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到“迷路时站在原地”的评论,一些说书人得意一笑:就是,你们以为说书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人人都能说的嘛?

这也是要老天爷赏饭吃才能干的,可不只是会张嘴就行了。

要想让说书更加活泼生动,那可要下不少功夫——表情要丰富、动作要夸张,还得口若悬河、绘声绘色。

一个人、一张嘴,得演绎出千军万马,让听众如身临其境才行。

外行人往那一坐指不定就卡壳了呢。

——————

评论区里的帝王诗一出,马上吸引了众多皇帝的目光。

自然还有一脸不服之色的李白、杜甫的拥趸们。

“我就不信有什么人的文采可以在写诗方面比得上李太白!”

“杜子美的诗作才是文人之最,哪里是谁都能来攀比的!”

有人倒是发现了重点:“什么人作得诗才能被称作帝王诗?”

周围争执的众人听到这话都静了下来,去看仙幕,果然发现下面那条评论。

等到在评论区看到两句诗,众人面面相觑,然后不得不承认,这诗,某方面来说李杜还真没办法比。

毕竟诗写得再怎么,他们二人也只是臣子,自然写不出帝王诗。

——————

李斯细细分析:“看这位‘顺流而躺’的评论,这里用那位代指,再看下面这位‘千年童子参’先言那是帝王诗,又提到‘管理员’,依斯之见,这两人说的怕就是后世建立了他们那个朝廷的君王。”

嬴政颔首,很赞同李斯的结论,另一方面他也有些“终于来了”的感觉。

后世朝廷一直仿若蒙着一层厚重的面纱,让他们无法看见其后的面容,目前通过一些边边角角,他也只知道后世还是以法家治国,且法似乎比秦律还要划分得更细致。

不出意外的话后世朝堂上的女子也不在少数。

再就是衙役与后世黔首之间相处和睦,后世的招兵也是极严苛,但黔首们却不惧、甚至很是积极。

至于为什么,是当兵会有什么好处这点还暂时不知,其他还有太多太多,他至今一角都没有窥见的了。

而现在,那个被他的黔首自豪的认定自己所处的是华夏两千多年来,他们这些“古代皇帝”从来没有创造过的、那个盛世的掌权者终于要现身了吗!

嬴政紧紧盯着仙幕,等待着屏幕向上滑动露出更多的评论,以他多日观看仙幕的经验来看,像这种有很多人知道的、后世推崇的人,评论中只要有人提及,那么底下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讨论,大多时候甚至和一开始的话题毫无关联。

但这对此时的他来说正好,他巴不得评论区有人多说一些,让他多了解一点。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嬴政看到评论区贴出的这两句“帝王诗”,眸中顿时一亮,忍不住抚掌大喝:“彩!彩!彩!”

连和三声彩,可见他对此的赞赏了。

事实也是如此,嬴政觉得这几句很对他胃口,而写下这诗的那位帝王,定然和自己很有话聊。

李斯也不禁有些恍惚,虽然这两句诗体均不是时下主流的四言体,但只此一句已足以让人心神震动,这般的气势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陛下。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我主沉浮!

欲与天公试比高,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在说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实际上——

我欲与天一比高下!

李斯惊叹:果然这人就是后世的帝王,还是一代雄主!

只是……李斯觉得自己先前的判断可能有些偏差,他此时觉得这人与其说是那和平盛世的统治者,倒不如说更像是要从一个充满战争的乱世中杀出的帝王。

——————

各种几十年时光,刘邦也发出了和嬴政一样的喝彩。

他激动地难得站了起来,翻来覆去地盯着那两句看:“彩,大彩啊!这后世皇帝和乃公一定很有话聊!”

看看这两句诗,写得多好啊,多适合他刘邦啊,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此非天命也,吾欲与天较高下,一主沉浮!

刘邦感叹:“这才是乃公神交已久的故友啊。”

张良:“……”

顺杆爬果然谁都比不过你。

萧何:“……”

才刚知道了人家两句诗,这就神交已久的故友?、

两人摇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他们这位陛下的“佩服”。

………………

作为曾孙的刘彻等到仙幕一结束,就让人拿了丝帛,亲自动笔将这两句写上,然后装裱在未央宫,直接以行动表达他对这两句诗的喜爱。

还有些遗憾的看着仙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两首诗的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