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都区,第一中学

国风课上。

儒雅斯文的青年,脸上戴着金边镜框,左手执卷,右手指着课件上的图文,讲解秦朝治下时国都的风俗与民情。

所谓“国风”,即是古国之风。

黎庶作为古国的根基,他们的衣食住行,不止具有普适性,还能时刻警惕今人太平来之不易。

明国初立后,随着帝王世系先后从云端被拖下,国风有别于最纯粹的历史,成了明国每一位学生的必修科目。

台下学生目光专注,听着青年的讲解渐入佳境,仿佛思绪回到了真的两千年前,看到了秦人揖拜友客,焚香秉烛的画面……

……

不一会儿,教室的大门被叩响。

讲解声戛然而止!

一个四十年纪,水桶宽腰,左右蓄着山羊胡须的男子抬头往里。

他朝着学生们点头示意,转而面朝青年,露出一丝和煦的笑容,隐隐中带着几分讨好:“李夫子,是云局长来消息,考古队那边的发掘有进展了……”

听到这话,青年眼神微动,旋即点头:“谢过夏主任,我这就过去。”

夏主任得到答复便不再停留,先一步离开。

李常笑收拾好随身物件,正准备说些什么,近处的学生却露出会心的笑容。

“李夫子,我们可等着您回来讲故事呢!”

“是啊,有什么好玩的可别忘回来说说。”

“对,就当是补偿我们!”

学生们正是话最多的年纪,李常笑平日也没有什么架子,与其他主课老师一比简直独树一帜,自然很容易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他听罢先示意众人安静,随后点头肯定道:“今日之事是李某欠妥,诸弟子姑且自修,待晚些定当补偿!”

这话落下,为首的一个男学生立即起哄。

“说的好,夫子当赏!”

左右几人紧随其后,吆喝道:“夫子当赏!”

原本低沉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不由称赞李夫子厚道,事先留下叮嘱,才不至于让余下的课时被其他科目的夫子挤占了去。

但说实话,文言,算学,国风。

这三门主课无一不是磨人的妖精,只差点就将学生们啃得尸骨不剩,李夫子算是少有的好妖精,至少不会让大家觉得无趣。

如今他一走,苦逼的高中课业如洪水猛兽,当即奔袭而来,势不可挡!

……

挖掘现场。

相关考古的应用技术趋于完备,一切流程经过事先的多次模拟和演练,每个细节都做到无可挑剔,是以不会出现文物毁损,遗迹塌陷等安全事故。

这也是大明立国以来,考古界和史学界最骄傲的一件事,他们对于自家神州脉络的把握程度,这天下无出其右者!

李常笑到时,正见一排排文物被工作人员收于透明容器中,小心转运。

他同样换上了最正式的改良汉服,不断朝内深入。

李常笑环顾左右,倒也见过些许金发碧眼的人,虽然相貌与传统的神州人氏有所出入,但毫无疑问,他们也是明国在国土意义上的公民。

他事先得到消息,今日新开的大墓,是秦朝末年的宗室王侯。

云宣王。

随着考古成果出土,秦国帝室李氏王侯的墓碑不在少数,甚至就连秦帝的陵寝,如今也有对外开放的,算不上稀罕。

但是——

云宣王的另一个身份却让人不敢大意。

云昭王李庆和的嫡长子。

靖王李常笑的同胞兄长!

李常宁!

与那位传说中的仙家搭上关系,即便这云宣王生前的名声不显,但落在当代人眼里,他的排面也是独一档的!

这消息一经放出,只怕又能引来一大波流量。

李常笑了解过内情,心绪罕见掀起波澜。

时过境迁,他自然不至于忘记父母双亲,还有同胞兄长的面容。

相反,他记得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深刻,甚至提笔摹画,都能将人画得仿佛活着一样逼真。

只不过,这是不足对外人说道的。

若因此认为他没有被时间冲淡什么,不免有点自欺欺人,从而陷入某种妄想的泥淖之中。

思索之际,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迎面走来,四面的工作人员让开路,表现得很是恭敬。

老者神情冷峻,靠近李常笑时却豁然露出笑脸,显得颇有几分恭敬。

他小心翼翼唤道:“李师。”

“仁杰,你来了。”

李常笑微微颔首,看向这眉发皆白的老者,嘴角不动,但仍能让人察觉出几分喜意。

云仁杰平复急促的呼吸,一脸激动:“多谢李师来帮我。”

“你确实应当道谢,”李常笑点了点头:“没记错的话,你这云家祖上,是从秦时改的姓氏,沿袭云王府一脉的血统。”

“李师博闻。”

“算了,先带我看看出土过什么,这样才好工作。对了,我的规矩你没忘记吧。”

李常笑忽然抬头看他。

云仁杰一愣,反应过来后直直点头:“请李师放心,有仁杰亲自把关,肯定不会扰了宣王安宁,否则这不就成了亵渎先人!”

“你知道就好,”李常笑这才露出笑容,缓缓道:“我们这些后来者还是要厚道些,墓葬不论其人过往如何,毕竟是一方亡者安息之地,咱们找文物就好,可不许心怀歹意。”

云仁杰连忙称是,拍着胸膛保证:“谨遵李师教诲。”

……

云宣王的墓葬规制比不得帝王墓,但保存的完好程度哪怕放眼整个封建时代,鲜有能与其媲美者。

并非是无人觊觎,相反,考古队一路从外到内,见到不少白骨,是盗墓者无疑,但无一例外都被泥沙掩埋成灰了。

丝毫不得靠近墓室半步,仿佛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守护着这里。

考古队本着对墓主的尊重,将棺室再做处理停放,随身物件一概不动,只从陪葬品里寻找文物和史料。

这次最大的发现,当属三样物什。

其一,云宣王的手刻石勒,上面是小篆文字,凭借当今的翻译技术,并不难懂,显然是家书之类。

其二,是一件玉石打制的连理枝。

其三,是一张不可见其面貌的纸张,上面用墨水歪歪扭扭写着什么。

专家们猜测这或是一种文字,又或者是王府的一种暗号。

还有比较离谱的,直接认定这是外星文明的印记,云宣王利用了某种手段,成功沟通了外星人,就像是埃及金字塔一样!

李常笑接过这纸张翻看,顿时有些啼笑皆非。

哪里是什么符号!

不过是字写得丑了一点,当代科技难以还原罢了。

他依稀记得,侄儿李宣邦幼时写字就是这么难看,对,很难看!

但自家兄长将其珍而重之,倒不让人觉得奇怪,因为这丑丑的字,是李宣邦刚学会写字那会的杰作。

一个“爹”字。

李常笑记得,兄长当初可是乐坏了,倒是父王李庆和心情不妙,惋惜没能让孙儿先一步学会“爷”字。

这时想起过往种种,不免心里生出几分暖意,又一次冲淡了岁月的扑朔,叫人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