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崛起一八五九 > 第296章 欧洲和平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既然有了落脚点,参谋部要立即制定相应的干涉计划,我们必须阻止战争的继续。一定要派足够的战力过去,一步到位,对欧洲各国实行泰山压顶之势,谁不听话就灭谁。”

几乎四面楚歌的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一听是正中下怀,他知道奥匈帝国战败后的里雅斯特港肯定保不住,还不如卖个人情给华联,于是爽快答应。

1910年3月23日,华奥两国在维也纳签署《华奥的里雅斯特租借条约》,华联以1亿华元的代价租借奥匈帝国的里雅斯特港30公里范围内约2千平方公里土地,为期30年。

联首先是用飞艇分批空运第2军接管的里雅斯特租界,同时华军总部命令太平洋舰队从夏威夷港出发,前往的里雅斯特港驻防,同行的还有海军陆战2师1.2万精锐,以及用运输船运送的一个航空轰炸师、一个战机护航大队的作战飞机。

太平洋舰队是一支实力非常恐怖的舰队,仅作战船舰就有2艘航母、飞机188架、6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20艘潜艇,标准的双航母战斗群,大华帝国海军只有三宝舰队是这样的配置,北方舰队和南方舰队都没有航母。

碎叶城号航母是华国生产的第四艘最新式的航母,长275.5米,宽62.75米,吃水10.44米,标准排水量3.22万吨,满载3.83万吨,动力系统为4台蒸汽轮机,8台锅炉,另外还有2台柴油轮机,4轴推进,输出功率16.8万马力,载燃油7200吨,最高航速33.8节,续航力2.8万公里\/15节,舰员编制为2830-3550人,可搭载最多103架战机。

另一艘航母是2.8万吨的长沙号,舰载机有85架。

1910年8月23日,已经完全准备就绪的华军向欧洲各国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双方停战,调停双方的关系。

一石造成千层浪,在交战各国打得精疲力尽时,华联出手调停,这个谁敢不给面子?华联只要加入对方,自己这方就特定翘翘了,后果非常严重。

而且,华联的调停得到了欧洲所有反战、厌战组织的积极响应,各国都出现不少工人游行情愿,要求政府接受华联的调停。

更何况现在欧洲一片萧条,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是家常便饭的事,大批的退伍军人难以重新回归正常社会,找到顺心的工作,很多伤残退伍军人的生活陷入了异常困难的境地,数以百万计的战争遗孀与孤儿而言,贫困成了每天都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人鼓动,造反、起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所以,就是想继续打,只怕到时候工人们都会起来造反不可。

从8月24日开始,奥匈帝国、德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列强都先后发表声明,接受华联的调停。

当然,趁着欧洲战乱刚过,华联、美国以及南方联盟国资本开始大肆低价收购欧洲企业、银行,美其名曰支持欧洲各国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同时也积极招揽陷入生活窘境的欧洲高科技人才,华联虽然没有参与欧洲大战,但华联的影响无处不在,对欧洲学者以及科技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不是美国能比的。

正是这种情况下,华联成功地说服了爱因斯坦加入皇家帝国大学,任理论物理学特级教授。

9月15号,爱因斯坦抵达华国首都北京,正式入职皇家帝国大学。

次日,吴天佑在乾清宫召见爱因斯坦夫妇,并热情邀请爱因斯坦出任大华皇家科学院院士,同时让他兼任皇家核能研究所荣誉所长。

华皇吴天佑盛赞了爱因斯坦对人类科技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再次强调核能研究所就是为了利用核能发电,以避免利用矿石燃料发电对大气造成的严重污染,利用核能发电将造福子孙后代。

同时,吴天佑还畅想了未来通过狭义相对论为世界航天事业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吴天佑的一番言论让爱因斯坦深受鼓舞。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是着眼发展生产,还很少有人留意环境保护一事,但爱因斯坦就是环保意识超前的其中一员,能够得到华皇的认同,并且把自己的理论研究和绿色发展联系起来,怎么让他不激动。

吴天佑终于把爱因斯坦忽悠到真心实意落户华联。

1910年11月13日,华联政府首相、华国皇太子吴立煜飞率华联和平谈判代表团抵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和各国首脑协商欧洲停战的和平谈判。

吴立煜的到来,不光是赢得了各国首脑的热烈欢迎,更是受到了维也纳各界群众的一致欢迎。吴立煜在飞艇场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并承诺,华联会为各位提供无息、低息贷款,帮助各国恢复、发展生产。

吴立煜在飞艇场上的即兴演讲,纷纷刊登在欧洲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上,赢得了一片掌声和喝彩。

华联不是仅仅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会切实地落实到实处。,这是华联扩充自身影响力,并同时能获取适当的经济利益,这一举两得的好事,傻子才不做。

15至20日,是各国的预备会议。

因为涉及到的参战国实在很多,十个国家始终相反,如果没有预备会议做准备,是没法谈下来的。

其实,这里面最让人头痛的就是巴尔干那几个小国,掺杂的利益纠葛实在过于复杂,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经济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真的是剪不开理还乱。

所以预备会议时间是一再延长,直到11月30日,各国才基本理出一个头绪。

12月5日,华联、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七个主要国家,在秘密协商,对预备会议形成的文件,初步交换意见,为和平会议顺利召开铺路。

在参加会议的七国中,华联是唯一一个欧洲以外的非参战国,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为就是华联的调停才使大家坐到了一张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