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林谦的《马说》发布出去之后,便注定了今晚,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林谦平时都用小号上网,大号除了营业之外,基本不在微博上发布动态。

一旦他有消息,一般都是有作品出来。

这种只在作品发布时才有动静的明星,很多粉丝都为他设置了特别关注,他一发消息就会有提示。

这个夜晚,不少人在临睡前都看到了林谦的文章。

“《马说》?”帝都大学,李佳宁一脸好奇地看着这篇文章。

开头第一句就给他看懵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是谁?

虽然他是古文学专业的学生,但真不了解这个伯乐是谁。不过在上网查询了一番后,也知道了这是春秋时期的相马高手。

接下来,整篇文章他毫无压力地看完了。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提倡文以明道,讲究文道统一、道先于文,写文风格重实用、轻辞藻。所以这篇杂文,稍微有点实力的古文爱好者都能看明白。

“想不到林谦居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李佳宁由衷感叹。

由于前序和林谦艺人的身份,读者很自然地就把这篇文章解读成了林谦对于娱乐圈乱象的思考。

怀才不遇,可以说是从古至今、一直都会发生的事,这篇《马说》完全就是在探讨这个话题。

看到林谦的文章,李佳宁的后台也不断有私信在@他。

他虽然看得懂,不过很多人还处在看得懂大意、看不懂具体词句的地步,他们纷纷开始向他请教。

自从他给林谦的几首歌作了歌词赏析后,他的粉丝中突然多了不少高中生,知道他是帝都大学的人才,时不时私信请教他问题。

看到私信很多,他也坐起了身,来到电脑前给这篇文章写一份赏析。

当他把文章发上去之后,很快就被顶到了最前面。

不少华国风歌曲的创作者也关注了林谦的账号。

他们现在满脑子都是结合诗词古文进行歌曲创作,看到林谦又发表了一篇文章,这些魔怔的制作人们开动脑筋,准备蹭林谦的热度写一首歌。

其中一个声名不显的制作人,结合不少古诗文的经验,创作出一首《天行健》,在后来不断被官方引用。

当媒体采访到他的时候,他毫不避讳地直言,他就是林谦的粉丝,创作的灵感也是这篇《马说》而来。网友戏称他为林谦大弟子,把他奉为林吹教派的二师兄。

一篇文章,未来林吹教派的大师兄、二师兄,今晚都忙碌了起来。

……

“爸,你看这篇文章怎么样?”舒芸把林谦的微博转发给舒寒。

舒寒作为大学语文老师,平时作息都比较规律,此时都已经准备休息了。

看到女儿给自己转发的消息,他戴上眼镜查看起来。

本来他也没怎么在意,不过随着他心思沉浸,越看越激动,林谦这篇文章,完全是写在了他的心坎上。

作为老师,他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再熟悉不过,他们身为老师的追求,不正是当一个会识人的“伯乐”吗?

“丫头,这篇文章写的非常棒!另外,这个友人是谁你知道吗?”

“爸,就是我啊。”

“啊?居然是你?”舒寒有点惊讶。

作为老师,他隐约感觉自己女儿这次可能真的赚大了。

这个世界,没有《小石潭记》,没有“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没有《将进酒》,没有岑夫子、丹丘生。

没有汪伦、东阳马生、都督阎公、宇文新州……

但是,历史上同样有不少混在文人名篇中、把姓名流传下去的人物。

林谦的这篇仿古佳作,绝对有流传后世的潜力。自己的女儿,好像真的捡了一个大便宜。

“你这丫头,这次赚大了。以后遇到林谦那小子,记得表现得温柔点,别跟在家一样没大没小的!”

“爸,你这说晚了啊,我什么性格林谦基本都摸清楚了。”

“你自己不会改吗?国庆节放假,我准备带你妈去帝都看你的表演,有空的话,帮我们约一下林谦,你妈他们剧团对林谦的那个《西厢记》非常感兴趣。”

“啊?妈也要来吗?先说好,到时候可别谈相亲那些糟心事儿。”

郑翊君和舒寒的圈子、大多集中在书香世家和戏曲世家,这一两个月,她时不时就会给舒芸发一些她看好的年轻人的联系方式,把她都给整出ptSd了。

“你妈的事,我哪敢管?到时候你自己先应付!”舒寒的家庭地位,在家里属于“三等公民”,舒芸说话都比他好使,更别说郑翊君了。

“行吧,到时候记得给我留点面子,在林谦面前记得多说我好话。”

“我还以为你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呢?”

“爸,你还是我亲爸吗?”

“你就个子随我,长相随你妈,性格跟个假小子一样!”

“爸,你书架上第二层那本最厚的书里,有什么东西要我告诉我妈吗?”

“别,乖女儿,到时候我肯定让你妈多说你好话!”舒寒满头黑线,自己的私房钱存得那么隐蔽,居然也被发现了。

退出飞信聊天,舒芸也是一脸笑意,她的脑海里已经想到老爸给私房钱“转移阵地”的画面了。

……

“老宋,这篇文章记得看看,有机会的话,在教师节的专栏报道可以加上这篇文章。”人民日报的副主编高秉正,将林谦的文章转发给了负责审稿的编辑宋海清。

前几天是国际教师节,他们半月一刊的报纸还没有发布,昨晚文联那边的人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了他,说是可以用在下周的刊物上。

他看过文章后,也非常满意。

现在娱乐明星中,没文化的人太多了,成语不懂、常用字不会写,时不时就闹出“绝望的文盲”这类搞笑事件。

林谦和他的《马说》,既符合教师节的主题,又能暗中宣传林谦这类有真才实学的明星,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追星的价值观。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曾文豪这位央视十套电视台的领导,已经在筹备《百家讲坛》了。作为他的好友,高秉正知道国家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的动作,来宣传传统文化。

他们这次帮林谦推广文章,在文联和曾文豪那边都交了好,也符合国家推广传统文化的战略。

林谦这次,无形中已经站在了大势之中。

如果他知道这些乱七八糟弯弯绕的话,一定会满头大汗。

什么情况?我就单纯想装比和为工作室招人预热,怎么阵仗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