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191章 真是你娘的闺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嬷嬷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拿出钥匙将屋门打开。

推开门后,掏出火折子,把蜡烛点上。

屋子里很宽敞,几口大锅并排放着。屋子里除了大锅,别无其他。

李嬷嬷扶着齐妙的胳膊,一边走一边转移话题的说

“这边是八口锅,隔壁那头有六口,在那边”

齐妙整理心情,听着李嬷嬷说的这些话,缓缓点头。

她明白,李嬷嬷是故意这么说的,目的就让她别多想,好好过好眼前。

作坊内大锅添了不少,还有一个专门的屋子,里面放着药捻子还有药杵子等。

收拾的很归置,而且高威林今年屯的药,也已经运了过来。

看得出来,高威林是势在必行,要尽快把所有都建起来。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等他们家房子上梁完,她过来住几日,好好教一教,应该就没什么事儿了。齐妙看着点点头,说

“想不到高威林这么靠谱,东西赶着就做出来了。”

“是啊。高少爷还说了,作坊的人全都用他的亲信,不在外面雇,怕不把握。”

“”齐妙诧异,没想到高威林会想的这么多。

“听说姑娘的方子很稀有,高少爷说不能太过大意,要用信得过的人。那边都拾掇出来了,到时候让他们就在这住,我跟小婵给他们做饭。”

李嬷嬷说着,轻叹口气,又道

“高少爷对我们不错。吃的、用的都定时送过来。鸡、鱼、肉、蛋,从来不缺。还说给那些人做饭,给我们每个月二钱银子的工钱,也算临了有个窝。”

二人正说着,小婵从外面走进来,笑呵呵地道

“姑娘,鸡丝面好了,咱们回去吃吧。”

李嬷嬷听了,侧身比划了个“请”的手势,道

“走吧姑娘,今儿在这边睡一晚,明儿会有马车过来送吃的,到时候您跟三爷坐车回去。”

齐妙闻言点头,他们俩能有今日这样的安定,相信李朝阳夫妇泉下有知,也会十分欣慰。

李嬷嬷不知道怎么了,今儿话比较多。把屋门锁上之后,叹口气又说

“我这辈子没想过会漂泊不定,只想着在李家伺候夫人一生。谁知造化弄人,可也算都挺过来了。老婆子知足”

齐妙明白李嬷嬷的意思,拍了拍她的肩头,道

“嬷嬷,人这一辈子咋回事儿谁都不清楚。不过好在您现在跟小婵姐一起相依为命。这地方虽然偏了些,远了点儿,可安身立命,挺好。”

“是啊,所以老婆子才知足啊。”李嬷嬷深吸一口气,释怀的笑了。

齐妙看着他们俩的样子,想了一下,随口说

“嬷嬷。既然您没有孩子,小婵姐也没有亲人,何不认为异性母女呢”

一言惊醒梦中人。

齐妙这话说完,小婵直接跪在地上,对李嬷嬷磕头说道

“娘,请受女儿一拜。”

李嬷嬷的泪,瞬间落了下来。

没有拉起她,而是走到她跟前,跪下身子、跟她抱在了一起。

他们算是生死之交,曾经一起在鬼门关“旅游”过。那样的经历,恐怕只有他们彼此之间才懂得。

齐妙站在一旁,看着两个人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

真好,这样最好了。

李嬷嬷晚年有人伺候,小婵也有人倚靠。

没有打扰他们,齐妙蹑手蹑脚的离开了院子,折返回去找梁安

屋内,炕桌已经摆好,两大碗摆上,还有几道精致的小菜。

梁安本来逗弄蛋蛋,看到闺女回来愣了一下,说

“怎么就自己你回来了她们俩呢”

齐妙做着擦眼泪的动作,俏皮说道

“小婵姐认李嬷嬷为干娘,正哭着呢。”

梁安听到这话,好笑的摇摇头,指了指桌子说

“你先吃吧。吃完了爹再吃。”

“好。”齐妙点头,脱鞋上炕。

前世看着过有孩子的人家,基本都是换班吃饭。

她爹疼她,自然是让她先吃。刚坐上炕,李嬷嬷就跟小婵回来了。

两个人的眼睛,都红彤彤。

李嬷嬷走到炕边伸手,把蛋蛋接过来,说

“三爷,您先吃饭。”

梁安看着李嬷嬷,笑着点点头,道

“恭喜了嬷嬷,得了小婵姑娘这么贴心的女儿。”

“谢谢三爷。”李嬷嬷笑的合不拢嘴,抱着蛋蛋亲了亲,又一脸幸福的看着小婵。

齐妙跟梁安吃过晚饭,小婵那边已经把热水烧好,父女俩简单的梳洗。

齐妙留在这边睡觉,梁安则是去了隔壁院子。

一夜无话,转天齐妙是被“吧嗒吧嗒”的声音,给吧嗒醒的。

睁开眼一看,竟然是蛋蛋在喝米汤。

那喝的香喷喷样儿,真是让人融了心。

在被窝里抻了个懒腰,笑眯了眼睛。

小婵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端着冒热气的碗。

见到齐妙醒了,打招呼的说

“姑娘醒了睡得还好”

“嗯,挺好的。”

齐妙点头,慢吞吞的坐直身子,拿着衣服穿在身上之后,看着小家伙,道

“他一晚上都不哭、不吃吗”

李嬷嬷一边喂着蛋蛋,一边幸福的说

“咱们蛋蛋最知道疼人了。晚上临睡前喂饱了,能睡一大觉呢。哼唧了把一下,都不尿炕。”

齐妙很想说别给孩子把尿,可思来想去,还是作罢。

老传统,改变不了。

穿好衣服之后,出去方便,顺道去了一趟隔壁。

屋子里东西不缺,但被褥叠的整齐,父亲不在。

咦,人去哪儿了

“姑娘,三爷去山上给老爷、夫人烧纸去了。”小婵突然出现在身后,轻声地说着。

齐妙闻言点点头,挠了挠后脖子,跟着回去。

葬在这儿果然是最好的选择。

不管什么时候过来,都能去瞅一眼,如果真的有阴曹地府,送了那么多钱过去,他们夫妻俩应该可以过得安稳。

等孩子大大,让他过去磕个头,也算是对父母尽一尽孝心。

早饭依旧是面条,不过这次是炸酱面,肉沫黄瓜的酱,鸡蛋小葱的酱,两种都特别好吃。

齐妙破天荒的吃了一碗半,那大碗跟家里盛菜用的差不多。

梁安看着闺女,嘴角上扬继续吃面条。

辰时二刻,三辆马车到了。

里面除了药材,还有给李嬷嬷他们带的鸡、鸭、肉。

正如李嬷嬷所说,高威林对他们的照顾极好,从来都不会让他们有缺东西的时候。

单是那些玩意儿,别说两个人,就是再添五个人,都吃不了。

跟着去到库房看药材,消炎散可以做。

药都齐了,而且这个只是需要把药被干、捻成面,注意比例即可。

扭头看着身后的李嬷嬷,想了一下,说

“高威林不是想尽快做吗那个消炎散可以,药材齐了,按照斤两被干、配药,就行。”

李嬷嬷听了屈膝行礼,点点头,道

“知道了姑娘。等小哥儿他们回去,就会跟管事的说。”

齐妙闻言从库房出来,梁安还抱着蛋蛋呢。

那个样子,恨不得把孩子直接领回家。

“嬷嬷,等家里房子盖好了,有时间就带孩子回去小住。我爹娘也挺想蛋蛋的,尤其是我娘。”齐妙轻声地说着。

李嬷嬷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当初,是曹氏哄着孩子睡、陪着孩子玩。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把孩子带到身边,可那近一个月的相处,足矣让她牵肠挂肚。

看着齐妙想了一下,说

“姑娘,等您们家上梁,我会跟小婵还有蛋蛋去的。我们晚上去,给你们燎锅底儿。”

“好,一言为定。”齐妙笑着点头说。

小婵从梁安手里接过蛋蛋,走过来看着齐妙,屈膝行礼一下,说

“姑娘,马车里给你们带了些鸡、鸭,不是说要上梁摆桌嘛,省的买了。每次拿的都很多,我跟娘吃不了就用盐腌上,有点儿咸,做的时候少放盐。”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小婵姐。”齐妙这次没有客气。

腌上的这种正好,放的时间久,都入味了,一炖最好。等上梁摆桌,还能省下一笔钱。

跟他们娘俩打了声招呼,齐妙颠颠的去到马车前。母女俩目送着马车离开,这才抱着蛋蛋又折返回屋。

马车内,齐妙开始折腾东西。梁安看着女儿的样子,轻笑一下,说

“真是你娘的闺女,一刻都歇不了。”

“嘿嘿”齐妙娇笑,继续折腾。

腌的鸡鸭就不说了,鸡蛋、腌肉也不少。这边菜园子大,小婵还给装了那么多水灵灵的小菜。

齐妙美滋滋的看着父亲,想了一下,说

“爹,有了这些东西,咱们家摆桌就不用买太多了。”

“是啊,省钱了。”梁安说着,伸手捏了捏闺女的小脸儿。

到了县里,又搬了五坛子百老泉,爷俩满载而归的往回走。

接下来,家里上梁,收拾屋子,又是一大堆的活儿。

地里的中药,也该封垄了,这还是活儿。

农家就这么样,干活儿,干活儿,干活儿

每天重复,每天充实,每天期盼。

未时,马车停下,车夫站在外面,恭敬的说

“三爷,姑娘,咱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