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142章 汤圆与元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行。”齐妙笑眯眯的拒绝。

丝毫不给面子,更不给任何可以钻空子的机会。

在明知道对方不怀好意的情况下,若是再给什么机会,那就只能怪自己,怨不得旁人。

单手托腮,看着李子台一脸无辜的继续说道

“李大公子,不管怎么说你是李府的大少爷,去农家而且还是我家,不合适。”

“呵呵有什么不合适的”

李子台轻笑,丝毫没有生气的反问。

如果换做李子哲,估计应该就暴跳如雷了吧。

齐妙没想到他会反问,端着茶杯掩饰自己的局促。

李紫玫见状,哭笑不得的说

“大哥,你一个男子去妙儿家,不方便啊。更何况妙儿是我的姐妹,我去尚且可以,大哥去就不合规矩了吧。”

李子台闻言挑眉,道貌岸然的道“规矩是人订的,况且你一个人去乡下,为兄也不放心啊。”

“二哥可以陪我啊。更何况这事儿还没订呢。”李紫玫继续说着。

齐妙放下茶杯,从容不迫的开口说“订了,你夏天去我家,让二公子送。大公子如果送你你就别来了。”

李紫玫耸肩,一脸无奈的看着李子台。

后者没有生气,笑呵呵的摇摇头,说“齐姑娘是不是对在下有什么误解,如果有,说出来,在下会”

“不用解释,就是不喜欢接触。”齐妙说话很生硬,一点面子都不给。

就在气氛很尴尬的时候,李子言从外面走进来,看着三个人在房里,微微蹙眉。

齐妙眼尖,看到李子言进屋之后起身,询问的道

“子言公子,可以走了吗”

“可以了。”李子言边说边往前走,看着李子台淡定自若的又道,“大哥,你让我帮的忙,已经安排人去了。”

李子台看着身旁的二弟,如沐春风的轻笑,然后大言不惭的说

“二弟办事为兄自然是放心。走吧,一起送送齐姑娘。”

李子言听到这话诧异,一旁的齐妙见状,抢先一步开口说

“大公子事情多,就不劳烦您了。子言公子,我们走吧。”

“好。”李子言爽快的点头,看着李紫玫,又说,“一起送送齐姑娘,马车备好了。”

李紫玫一听这话,雀跃的起身,拉着齐妙就往外走,丝毫没有理会李子台。

李子言看着他,礼貌的拱手一记,说“大哥,我们先走了。”

说完,跟上两个丫头,三个人一起出屋。

李子台深吸一口气,不死心的也跟在后面。

后院,马车已经等在那里。车夫见他们过来,忙抱拳行礼。

齐妙站在马车旁想了一下,看着李子台,侧身行礼,说

“多谢大公子,齐妙先走了,您请回。”

李紫玫也冲李子台挥手,然后被李子言扶着率先上了马车。齐妙踩着小凳子上车,连头都没有回。

李子言从李子台抱拳一下,蹦上马车。车夫扬起鞭子,马车缓缓离开李府。

李子台站在原地,双手紧握,一脸恼火。

恨不得从眼里迸出刀子,直接把人给灭了

从李府到县衙没多远,李子言规矩的坐在马车外面,李紫玫跟齐妙坐在车内。

两个小丫头对刚刚李子台的表现,好好谈论了一番,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齐妙得离李子台远点。

到地方之后,李子言把车门打开。

齐妙直接蹦了马车,没有用人扶。看着眼前的李子言,侧身行礼道

“今日多谢李公子出言帮忙,小女子感激不尽。”

两张方子的事情,如果不是李子言先出言支持,恐怕还不能这么痛快。

李子言忙拱手回礼,摇摇头,说“姑娘言重了。姑娘不计酬劳给祖母诊脉,算起来应该我们感激不尽才对。”

“无妨,谁感激不尽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李公子要坐稳当家人的位置。紫儿还要靠公子扶持呢。”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李子言立刻明白她要提醒的事情。重重点头,想了一下看着她,又说

“姑娘若是这么说的话,那在下于情于理也要提醒下姑娘。家兄尚未娶妻。”

齐妙轻笑,侧身再次行礼,自信的看着他,说

“放心,公子的大嫂,小女子没有兴趣。”

李子言听到这话,莫名的漾出一抹笑容。随后想了一下,又说

“明日正月十五,晚上街上有花灯、还放嗞犁花。如果姑娘不嫌弃,在下愿意做姑娘跟紫儿的护花使者,带你们好好看看。”

齐妙闻言想了一下,点点头,说

“即使如此,那小女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氏肚子那么大,肯定不能跟她一起去街上溜达。

李朝阳陪她

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想,也只有跟李子言他们一同出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转身跟李紫玫打了个招呼,然后迈步进了县衙。

反正明日还能见,想说什么,到时候再聊。

门口,管家已经等在那里了。冲李子言兄妹俩行礼一下,带着齐妙进了院子。

眼瞅着齐妙进院,二人这才坐上马车往回走。

车内,李紫玫将刚刚发生在她闺房的事情,跟李子言说了一遍。

包括李子台主动要求去农家的事情。

小伙子听了点点头,轻叹口气,道

“想也白想。齐姑娘有自己的想法。大哥那里”

算起来李子台年纪已到,上门说亲的也不少,可他一直都没有打垄。

父亲对于他们哥仨的亲事,一向都还算民主。况且李子台手里管了几个商行,说话上也有些力度。

李紫玫听到哥哥这么说,一脸玩味的看着自家哥哥。无辜的眨巴着眼睛,想了一下,道

“那哥呢哥想不想啊我觉得妙儿可以做我嫂子哦。”

李子言闻言,伸手轻拍她额头一记,什么都没有说。

这样的举动,顿时让李紫玫瞪大了眼睛。

没否认,有门啊

转天,正月十五。

齐妙一早醒来,就被带去饭厅吃饺子。

辽东府的习俗,上元节早上吃饺子,中午、晚上吃元宵。

只要过节,饺子是必可不少。

李朝阳看着规矩坐的齐妙,满脸慈爱的说

“妙儿啊,晚上让孙师爷跟李嬷嬷陪你去街上看花灯。人多,你得注意安全。”

“不用了李伯父,昨天紫儿跟我说,她跟我一起去看。还有李二公子。”齐妙咽下嘴里的饺子,笑眯眯的回答。

就知道会这样,这边得派人跟着。

李嬷嬷是张氏的心腹,这会儿人家大腹便便,真要带走李嬷嬷,张氏应该也会不方便。

李朝阳听了这话,思索一番又说“那这样就带个丫头,出门不能不带丫头,万一有事儿也能照应一番。”

齐妙这次没有拒绝的点头,伸手摸摸张氏的肚子,轻声道

“伯母今年就好好在家养胎吧。花灯什么时候都能看,人多,别挤着他。”

张氏伸手,附在她的手上,颔首道

“为了他在家也值得。既然紫儿跟言儿陪你,那就不用让孙师爷跟嬷嬷跟着了。都是岁数大的,也不能陪你说话。就让小婵陪着吧。”

小婵

第一次跟张氏坐马车时,那个丫头。齐妙笑眯眯的点头,夹起饺子故作幸福的说

“伯母跟伯父想的这么周到,妙儿真是有命。”

有命,辽东土话,类似好命、好运气的意思。

不知道为什么,自打昨天开始,这对夫妇对她的态度就明显不一样。

张氏原本就对她不错,可昨天从李府回来,又是给她量尺寸,又是给她拿首饰。

还说要亲自给她做身衣服,弄得她有些措手不及。

后来好说歹说,才打消她亲自做衣服的想法,让李嬷嬷他们帮着做。

从中衣、棉袄再到外衣,全都要做新的。

这在辽东府叫里外三新,是长辈给第一次上门的晚辈做的事情。

看着他们夫妻俩,齐妙特别迷茫。

她一个村姑,除了医术之外,根本没有别的让人家可图。突然对她这么热情,多少有些

不敢承受

在县衙窝了一天,天刚擦黑,县衙就摆了饭。

青红丝馅儿的元宵,软糯甜腻。三个人坐在饭厅内吃饭,好像一家三口。

齐妙拿起碗,特别想念爷爷,还有在七家屯的爹娘。

如果真的有天堂,爷爷看到她现在这般,应该会很高兴吧。

在前世,每到这一天,她都是胡乱买一袋黑芝麻馅儿的汤圆,煮一煮算做过节。

县衙这边,据说是厨房亲自做的元宵,意义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

李朝阳跟张氏不停地跟齐妙说话,让她多吃一些,不要拘泥。还有上街看花灯时要注意人群,不要挤着、伤着。

就像叮嘱自家闺女一般,叮咛告诫、千叮万嘱。

吃过晚饭没多久,李子言兄妹俩就过来接人了。

二人穿的是同色系的衣服,俊男美女,甚是养眼。

李朝阳看着李子言,不放心的再次嘱咐让他注意安全。

“子言啊,今儿人多,可得护好这两个丫头,知道吗”

李子言重重点头,抱拳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