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135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哪能啊,妙儿妹子多懂事儿呢。”梁桂芳说到这儿停顿一下,随后又道,“不过三婶儿留她几年也可以,好女不愁嫁,好好挑一挑也可以。”

曹氏闻言心里高兴,人家夸赞自己的儿女,那就是夸赞她。把刚刚蒋氏夹给她的肘子肉,借花献佛的放在梁桂芳的碗里,说

“若真如芳姐所言,那三婶儿可就烧高香了。”

梁桂芳抿唇,忙不迭的点头,说

“放心,放心。”

二人的互动,直直的惹恼了王氏。虎着一张脸,不情不愿的提醒着

“赶紧吃饭,菜都凉了。”

曹氏二人互看一眼,默契的低头吃东西,不在履量。

其实,若换做以前,估计王氏就该破口大骂了,绝对不会像刚才那么好说话。

今儿过年,再有卢长东在里屋,她不可能没分寸的发作。

只能强忍着怒火,听着她们俩得意的夸赞旁人。

伸手给梁敏霞夹了块鸡肉,无声的给些许安慰。

梁桂芳看着老姑一脸酱菜色的额样子,扭头看了一眼齐妙,挑眉笑了。

齐妙抿唇,默契的眨了下眼眶。看着气呼呼的梁敏霞,得意的冲其做了个鬼脸。

算起来,梁桂芳就是故意当着老宅人的面说她亲事。

梁敏霞没留头的时候就开始说亲,可如今留头了,却无人问津。

出来混总要还,以前那么欺负侄女,今儿自然就丢给她添点儿堵。

当然,还有王氏。

想当初梁桂芳订亲,卢长东那边给了不少银子,可是陪嫁,就那么一丁点,换谁都会不高兴。

梁桂芳依然还是给曹氏夹菜,不过倒也收敛的不再提婚事方面的事情。

一顿饭吃的,有人舒畅有人堵,有人欢喜有人忧。

饭后,收拾的活儿破天荒的被梁敏霞抢走了。

只可惜她的算盘打错,即便再怎么努力,卢长东肯定不会给她保媒拉纤,能做的也只有梁桂芳。

不过梁桂芳嘛

肯定不会管她。

曹氏见时候差不多了,起身告辞。

梁桂芳也趁机,喊上卢长东往回走。

冯氏跟王氏自然不希望他们夫妻俩走这么早,一个劲儿的挽留。

只可惜,人家心意已决,更何况卢长东也不喜欢在老宅。这一次,完全支持媳妇儿,跟着三房一起到了大门口。

马车已经等在这儿了,王氏突然上前,拉着梁桂芳的手,一脸担忧的道

“芳姐儿,你大姑那边到底咋回事儿真的有病不能来了”

“奶,您这话啥意思啊。不是有病,难道还能有别的”梁桂芳揣着明白装糊涂。

卢长东早被梁安拽到一旁说事儿去了,至于说什么不得而知。

王氏瞅着大孙女的样子,真是恨不得直接把话挑明白。

可是

没有那个胆子,更没有那个魄力。

冯氏拉着梁桂芳,微微蹙眉的看着她,小声的道

“芳儿,你回来不给娘扔两个啊。娘这手里不宽裕。”

扔两个,七家屯土话,就是给俩钱的意思。

梁桂芳看着眼前的母亲,恨不得甩开她的手,直接掉脸子。

看了一眼梁桂兰,小心的把袖口早早掖的十个铜板放在她的手里,说

“兰儿七岁了,也该好好教教她。没事儿的时候,让兰儿去三叔那边,跟我三叔学学识字。”

冯氏手里捏着铜板,顿时脸上乐开了花。忙不迭的点头答应,至于梁桂芳说了什么,她肯定也没听进去。

梁桂芳懒得理她,走到妹妹跟前,蹲下身子,仰头看着她,说

“记得姐跟你说的话。多跟三叔一家接触,离老姑他们都远点儿。”

“嗯。”梁桂兰重重点头,算作回应。

王氏很香拉着梁桂芳去一旁说话,可人家压根不给机会,直接上了车。

她只能无奈的、眼睁睁的看着马车离开,一颗心七上八下,不得安宁。

本打算出声把三房喊住,再嘱咐一下,让他们初五过来帮忙。

可是

人家已经先走了。

而且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

今年的初二,王氏过得无比堵心,但又无可奈何。

只能一声接着一声的叹息,一阵接着一阵的担忧

过了初二就是初五,俗称捏破五、缝破五。

这天要现包饺子、缝补东西,将一年不好的事情全都缝封住、包住。

今儿对于寻常人家是大日子,对梁家老宅来说就更是了。

齐妙好信儿,一大早就出门去梁家二房看热闹。梁庐一家没搬走,这会儿倒是给她了便利。

曹氏、梁安都没有过来,梁庐他们就在老宅这边住,不能不去帮忙。

这也是齐妙自打穿越过来,第一次见到七家屯的七个族长,同一时间聚齐。

梁,刘,杨,王,孙,赵,黄。

“梁”排在首位,自然也是因为村里姓“梁”的比较多。

今儿老宅弄得排场不小,临近村落的人都请了来。齐妙本想多看一会儿的,不过蒋氏从外面进来,把她“撵”走了。

倒不是怕她看,老宅坐不下,征用这边的屋子。若是王氏发现她在这儿,那可就不好办了。

最起码得被抓劳工,多冤枉。

齐妙没耽误工夫,颠颠的就往家溜。

至于初五那天最后是什么结果,反正从梁敏霞无人问津的婚事上就能知道。

桌,白摆了;

饭,白请了;

心思,白费了。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三。齐妙这些日子过得很充实,不是练字就是跟曹氏学着打璎珞。

还别说,曹氏的手是真巧,什么花样都会。

大冷天出不去,齐妙就在家里跟曹氏学。熟能生巧,这小半个月,也能编出几个成品。

按照李朝阳的约定,这天县衙该派马车过来接人。

早就跟梁安、曹氏打好招呼,所以夫妻俩一大早就开始准备。

褯子、小衣服,都是曹氏年前就做好的。还给拿了些丸子、酸菜、冻豆腐之类的东西。

这些在县衙那边或许不值钱,可在农家这边,就是能拿出手的礼物了。

正月十三,巳时,孙师爷准时出现。一辆宽敞的马车,带来了不少东西。

细粮、果匣、白酒

“这些是我们大人准备的一点儿见面礼怕您二位不习惯,所以已经在县里订好了客栈,只等您们过去入住。”

孙师爷客气的邀请,梁安礼貌的拒绝。

李朝阳邀请齐妙一家三口去县里看花灯,略尽地主之谊清友园。

不过,齐妙早就料到,父母绝对不会跟她走。

孙师爷极力邀请。奈何梁安就是不为所动。曹氏做好了午饭,梁安忙招呼着孙师爷上座。

里屋,他们俩加上车夫,三个人在吃饭;

外屋,曹氏跟齐妙一起永感。曹氏不停地嘱咐闺女,让她小心行事,尽心做事。

这一次,夫妻俩都没有说要去接她。

齐妙虽然疑惑,倒也懂事的点头,满口答应。不让父母担心。

饭后,曹氏夫妇送走了齐妙他们几个。

梁安站在门口,重重叹口气。伸手把媳妇儿搂在怀里,看着远走的马车,喃喃说道

“梅儿,我们好像很多年都没有看花灯了啊”

曹氏靠着他的肩头,深吸一口气,“嗯”了一嘴,说

“自从我们回来,就再也没去过。”

“是啊。如果李朝阳不在田台县的话,这次我们就可以”

“安哥进屋吧,我冷了。”

梁安没有再说什么,搂着曹氏回院,将院门落了锁

申时,齐妙等人到了县里。

阔别一年以后,齐妙再次来到了这个最开始到的地方。

只不过,身份、心境完全都不一样了。

接她的还是原来的那个嬷嬷李嬷嬷。

齐妙下车之后,忙侧身跟她行礼。

李嬷嬷伸手,将人扶起来之后,笑呵呵地说

“齐姑娘别来无恙。”

“劳嬷嬷惦记,齐妙一切都好。”小妮子笑眯眯的颔首,规矩十足。

今日的她,曹氏特别给精心装扮了一下。

头发、衣服、配饰,完全得当。

李嬷嬷侧身让路,带着齐妙直奔后宅卧房。

推门进屋,李夫人张氏正在屋里溜达。

肚子像个皮球,已经不方便走动了。再加上天冷路滑,只能在屋里来回溜达。

算起来,他们已经一年时间没见了。

齐妙进屋忙走上前,侧身行礼,恭敬地说

“给夫人请安,拜个晚年,过年好。”

张氏闻言,伸手将人扶起,然后看着她,笑眯眯的道

“眨眼一年光景,齐姑娘都留头了。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呢”

齐妙起身,看着张氏腼腆一笑,说

“夫人,您谬赞了。如此夸赞,真是让妙儿愧不敢当。”

“敢当,敢当。”张氏拉着她的手,亲切的说着,“去年雨季疫情,如果不是你帮忙,老爷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一直都想谢谢你,也没有个机会。”

齐妙听了摇头,其实他们夫妻已经帮她不少了。反手握了一下张氏,淡淡的道

“夫人,让妙儿给您把把脉,看一下情况吧。”

“好,好。”张氏点头,忙坐在圆桌前。

齐妙放下药箱,也坐在她身旁。李朝阳得信儿回来时,恰好看到给媳妇儿诊脉的齐妙,连日里悬着的心,终于算是放了下来。

齐妙精心切脉,张氏另一只手摸着肚子,一脸紧张。

这个孩子,是他们夫妻成亲十余载才有的,重视度可想而知。

好一会儿,齐妙收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