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180章 八十两银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娘来不了,你也别挑。这是爹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少。”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里面是铜板。

冯氏见了,撇嘴一下,说“爹可疼你们了,昨天晚上就装出来了,五十个铜板呢。”

五十个铜板,说实话在农家就是一笔小财。

蒋氏后退没敢收,梁宿友直接塞给了二儿子,抻哆着道

“跟爹客气啥,拿着。房子盖得这么周正,肯定都花空了。”

梁庐见状,跟梁安对视一眼,然后收下、道谢。

梁亮再旁看着他们哥俩,狠狠剜了一眼,没有吱声。

齐妙看的真切,梁宿友是真心实意的要给梁庐燎锅底。

以前,他就比较偏信二儿子,如今五十个铜板,算是高看二大爷一家了。

就是不知道等他们家盖好房子之后,这老爷子能给多少钱燎锅底儿

昨天说好的那些媳妇儿们,辰时初就都来了。

蒋氏作为女主人,自然得想对大家能过来捧场表示感谢。

说了一些客套话,便开始张罗着干活。

曹氏焖的一手米饭,今儿她主管做饭就行。

后院临时搭了灶,魏氏过去帮着曹氏忙活,他们俩只管焖饭。

柱子媳妇儿洗菜,栓子媳妇儿切菜,齐妙烧火,梁桂兰抱柴禾,冯氏

众人干的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很默契,谁都没有问王氏为啥没出现,更没有提他。

巳时正,七家屯热闹了起来。

“噼噼啪啪”鞭炮声响起,齐妙溜出去看热闹。

来了不少人,能叫得出名儿的都来了,还有一些是附近邻村的。

不得不说,梁庐的人缘要比梁亮好。

一家之主梁庐,捏着三根香走到供桌前。

齐妙是第一次新房上梁,总听人说上梁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供桌上的猪头肉、鲤鱼分别放在两侧。

据说有钱人家都会买一整个猪头来祭奠,若是家里没有钱,一块猪头肉意思意思也就是了。

两盘子花花绿绿的馒头,摆在其中。

瞅着真想拿一个咬口,尝尝味道。里面是豆馅儿的,特别甜。

梁庐恭敬地祭拜、上香。

梁氏族长梁春林从人群中出来,嘴里念念有词的主持着上梁仪式。

梁庐将三炷香插进香炉碗儿,这就算是敬了屋神、天地。

接着,四个大汉以梁安为首,抬着房梁站在屋内中央。

齐妙在旁看了一会儿,便又折返去厨房帮活。

她是烧火的,溜出来看一会儿就是了,看的时间太久,不好

厨房内,叮叮当当的响声,此起彼伏。

媳妇儿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扬着笑意。这么多的肉、鱼、鸡、蛋,想想都流口水。

从过完年到现在,肚子里都没啥油水了。

今儿梁家二房敞亮,居然准备了这么多,真是讲究啊

饭菜还没做好,上梁那边就差不多了。梁宿友过来到厨房,看着二儿媳开口问

“那边再有会儿就好了。咱这儿啥时候开饭现在放桌子不”

蒋氏看着一旁的菜品,还有锅里的东西,想了一下点点头,说

“爹,让柏儿他们放桌子,家里有过年剩的瓜子,大家先坐着,嗑会儿瓜子,等会儿就能开饭。”

梁宿友听到这话,转身出去张罗了。

栓子媳妇儿大博见了,看着蒋氏挑眉道

“二婶子,你们家这爷爷现在好很多了呢。”

蒋氏闻言点头,把手里的土豆交给她,翻腾锅里的鱼,说

“我公爹真的不错,今儿过来燎锅底儿,给了整整五十个铜板呢。”

“哎哟哟,那可不老少啊。”大家纷纷附和着。

嘴里说话却不耽误手上干活儿,这就是农家媳妇儿们,麻利、实诚。

院子足足摆了十桌,七间房里虽然啥都没弄好呢,不过炕上、地上也都摆了桌。

整整二十四桌,又备出了三桌,看架势,得全都用上。

每张桌子放了一盘瓜子,瓜子上面放了几颗南瓜糖。

落座的村民见到这东西,纷纷夸赞二房大方、不抠搜。

七家屯坐席都是男人,几个人凑到一起,说说笑笑,嗑嗑瓜子,十分惬意。

厨房内,蒋氏加快了动作,不停的让齐妙大火、猛火。

一道一道的菜下锅、出锅,魏氏从后院过来,说是那边饭已经焖好了,丸子也都回了锅。

蒋氏瞅着差不多了,看着魏氏说

“睿达家的,你带着栓子家的开始上菜吧。可以了。”

“行。”大家伙纷纷摘下围裙,端着菜一个一个的从厨房出去。

整鱼、整鸡、红烧肉。

丸子、土豆、炖豆角。

豆腐、小菜、大锅炖

忙活了整整一上午,看着院子里吃饭的男人们,蒋氏长长舒了口气。

没什么八碟八碗,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便饭,只是多了些鱼、肉、鸡。

村民们吃着这样的席面,不停地夸赞梁庐找了个好媳妇儿,饭菜做的很像样儿。

曹氏从后院回来,看着蒋氏,笑呵呵地说

“二嫂,你可真能耐,这就赶趟了。”

蒋氏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指着灶台上的东西,说

“一会儿他们吃完,咱们重新做,大家伙儿一块吃,我都留出来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纷纷冲蒋氏竖起了大拇指。

一般捞忙的人,是不需要单独另做,吃剩下的饭菜折一折,然后一起吃一顿就是了。

今儿蒋氏居然说重新做,那可绝对是敞亮。

正高兴着,院门口处突然站着一个人。

蒋氏、曹氏一看,纷纷心里“咯噔”一下,冯氏瞅着,大嘴巴的说

“啧啧啧咱娘咋过来了,不是说难受不来了嘛。”

蒋氏斜眼看着冯氏,不愿意的呛着道

“大嫂,你是不是巴不得咱娘来闹腾”

“你咋说话呢二弟妹我就随口一说,你听个乐呵呗。”冯氏翻了个白眼,有些不愿意。

没分家之前两个人就爱掐,分家之后掐的机会少,不过只要逮到机会,冯氏就不会错过。

曹氏怕蒋氏跟她掰扯,毕竟是自家里的大事儿,图意顺当。

伸手拽了拽她,琢磨了一下,伏在蒋氏耳畔轻声呢喃。

王氏突然出现,她可不认为是过来燎锅底儿、捧场那么简单。

搞不好,就是过来找事儿、或者纯粹过来闹腾的。

这会儿,梁庐、梁宿友他们都在正房陪里正、几个族长吃饭。

院子里什么情况根本不清楚,真要是闹起来,儿媳跟婆婆,自然儿媳吃亏。

蒋氏听到曹氏这话,赶紧把腰上的围裙摘下来,随手塞给齐妙就走。

可是

“老二媳妇儿,你干嘛去”

王氏直接进院喊住她,让她没法进正房喊人。

齐妙见状,迈步就要走,冯氏一把抓住她,说

“妙儿,你赶紧把火点了,我看那素炒干豆腐要没,得再炒一锅。”

冯氏突然开口,显然就不想他们进正房“搬救兵”。

果然,这冯氏是不想二房顺顺利利的过日子。

齐妙愤恨的看着她,想要张口反驳,曹氏直接伸手,排开了冯氏的手腕儿。

魏氏等人见了,谁也没有说话,连上前劝阻都没有。

毕竟是人家的事情,他们不好掺言。

梁桂兰小心的挪步到门口,个子小,猫腰就跑出去了。

蒋氏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走进的王氏,重重叹口气,硬着头皮打招呼说

“娘,您来了。”

“啪”

话音刚落,王氏一巴掌就打在了蒋氏的脸上。

原本院子里吃饭、唠嗑儿的男人们,顿时都把视线移到了这边。

曹氏母女俩来到蒋氏身后,看着王氏故意大声的说

“娘,您来了,赶紧屋里坐,正好刚开席。我爹说您不舒服,不过来了,到底是二哥有面子,娘疼二哥、二嫂。”

王氏拉着一张脸,听着曹氏话里有话的言语,谁的面子都不给的说

“老三媳妇儿、老二媳妇儿,我不跟你们打哈哈。你们大姑姐现在落难了,需要八十两银子解救,我自己拿三十两银子,你们一家拿二十五两,把钱凑出来,我好拿去给她。”

王氏这话说完,原本大家都规避的话题,直接搬到了台面上。

陈大雷用陈旧种子充当好种子这事儿,一直都是大家的禁忌。

要不是因为梁安、梁庐的缘故,村里人都不想跟老宅打交道。

没想到现在

被王氏就这么直不愣登的搬到了台面上,还是二儿子家新房上梁的大日子,多多少少有些过分。

黄永川今儿也来了,本来让他进正房吃,不过他没同意,就跟栓子他们一起吃吃喝喝、说话唠嗑。

见到这样的局面,不禁走过来,轻叹口气,道

“梁婶子啊,你这话今儿说不合适吧。咋地二兄弟家新房子上梁,你这样”

“怎么的,我是他娘。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王氏撒泼起来,那一副“不服天朝管”的样子,有些让人生气。

话很不讲理,而且嗓门还大。

黄永川见状无语,不过却也保持风度的道

“梁婶子,话不能这么说。虽然你是儿兄弟的娘,可这大日子过来闹,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