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第122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4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42)

李婕妤想了想,虽说可以让家人送菜送水果,但本来冬季菜和水果价值就高,再加上每次送东西上来,都要打点,这花费真是不小,自己在这山上至少还要待一年多,也不好让兄长难做。

至于盐糖嘛,早在上山前,作为最常用的调料,就运了不少上来,上次送粮食上来,还又送了不少,倒也尽够了。

李婕妤点头,“行啊,让素兰和你一起上山去,我是年龄大了,爬山上树是不行了,素兰比我小几岁,就是不能陪你上树,在树下提篮还是可以的。”

秋沫看她一眼,不过三十多岁,何来年龄大了,不过秋沫也知道,自己是在其他世界生活过,知道不少世界八九十岁都不算罕见,六七十岁很是常见,但现在这个世界,平民百姓三十多已然步入老年,四五十岁死亡很是正常,平均年龄甚至不到三十,因为夭折的人实在太多。就是在富贵人家,三十多岁的女人,多半都当了祖母,也决不算是年轻了。

但秋沫觉得不管两人一起相处还能有多久,哪怕只是一年半载,自己也可以帮她做一些改变,随即笑着说,“娘娘也可以一起到山上走走,这山里空气清新,就当是散步了。”

李婕妤想想也是,自己就当是去散步吧。

四人一起上了山,只留了刘嬷嬷在院子里准备晚饭。

山上确实风景好,空气也好,就是因为没有道路,走起来还是挺累,李婕妤走了几百米就停了下来,实在是没怎么运动过,要不是这几个月每天都要走山路去前面做早晚课,恐怕连着几百米的山路都爬不动。

李婕妤气喘吁吁地摆摆手,让秋沫几人自己上去,自己要休息了。秋沫也不勉强,让素兰陪着李婕妤在这里休息,自己带着菊香继续前行,一炷香后,秋沫已经走到了自己早就记得的一颗青梅果树前,青梅直接吃起来,可是酸涩难以下咽,但却很适合腌制。

秋沫在这附近只看到过这一棵青梅树,说实话,秋沫发现的时候很是惊讶,京城附近算是接近北方了,这山上比京城还更寒冷。青梅树在南方常见,北方却很少,因为青梅树对温度和海拔都是有要求,这一棵青梅树如何能长的如此好,秋沫也不知是何缘故,或许是基因变异,也可能是物竞天择。

秋沫管不了这些,现在这些饱满的青梅果实就是自己在冬季最重要的维生素来源了。

秋沫迅速地开始摘青梅,菊香也学着摘起来,其间,菊香也偷偷尝了一个,酸涩的味道差点让她哭出来,这也太难吃了,不过秋沫要,那就干吧。

等秋沫和菊香各带着一大篮青梅走下去的时候,李婕妤还在原地休息,不过多了一个陌生的女子。

看穿着和长相应该也是来祈福的后妃,秋沫不认识,只是向前行了平辈礼,女子表情清冷,年龄反而不好判断,估计从二十多到三十多都可能。

李婕妤见秋沫似不认识,笑着为两人介绍,“这位是慧妙师傅,住在后面山上,我也是第一次遇见。”

秋沫赶紧报了自己的名字【雅音】,心里快速琢磨着,自己这一批祈福的后妃,都是以自己名字的一个字加上【音】起的法号,而上一代来祈福的后妃,是要加上【妙】字作为法号,这个慧妙师傅,原来竟然是上一代的后妃。

秋沫进入后山后,根本没有见到过上一代的后妃,还以为早就死完了,不过算一下,自己这一代的皇帝当政十多年,若是上一代皇帝最后一批入宫的后妃进山也不过十多岁,到现在也不多三十岁左右,确实不该死完了,一直见不到,看来是在最里面的那个山里了。只是她们似乎是不再去前面做早晚课了,否则几个月来,不会一直见不到人,不知道她们还剩多少人。

慧妙并不多言,行了礼,就走了。

李婕妤也不再说什么,只看着秋沫拎着的大篮子,笑着对素兰说,“快去帮雅儿,这可真不少啊。”

秋沫也不客气,将篮子递给素兰,自己上前扶着李婕妤往院子走。

连续几天,秋沫都和菊香上去摘果子回来,李婕妤也带着素兰跟着走了几遭,每次都努力多走几步,最后一次甚至走到了果树下,不过回来时,腿软得很,素兰一下都不敢松手,秋沫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时刻虚扶着,随时准备帮手。

果子摘齐了,腌制的时候,就是所有人都动手了,李婕妤只是帮着撒了几次盐,也帮不了什么,就这些小事,李婕妤的笑容都多了不少。

天气越来越冷,估计着山下还是初秋的时候,山上已经进入了深秋,这些日子秋沫时常会上山去转悠,她是想看看有没有可能猎些猎物,菊香跟不上她,和她一起出门后,就在山上捡些枯枝,再等她一起回来。

李婕妤看秋沫两人总上山捡柴,也主动说了自家会送炭上来,让她们不必担心冬天冷,秋沫笑着谢了,也还是会去捡,说第一次在山上过冬,不知道这里雪下的大不大,不知道会不会因为雪而封山,影响进出,有备无患吧。

李婕妤也不再劝,反而让素兰有时间也上山捡一些,后院的菜园子早就没有菜了,后院靠屋子后墙一圈已经放满了整齐的柴火,秋沫早就在秋天开始就搭了简单的棚子,也没多宽,就是沿着屋子后墙,将屋檐再延出去大约三四尺的样子,加上竹帘,就能防止天落雪后打湿了柴火。

这天早上,秋沫醒来时发现外面特别的亮,以为自己睡过了,赶紧爬起来,听到外面还很安静,赶紧出门看,原来不是天大亮了,而是地上到处是雪,微光映照,使得到处都明亮起来。

院子里的人陆续都起了,看到这遍地的雪,都表现出惊讶和喜悦,不知道为什么,在宫中也见过初雪,可就是没现在看到的这么、这么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