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闺女,爹没白疼你。给爹拿银子,爹去云庄子订青砖还有瓦。”

木材不用买,后山那么多杨树、松树的,到时候几个人用锯伐一些就够。

梁安有些兴奋,齐妙则疼的龇牙咧嘴。可有不能说什么,只得脱鞋上炕,从箱子里拿出准备好的银子交给他。

亲爹不愧是练功夫的,这手劲儿估计都红了。

梁安接过银子,笑眯眯的走了。齐妙赶紧解开衣服察看肩膀。

红彤彤的一大片。

火辣辣的热。

艾玛,真是亲爹啊

齐妙无力吐槽,躺在炕上重重叹口气,看着棚顶。

这爹下手也太重了。根本忘了他面前的人儿,是他如花似玉的亲闺女啊

吐槽之余,脑子里不停琢磨他们家盖房子,要怎么收拾。

这个朝代没有刮大白,顶多就是洋灰刷一刷白墙。但是那种,不如大白来的细腻,到底该怎么办呢

还有,炕上直接打炕柜、吊箱,这样可以节省空间。

再有便是

不停地琢磨该如何装修的事情,屋子逐渐黑了下来。

起身将蜡烛点起,去到外屋地做晚饭。

现成的东西,拿回来的鸡,兑上一些土豆就可以。

至于那丸子,留着明儿中午给大家伙做帮工饭,正好。

齐妙饭菜做得,梁安还没有回来,不禁有些担心了。只是去订个青砖,而且事先就已经打过招呼,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饭菜摆好,用小盆将土豆鸡块扣上,齐妙心里多少有些打鼓。

以前不知道梁安是红狼,也就那么地了。如今知道,总怕有人过来找他,或者直接过来灭口。

提心吊胆好一会儿,院子里才传来了挂门声。齐妙忙不迭的来到外屋地,将门推开,看着进屋的人,说

“爹,咋这么晚”

梁安在院子里洗了洗手,迈步进屋说

“跟你斌叔唠了会儿,担心了”

“嗯。”齐妙点点头,没有掩饰。

梁安心里一暖,伸手把闺女搂在怀里,进屋之后又道

“别怕,忘了爹说的了咱们现在,是老农农民本分过日子,没谁会过来找事儿的。”

话虽如此,可齐妙怎么可能会不担心。

坐在炕上盛饭,父女俩围着桌子开吃。梁安说了些新鲜事儿,大部分也就是那么两件。王文良胜任辽东巡抚,可迟迟没有上任,已经有话透出来了。

“王文良陷害忠良,江湖人用江湖规矩处理。这事儿爹觉得是世子爷他们做的。”梁安一边扒拉饭,一边说。

齐妙听了点点头,十分赞同。那会儿独孤寒说不能动王文良,可最后也照样动了他。

只能说没什么是绝对的,就看要不要做罢了。

可为啥七家屯这边没得到信儿呢

父女俩边吃边聊,心里多多少少熨帖一些。现在埋下王文良陷害忠良的种子,等到真相大白那天,给李朝阳平反,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吃过晚饭,父女俩简单的梳洗一番进被窝。齐妙吹灭了蜡烛,脸冲炕头方向的父亲,想了一下,说

“爹,要不咱们抽空去趟县里,到县衙大牢看看我大姑怎么样”

梁安保持姿势,平静的问着

“看她做啥”

“总要知道为啥她放黑伤草啊你们是一奶同胞的亲姐弟,她这么害你们,又有什么好处呢”齐妙一直都想不明白梁敏如为啥会这么做。

女子出嫁就是男方家的人,她把黑伤草放在厨房,目的是什么,又为了什么呢

梁安重重打了个“唉”声,好一会儿才开口说

“行,到时候咱们爷俩一起去,看看她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说完这话,梁安翻个身冲墙,不再吱声了

一夜无话,转天工作继续。

挖地基,打桩子,搬青砖。

齐妙是头一次见到古代青砖,真的好重啊。

她一个人,连一块砖都搬不动,得跟梁汉柏搭伙才行。

怪不得现代流传一句老话搬不动的是青砖。

这砖盖房子,啥都不怕啊。

当然,钱也贵。

一分钱一分货,她喜欢青砖。

曹氏每天仍旧跟蒋氏、魏氏做帮工饭,做完下午她再走。

梁庐家的新房,梁庐每天都会抽空过去烧火,就想让房子加速的干燥,能让一家三口尽快脱离老宅。

王氏没有再来闹,不过越是这么安静,就越让人心里担忧。

眨眼,半个月过去了。房子的框架初现规模。

一直吊着没解决的李朝阳案件,终于在端午之前有了结论。

李朝阳因为官场渎职、贪赃枉法,押解京城接受最后审讯。

陈大雷畏罪自杀,就此作罢。妻儿流放北疆,十年不准离开。

一切涉案人员,全都问罪,不分责任大小

判决下来,衙门的人敲锣挨村各种告知。

齐妙对于这样的结果,除了默默承受,别无他法。

如今,只能期盼独孤寒那边,可以快点让案情水落石出。而她想知道的事情,根本没有任何渠道。

窝在农家,哪儿都去不上,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与其听这些台面上的,倒不如回家多盘几个盘扣,做多几身衣服。

衙门的人,需要每天都来村头“宣传”一次。起先,村民们还都过去听,三天之后就没人过去了。

七天一过,衙门的人就不来了。

因为来了也没有用,大家都知道了,再说也没有人听,浪费时间。

这天中午,曹氏在自己家坐着发呆,齐妙跟蒋氏、魏氏收拾完帮工饭的残局,折返回家。

见到母亲发呆的样子,齐妙懂事的没有靠前,而是把自己没有做完的衣服,继续做起来。

从来没想过她能自己做衣服,跟曹氏学了几回,倒也觉得不难。

梁安现在身上穿的,就是她给做的。虽然针脚有些稀疏,但是她做女儿的一片心。

曹氏看着盘扣的闺女,重重叹口气,说

“妙儿,蛋蛋快能翻身了,我真想把他接回来。”

李朝阳的遗孤没有大名只有“蛋蛋”这么个小名儿。

取铁蛋、宝蛋的意思,好养活。

三翻六坐,差不多快三个月了。

家里的房子也快盖好了,如果曹氏再去镇上,就真的有些说不过去。

想了一下点点头,齐妙看着曹氏,说

“娘,明儿是集,端午快到了,我跟您去镇上买些东西。顺道我去趟清泉居,跟孙乾叔透个话。”

“那行,坑儿我都刨了,那会儿跟你二大娘说了,有个曾经一起做事的姐妹生产,实在不行就用这个说辞。”曹氏说着自己心中所想。

齐妙听了点点头,没有说别的。一切都得等跟孙玉轩商量完才能定,其他的不能着急。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院子里,母鸡开始叫了。这是下蛋之后的声音。曹氏下地出去,没一会儿捡回来六个鸡蛋,放进了鸡蛋筐里。

齐妙把扣子盘好,将东西放在一旁。起身去到院子里,把她的背筐、小巴锄都准备好。

曹氏瞅着闺女的这番架势,笑呵呵的道“又要去后山了”

“嗯,那些方比闳应该差不多熟了,我去弄回来、晒干,卖给德济堂。”齐妙笑眯眯的说着。

曹氏把小坛子拿过来,给她管了些水,然后放在背筐内。

“娘,您走的时候直接把门挂上就行。明儿我去镇上,就在清泉居等您,然后咱们一起买东西。”齐妙说着明天的安排。

曹氏见状点点头,把闺女送出了院子

今年开春,齐妙完美的错过了刺五加。这些日子不忙了,她便又开始来后山采药。

如今,她在附近乡里已经算是有名的人了。

谁家有个头疼脑热都会找她,然后让她帮忙给看看。齐妙人好,举手之劳的事情,从来都不会难为乡亲。

更重要的是,她不收银子,完全都是免费看。至于药材,只要她有就给拿,没有就告诉病患,去镇上德济堂买,药材她都不要钱。

也因为这样,梁安一家在村里的威望特别高。那些受过齐妙诊治的人家,隔三差五就会送些东西过来,以表达自己没有忘恩的心。

齐妙不在乎银子,但是名声这个东西是好玩意。她想努力经营,然后等到恰好的时机,便能派上大用处。

后山的草药不多,她能采的也就那么些许。她都想好了,等上秋的时候,让梁安带她去深山老林一趟,那里肯定有不少东西。

老爹会功夫,她虽然啥都不会,不过亲爹保护她应该是绰绰有余。

农家看病,头疼、脑热居多,方比闳是退热的最好药材,用于农家最佳。

采了一会儿,坐在地上歇歇、喝水,手腕儿上的云裳十八子就露出来了。这东西起先戴的时候,还担心村里人会问,没想到最后竟然都跟没看到似的,谁也没多嘴。

现在想想,还真是她担心多余,大家伙儿压根都是不在意的。

十八子的味道清淡,但她每次忙碌出汗的时候,汗味都是淡淡的清香。估计就是这个东西的缘故。

历史上清朝的香妃受宠,据说也是一个什么十八子,不知道她手里的东西,是不是那个的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