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吞天神体 > 第一百五十四章 炼魂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常胜告别了老者后,沿着地图上的路线,穿过座座山峰来到了一处低谷中。这是紧挨着老者的一个目标所在地,常胜本来打算想远离这片区域的,可后来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全部都是因为,这低谷的形成明显有着人工开凿的痕迹。而目标所在的位置,更是被一层漆黑如墨的云烟所包裹。当常胜来到低谷上方时,就感受到从黑烟中传出的阵阵威压。

虽然意念只能笼罩身周十五米,可常胜的灵眼却可以突破黑烟的障碍,看到里面的情景。而促使常胜留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常胜看到了里面的情况,那绝对是一副人间地狱般的情景。

首先在低谷的中心位置,有着一块明显的凸地,上面有着一个好似祭台的桌子。上面摆放着一些贡品,而祭台在四周被一道淡淡的黑芒所包裹,在凸地的附近,有一位身材干瘦,面色枯萎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地上弄着一些不知名的材料。

如果只是这些,常胜还不会停留,毕竟这黑烟,常胜从来没有见过。对于未知的危险,常胜从来都是保持着敬畏之心。可当看到在祭台的上方,囚困着一些虚幻的人脸时,常胜的面色终于变了。

当初在外门时,常胜在藏书阁中看到过一遍惨目忍睹的古籍。上面介绍的就是一种惨无人道的修炼方式,那就是将抓捕而来的人,给予不断的折磨,不光是躯体折磨还有精神折磨,让其痛不欲生的同时又不能死去。让人的意识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当达到一定的怨恨度后,再生生的抽离此人的三魂七魄,封印到一件灵器上。

然后施法者,用这件灵器辅助自己修炼,可以借此刺激自己的三魂七魄。在损耗这些魂魄的同时,强行的滋补着自己的三魂七魄,最后达到三魂七魄凝练,脱离识海,与意念相融,衍化灵识。最终突破养魂期的效果!

而想要从凝元期突破至养魂期,至少需要上千人的魂魄相辅才能够做到。而眼前这位面色干枯,身体干瘦,没有一丝人性的中年男人。能够被囚困在此地,那么就说明。此人的修为境界早已超过养魂期,那么他能成为养魂期以上的修道者,就说明此人至少残杀了上千人,才让自己能够突破至养魂期。

这种滔天的恶行,让常胜极度的反感!是以本来打算离开的常胜,顿时停留了下来,并将此人列为自己此次来生门必杀的对象。常胜没有立刻动手,毕竟不了解黑烟的功能,常胜可不想打草惊蛇。围绕着低谷的周边快速的转了一圈,在不断的观察中。常胜发现,在低谷的右下方,竟然还有一座石屋。

透过灵眼,常胜从虚掩的石门上看到了石屋内的景象。让常胜没想到的是,这石屋中竟然还有着四位已经奄奄一息的人存在。由于距离过远,常胜也没看清四人的面貌,可从衣着上常胜却看出,这四个人都是男性。而穿在身外的长袍几都是破损的不像样,一道道黑色的污血渲染在长袍上,一看就知道是受到了非人的虐待!

联想到那种邪恶的修炼方法,常胜知道,这石屋中的四人,应该就是低谷中那恶人所逮来的试验品,或是突破生门压制的钥匙。毕竟这种修炼方法,实在是诡异的很!

不过,常胜并不担心这恶人能够突破生门的压制,毕竟常胜进来已经一年多的时间,而灵童也时刻都在研究这生死门内的一些阵法。经过灵童的分析与破解,最后给予常胜的答案是,这生死门的阵法已经超出修道界可以布置的范畴。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阵法要么是仙界之人下界时布置的,要么就是上古没分界的时候,那些上古修者留下的。只不过是被火云宗发现,而挪移到火云宗。成为了囚困敌人,历练宗门弟子的大阵。

通过灵童的解释,常胜也认同的这一说法。而且实际情况也确实如灵童所说,这生死门是火云宗创派初期,火云老祖在一处上古修者的洞府中,在闯过这阵神秘的大阵后,挪移而来。

并命名为“生死门”,囚困敌人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历练宗门弟子的场所。而像这种上古修者留下的大阵,在火云宗一共有三座。分别安放在炼丹峰第八层,炼器峰第八层,主峰第八层。

而能够闯过这三座阵法的内门弟子,就可以成为峰主或是护峰长老的候选人。这在保证的公平公正的同时,又能促进宗门弟子的修炼积极性,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创举!

围绕着低谷的周边,绕了三圈。常胜发现这低谷中的黑烟,有着一种毒素。能够让人闻之恶心、头晕。虽然常胜的身体强度让常胜可以稍微的抵抗下这种毒素,可也只能比其他人多抵抗一会。

而在常胜服用了一粒解毒丹,再实验时,虽然可以暂时的避免毒素的侵害。可因为这个毒素的强大,一粒下品人阶解毒丹,却只能坚持三十秒的时间。虽然实验结果并不如意,可常胜的手里解毒丹却是不少。如果进入低谷全力攻击的话,应该可以在解毒丹用完时,将这个大恶人击杀!

想到就做!为了避免来回从乾坤袋中取解毒丹服用的麻烦,是以常胜就将所有的解毒丹都转移到灵台上的阴阳戒中。并嘱咐灵童,每隔二十六秒,就从阴阳戒中抛出一粒解毒丹,让其顺着自己的祖窍流入到自己的腹中。

常胜没有莽撞的进入毒烟中,而是反复的与灵童配合了几次。在确保无误后,常胜的身影才从低谷外围的地面上逐渐消失。下潜到地底三十米后,常胜的身影才微微一顿,然后横向奔着预算出来的位置遁去。

临近大恶人十五米时,常胜的身影从高速中迅速的慢了下来。敛息术全力施展,将身体所有的气息都敛入体内。缓缓的向大恶人遁去。

这个期间,每隔二十六秒,灵童都会准时的向常胜的祖窍投放一粒解毒丹。让常胜免去毒素的困扰,也使得常胜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大战中。

虽然常胜移动的速度大幅度降低,可毕竟只有十五米的距离,转眼间常胜就来到大恶人所在的地面下方三十米处。常胜在脑海中不断的换算着差距,在得到灵童的肯定后,常胜才控制着身体逐渐的上升。

一点点接近大恶人所在的位置,常胜早已将火云剑从乾坤袋中取出,浓郁的金行属光芒覆盖在剑身上。但由于有着敛息术的帮助,却让其无坚不摧的气息,没有丝毫的外泄。

二十米、十米、五米、三米。当常胜已经来到大恶人身下地面的一米外时,顿时放开了上升的速度。身影就好似光芒般,从地底窜出,耀眼的剑芒没有丝毫遮挡的从火云剑的剑尖上并发。

一米的距离,几乎是瞬息而过,火云剑尖上的金刚钻就以破土而出,并破开了大恶人的体表护罩,刺入了大恶人的身体。同时常胜的身体也快速的上升。说起来很慢,可实际上这只是转眼即逝。

……

王笃海原本是火云宗宗域内的散修,在六百年前以一名凡人的身份,踏入修道界。拜入一个下门中,成为最低等的外门弟子。就在他想要努力修炼,成为一名令人敬仰的强者时,这个下门却遭到了另外二大下门的联合攻击。

最后王笃海所在的下门被攻破山门,宗内长老以及宗主全部战死。王笃海以及所有内外门弟子被抓获,在另外两大下门将王笃海所在宗门内的嫡系弟子全部斩杀后,剩余的弟子都被收编到两大下门中。同时王笃海曾经所在的宗域,也被两大下门所瓜分。

宗门被灭,可王笃海对于之前的宗门却没有什么归属感。毕竟王笃海拜入那个宗门时,只是一名最低等的外门弟子。而在这个新门派中,王笃海的地位不变,依然还是最低等的外门弟子。

而且王笃海也并不记恨此时所在的宗门,毕竟在王笃海踏入修道界时,就知道这个世界是一个实力至上,强者为尊的世界!是以王笃海也没有丝毫的怨恨之情,依然在宗门内艰苦的修炼,盼望着早已可以成为强者!

可好景不长,虽然王笃海并不记恨这个新宗门,可这个宗门内的弟子,却看不起像王笃海这种从别派虏来的弟子。而且一些弟子,更是拿王笃海取乐,处处针对着像王笃海这般资质不好的外门弟子。

当王笃海实在忍不下去,到外门长老那里告状时。却被外门长老置之不理,心灰意冷的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更是受到了那些原派弟子的百般羞辱,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王笃海带着刻苦铭心的仇怨,偷偷的跑出山门。

其后的百年间,王笃海分别拜入十个下门中,可受到的待遇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欺负,这也促使王笃海胸中的怨恨越发的浓郁,可现实是残酷的,不管王笃海怎么努力,怎么刻苦。受资质所限,百年的时间,王笃海却还是一个还没有成功筑基的低等修道者。

就在寿元将尽时,王笃海带着无尽的怨气以及对这个天地的恨意。打算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渡过剩余的几个春夏秋冬。就在寻找坐化之处时,王笃海的怨气与恨意终于引起了一位过路者的注意。

这位过路者是一名散修,此人名叫张昊。在没有成功筑基时,于一处破败的上古遗迹中寻找到一套名为《炼魂诀》的邪恶功法。并凭借着这套邪恶的功法,张昊从一位籍籍无名的引气期修道者,成为了一位合体高阶的强者!由于功法的邪恶性,导致张昊在修炼时,必须生抽同阶修道者的魂魄,用来吞食修炼。

而要想将吞食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就必须在抽魂前,不断的折磨被施法者,让被施法者的意识以及魂魄中,包含着旺盛的怨气或仇恨。只有拥有充满怨气与恨意的魂魄,才是张昊修炼时的最佳补品。

是以张昊在修炼时,都会将选中的目标给予不断的折磨,让其魂魄中包含着旺盛的怨气与恨意,再等到被选中之人奄奄一息时,将其魂魄生生的抽离,刺激该魂魄中的怨气与恨意无线的放大,最后再将其吞食,辅助自身修炼。

这种惨无人道,极度邪恶的修炼方式。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而张昊的修炼体系也被称为邪修,虽然张昊没有达到云天龙那种动不动就灭人宗门的滔天凶焰!可却也算是一位人见人怕的邪魔级人物!

当张昊看到王笃海时,顿时被王笃海体内庞大到极致的怨气与恨意所吸引。从而产生了一股想要收王笃海为徒的念头,这到不是王笃海的资质多么出众,而是想要修炼《炼魂诀》,如果没有极大的怨气以及恨意做根基,根本就不可能修炼成功。毕竟吞食带着旺盛怨气与恨意的魂魄时,如果不能将其压制住,很容易就遭到反噬或是走火入魔。

是以!要想修炼《炼魂诀》,就必须要具备极大的怨气与恨意。张昊修炼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也想寻找一位传人,继承自己的衣钵。虽然这些年在六大上门的宗域内,也寻找到了一些适合修炼《炼魂诀》的弟子。可这些弟子由于本身的怨气与恨意的不足,导致这些人没有任何一人能够挺过反噬的痛苦,是以眼看着自己将要修炼至证道期,却发生了这种没有传人的尴尬事情。

这就让张昊的道心内,存在着一丝遗憾。道心中带着遗憾,张昊可不敢擅自悟道。如果领悟的天道、法则中带有遗憾的影子,那么等待张昊的将是被彻底毁灭!并且还没有转世重生的余地!

是以张昊在最近十年内,一直都没有去领悟天道、法则。而是来往于六大上门的宗域内,寻找适合修炼《炼魂诀》的传人,填补自己道心中的遗憾。所以在发现王笃海身上的怨气与恨意都极为的强大时,这才见猎心喜。

当王笃海得知,竟然有一位合体期强者想收自己为徒时。顿时毫不犹豫的就拜在张昊的门下,毕竟王笃海的寿元已经走到尽头,除非是筑基成功,延长寿元,要不然等待他只有死亡。

王笃海被张昊带到到洞府,这是一座巨大的暗阴山脉。凭借着对生存的眷顾以及对成为强者的向往,克服了心中的恐惧与胆怯。开始修炼《炼魂诀》,在抽离十个同阶修道者的魂魄,并将其吞食后,终于成功的筑基。脱胎换骨!

看到王笃海成功筑基,张昊道心中的遗憾终于抹去,于是带着圆满的道心离开洞府,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天道、法则。而王笃海在成功筑基后,终于有了向强者之路迈进的动力。是以一发不可收拾的不断的虐杀同阶修道者,壮大己身。

并带着这种动力,游走于六大宗域之中,历经二百年的虐杀与吞食。终于在修道三百年的时间,修炼至养魂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强者,并且还是一位罪恶滔天的强者!

成为强者的目标终于达到,可曾经的仇怨与恨意却不能被抚平。于是王笃海又回到曾经那个给他留下种种羞辱的门派,开始不断的猎杀该门派的弟子。不管是炼体期,还是养魂期。只要落到王笃海的手中,就会遭到无尽的折磨与屈辱,最后将其魂魄生生的抽离,吞食炼化。

一时间,该门派人人自危!而该门派的长老以及宗门,也只不过才是养魂期的修为境界。在单对单时根本就不是王笃海的对手,而王笃海也不会自大到去以一敌众。是以王笃海选择了蚕食的策略,不断的消磨着此门派的力量。

整整十年,该门派的所有内外门弟子,全部都被王笃海所折磨致死,生生抽离魂魄吞食。而王笃海的修为境界也终于达到了养魂高阶。最后又用了十年时间,该门派的长老与宗主终于被王笃海逐渐的消灭。

虽然消灭了这个门派,可当初王笃海可是分别拜入了十个下门。而且每个下门留给王笃海的都是无尽的屈辱与怨恨!是以王笃海再次来到另一个下门的宗域内,开始猎杀此门派的内外门弟子。

本来之前的门派被王笃海一人灭门时,就已经导致王笃海的凶名远播!是以当现在的门派也遭到攻击后,该下门宗主毫不犹豫的拿着大量的宗宝,去管辖该门派的中门求救。

战局也因此变得极度的紧张,可王笃海却在无尽的报复中,不断的强大起来。不断面对的是谁,只要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今天可能在这个门派的宗域内猎杀该门派的内外门弟子,明天可能会出现在另一个门派的宗域内。

一个人!仅仅是一个人!就将十个下门,一个中门搞得鸡犬不宁!最后这中、下十一个门派更是联合起来,对王笃海发起了无尽的追杀。可王笃海却异常的狡猾,在逃亡中,不断的将后面的追击者一个个猎杀掉。

这样的结果,实在让十一个中、下门派的追击者恐惧的同时,更是郁闷不已!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这十一个门派终于将各自门派中的宗宝全部凑到一起,然后将这些宗宝送到火云宗内,毕竟这些门派都是火云宗的宗域范围内,也就属于被火云宗统治并管辖之内!并联名上书,让火云宗帮助铲除这个修道界的败类、邪魔。

对于这种自动上贡的举动,火云宗当然不会拒绝。毕竟上贡的宗宝越多,这些门派就越弱小。而火云宗就越强!这就避免了这些门派的壮大,从而威胁到火云宗的霸主地位!而在得知是一位养魂高阶巅峰的修道者在为祸四方时。火云宗当即就派出一位合体高阶巅峰的强者走出山门,将正在折磨一个门派长老的王笃海,当场抓获。并擒回火云宗,此事才算了结。

而王笃海也没有被火云宗击杀,而是被囚困在生门中。这一囚困就是三百年!囚困在生门中,王笃海的修为境界被压制到凝元高阶巅峰,可王笃海却从来没有放弃想要透出升天的想法。是以在寻找到一处阴暗的位置后,就独自挖出了一个低谷,然后搭建了一座祭台。并时不时的外出,抓捕一些同样被囚困在生门的修道者。

用这些人来做着各种实验,想要冲破生门加在身上的枷锁。可努力的三百年,依然无果。这让王笃海的内心渐渐的消沉,再也提不起什么兴致。就连前几年抓捕而来的四人,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去研究,只有在心情极度不好的时候,才会将这四人当成出气筒,虐待一翻。

……

内心的消沉,导致王笃海的意念也有些涣散,无法集中。是以当从地底透出的剑芒,刺破自己身下的护罩并刺伤自己时。王笃海才从巨痛中醒转,可惜一步错,步步错。就算是想要反击或是躲避,也没有了丝毫的机会。

一米多长的剑身再加上三尺剑芒,彻底的将王笃海的身体贯穿。剑身透过王笃海的丹田气海,抵达胸口。而剑芒却从王笃海的胸口处,直接从王笃海的天灵盖处破骨而出。

生命气息快速的流失,导致王笃海的身体越发无力,正在努力挣扎的身体也逐渐慢了下来。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弥留之际,王笃海终于看到了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一张脸上还带着明显稚嫩的英俊少年,面色淡然,双眼冰冷的注视着自己。

感受着生命的快速消散,脑海中瞬间回顾了下过往的经历,当年离开父母时的豪情壮志,当年的想要成为强者的极度野望,当年受到的所有屈辱,当年的积攒下来的怨气与恨意等等……

因为这些种种的原因,让自己成为了一位养魂期的强者!可不管怎么回味,都没有从记忆中寻找到丝毫的快乐与留恋,这让王笃海的内心中充满了遗憾!

死了也好!至少可以解脱这段充满黑暗的人生!这是王笃海在生命最后一刻的真实感想。“谢……谢谢!”当魂魄即将消散的那一刻,王笃海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了心里话。双眼安详的闭合,而身体也随之落在地面上,震起了一层浮灰。

听到王笃海的话,常胜的表情微微一愣。看着躺在地面上,面色安详的王笃海。常胜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杀了这人时,这人竟然没有怨恨自己,反而对自己发出了真诚的感谢。

虽然心中很疑惑,但毕竟是斩杀了这位大恶人,而且这里也不适合常胜久留。毕竟低谷中的毒素黑烟,依然在弥漫。并没有因为王笃海的死亡而消散。

抓着王笃海的尸体,常胜闪身来到了石屋中。就在进入石屋的那一刹那,常胜明显的感到自己的身体,穿过了一层光壁。将王笃海的尸体放在地面上,常胜回头看了下,发现这石屋的石门处,竟然有阵法的痕迹。

虽然不知道这个阵法的名称,可常胜也明白了这座阵法的作用。那就是屏蔽掉外界的黑烟毒素进入石室,这一发现顿时让常胜松了一口气。

转过头,看了眼石屋中并排躺着,四位气息非常虚弱的男人。直接来到靠近自己的一位中年男人的身边,常胜蹲下身检查了下此人的情况,却发现此人虽然没死,可却与死差不多。

因为此人的生机,基本上都以断绝。只有心脏的位置,被一道诡异的黑芒所笼罩着,导致着它还在缓慢的跳动。维持着最后一丝生机,虽然没死,却成了活死人!叹息的摇摇头,常胜起身来到剩下的三位男人的身边,分别检查了下,得到的结果与第一个检查的情况基本相同。

虽然就算这些人没有大碍,常胜也不会放过这些人。毕竟能够被囚困在生门中,就等于是那种作恶多端,杀之而后快之辈。可此时四人的情况却极为的凄惨,这让常胜有些下不去手。

就算是躺在那里,四人也好似承受着无尽的痛苦。从四人的面孔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只见四人脸上还保持着惊骇与恐惧。与王笃海死时的那种安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犹豫不定的常胜,来到了王笃海的身边。直接将王笃海的乾坤袋拿在手中,意念一动。已经变成无主的乾坤袋,其内的所有事物顿时出现在常胜的脑海中。

意念一动,无主乾坤袋中的物品,全部都被常胜挪移出来,铺满了地面。

四个乾坤袋、三块玉简、数百块中品灵石、数十块上品灵石、五件中品灵器、五套中品灵甲。这就是无主乾坤袋中的所有事物,常胜扫视了一下,没有拿其它的东西,而是将地面上的三块玉简拿了起来。

毕竟其它几种物品,常胜实在是看不上眼。盘膝坐在地上,常胜先将二块玉简放在地上,将一块黑色的玉简拿在手中。意念一动,一滴鲜血从指尖话落,滴在玉简中。

漆黑如墨的光芒,从玉简中升腾。在玉简的上空汇聚,逐渐的形成一道黑色的光芒,飞射入常胜的眉心中。常胜顺手将已经报废的玉简仍在一边,双手挥动,打出修炼的起手式。

庞大的信息流在灵台上空流转,常胜的所有意念在灵台上闪现。一道接收的指令打出,盘旋流转在灵台上空的信息流,全部汹涌的扑向常胜的灵台。

庞海的意念早已将灵台保护在内,不管这股庞大的信息流怎么冲击。常胜的灵台都如磐石般巍巍不动,迅速的接收着信息流中的知识。当这股庞大的信息流全部接收完毕后,常胜也控制着意念来到记忆深处。将已经烙印在记忆深处的信息彻底激活,常胜开始浏览起其中的内中。

从头到尾的浏览一遍,常胜也知道了这块玉简中的信息。这块玉简记载的内容只有二个,一个是记载着王笃海一生中所有的往事。从这些往事中,常胜也得知了王笃海辛酸而又可悲的一生。更是知道了,为何在自己将他击杀时,他不但没有怨恨,反而带着欣慰的安详与解脱的舒畅。

这个过程中,虽然常胜面无表情,可内心的痛惜却无人得知。王笃海虽然恶贯满盈,双手沾满了血腥,可那都是因为想要在修道之路上走得更远,这究竟是对是错,常胜也无法断定!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所走道路的权利。

如果将王笃海与自己的位置调换,常胜也许也会选择与王笃海同样的道路。毕竟自己背负着寻找父亲,报复百灵门的使命,如果没有绝强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如果森林中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那么修道界的生存法则就是强者为尊。成为强者,没有对错,不分正邪。这一刻,常胜的道心前所未有的坚定,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发挥了根本上的变化。

以前看待事物,常胜看待的是表面。就好比在看到弥漫在低谷上空的黑烟毒素时,就联想到王笃海是一位修炼邪功的大恶人,是以抱着杀之而后快的绝心将其灭杀。这就表明了常胜还不够成熟,看待事物的角度还很肤浅。

虽然被囚困在生门中,就等于是取死有道的修道败类。就算是杀了也等于是在做好事,可如果在杀之前,参杂了个人的看法。这件事情的本质却又发生了变化。

不说别的,如果常胜看待事物时,能够看到它的本质。那么在击杀王笃海时,内心中就不会出现痛惜的感觉。更不是感同身受的去换位思考,而是会很平静的看待着王笃海过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