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了深夜,佛印领着一众僧人吟咏佛经,腔调字句尽显黄州本土的乡音,乍听之下竟有种韵律感。

苏子瞻与众宾客兴尽所至,同样以词赋高歌,声音嘹亮而旷达。

他的一首新作《赤壁赋》也应运而生。

在场有擅长奏曲的文人即兴应和,弹奏成曲。

李常笑让佛印出面,替他将苏子瞻的这一份手书拿到手,也算是充实自己的库存。

“苏,黄,米,蔡。我已得其三,还剩一个米未得,不过暂时不急。只要苏子瞻这大鱼还在,天下文人自会用来,何愁见而不得。”

李常笑暗暗思忖,再次为自己重建承天寺的巧思而感到得意。

至于那位失意栖居的张怀民。

他不久前也过来了,李常笑为他免费提供比青史上还要优厚数百倍的食宿待遇,算是自己占了对方留名后世机会的补偿。

这看似平淡而失落的黄州,在开封府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反而成了少有的安宁之所。

李常笑心里清楚。

此战过后,新法的最后一分价值将彻底被燃尽。

未来,这二字恐怕将带上贬义的色彩!

……

半年后。

熙宁十年,八月。

大定府的宋军向东进军,连同大宋的威海水师一并,将锦州沿线的辽国据点拔出。

耶律石一方面要应对女真族兵的冲击,另一方面还提防大宋的攻势,下京道的局面再次恶化。

随着南营士卒战损扩大,耶律石被迫放弃辽阳府。

这意味着彻底放弃整个下京道!

他先是占据沈州,重新修建防线,同时向临潢府递上请罪状书,如实禀告东面的失利,并请求北营的支援。

殊不知,耶律基的大营此刻也是一团乱麻。

他由于常年酒色,身子早就亏空,这次御驾亲征本来就是抱恙而来,在苦撑两年后,身体也终于垮了。

幸有萧乔接管宫廷禁卫,暂时掌控住局面,否则辽军内部的动荡会愈发激烈。

皇宫中。

萧乔正以内力替耶律基补充元气。

得益于“纯阳神功”某代修炼者的改良,这至阳内力固本培元的属性也被开发出来,成为了一种延年益寿,调理养伤的绝佳法门。

耶律基肾虚的体魄可以支撑到今日,与萧乔的续命之功是分不开的。

不过这样的后果也不小。

曾经达到真罡绝巅的萧乔,在身体处于全盛状态的况下,短短两年就从真罡境跌落至内罡境,这跌势仍未止住。

放在平时,以耶律基自私的性子,不榨干萧乔最后一分内力可能是不会罢手的。

至少,对方得死在他前头。

不过今日稍有不同,耶律基的身体每况愈下,性子愈发多疑,对萧乔也只有五分的信赖,旁人能信的就更少。

他到底是辽国的君主,哪怕再昏聩,也不愿意见到国朝真正亡在自己手里。

耶律基微微睁眼,透过瞳孔的缝隙看向萧乔,喉咙中挤出声音。

“乔兄弟……”

……

耶律基交代过萧乔,并且当场拟定诏书,很快又将一颗皇家秘传的“百狼丸”服下,刺激身体衰败的器官,最后一次展露出帝王的威严,将朝廷的宗室贵族,以及萧家后族的子弟召来。

他的长子早逝,皇后也在十年前被赐死,如今名义上的继承人的皇孙,耶律喜。

耶律基交代过让皇孙即位的事宜,又当着众人的面,要他们在辽国太祖的画像前面,以苍天和战马立下誓言,保证会全力辅佐新帝。

做完这些,耶律基最后留下两封诏书,随即屏退众人,安静等待死亡降临。

第一封,是向熙宁帝俯首称臣,并且愿让新君尊其为父,往后的历代辽帝只称“儿皇帝”。

第二封,是将西面的耶律石调回。

此人的用兵战绩虽然难以恭维,但大局观以及在军中的威望,算是耶律宗室里面,少有的靠谱之人。

耶律基没有时间再考虑人选,这算是他一生之中,做的少数几件正确事情。

……

拂晓时分,耶律基驾崩于宫中。

临死前命令驱赶僧人,拆除佛寺,同时将当初苏子瞻赠送的诗,吴道玄画的佛像,以及东来和尚的字帖,全部烧毁。

这场曾被誉为“第二佛土”的运动,在持续了二十年后,摇身一变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灭佛运动。

许多天竺赶来的高僧,在辽廷的清洗中被屠戮殆尽,直接造成了天竺佛法人才的真空。

自此,从唐初延续至今的“天佛”与“神佛”之争,以神州佛门的胜利落下帷幕,宣告了佛门圣地的东迁。

一时间,大宋境内佛门声势大涨。

承天寺作为其中的异类,成为了道士与读书人所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日益兴盛昌隆了起来。

李常笑趁着这个机会,将佛印给打发出去,坐镇一方。

地点选定庐山,同开两座寺庙,分别为开先寺和归宗寺。

至于承天寺,则由佛印的弟子来接管。

……

大宋朝廷得到消息,熙宁帝亲自接见辽国的使者,在得知对方的“儿皇帝”许诺后,心下不免意动几分。

朝堂诸公一番斟酌,最终以同意和解的居多。

一来,大宋的将士出征两年有余,前线的伤亡暂且不提,后方为了供应前朝,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小。

青苗法的盘剥已经快到极限,更进一步的话,也只剩下让朝廷公然搜刮富庶的南方了。

倘若落入如此境地,熙宁帝苦心经营的威名,朝夕间就将尽毁。

二来,宋辽大战中崛起的女真部族,其战斗力不免让大宋有些忌惮。

他们并非担忧军事不敌,而是这女真世代居于山林,想要赶尽杀绝尤为困难。

早年辽国完好,女真侵扰辽国。

可眼下辽国的下京道彻底沦陷,大宋与之直接接壤,也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熙宁十一年,二月。

在宋辽两方都有意和解的情况下,前线的大战正式停止。

临潢府仍归辽国,留其体面。

而仪坤州以南则作为两国新的边界,往东一直到龙化州及沈州沿线,双方重新约定过岁币的数额,原有基础上再涨五成。

至此,熙宁朝的北伐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