的时候,昔日的同学可以一起约着旅游,聚会,前提是还有一个能走的身体。

何况信息,交通不发达的八十年代,能经常联系的多是一个地方的。

而能来首都大学上学的,一个地方的又能有几个,都是凤毛麟角。

现在哭哭啼啼难舍难分的情侣,等回到老家,上了班,忙起工作来,还有多少时间去想曾经爱的死去活来的恋人,照样娶妻生子,过自己的人生,可能多年以后,连名字都不记得了!

是以,亚宁对于离别不那么伤感,借用后世一位才女说的话“离别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而重逢是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只要还健在,总有相遇的一天,没什么可伤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