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女配心愿系统【快穿】 > 第19章 年代文里的对照组0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面两个还好办,最后一个就不太好搞了。

后半生贫困潦倒,不仅要把剧情里她的机遇,全部打断,还要时时注意,不能让她有富起来的时候,真难办呀。

尽力而为吧,宋晓唯觉得只要努努力,任务完成度在90%以上应该没太多问题。

如今她穿越过来的时间还早,1975年,如今原主才11岁,正在读四年级。

听着外面的吵闹声,她想起来了,原本赵家大姐赵华不爱读书,成绩也很差,考初中是没希望了。

今年六年级上完,她就16了,按理说就该回家上工了。

偏偏田小娟不乐意,非要女儿继续读,赵奶奶不愿意多花钱,毕竟她这样只能复读,复读了希望也不大。

于是和田小娟吵了起来。

原主是个外表柔弱,但实际上很倔强的人。

小时候,田小娟没少克扣她的伙食,三岁的小孩子,长得瘦瘦小小的,站都站不稳,话也不会说。

后来赵奶奶看不过,把她带到自己身边养着,这才慢慢好起来。

原主也就跟赵奶奶关系亲近,其他人,平日里话都不怎么说。

两个姐姐在田小娟的教导下,对原主也没个好脸色,好在原主不在意。

田小娟凭着娘家的补贴,经常娘三个开小灶,不过赵家的钱和东西都捏在赵奶奶手上,原主也没饿着。

赵奶奶年轻时候是个泼辣的性子,老了也很凶,把田小娟骂的不敢再说话,很快就同意让大姐毕业了就上工。

赵卫党一直听他妈的,在赵奶奶骂人的时候也没说话。

等赵奶奶离开后,田小娟抱怨丈夫:“你都不帮女儿说说,多读点书不是好事吗?”

“妈骂你就听着,妈辛苦了一辈子把我养大,我不像大哥那样争气,让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下地干活。

老大本来成绩就不好,读也是白搭。再说了,我妈只骂嘴上骂骂,又不打你,你就孝顺一点不行吗?”

赵卫党说完,蒙着被子就睡了,白天干了一天活,他早就累了,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

屋子里只剩田小娟一个人,捂着脸呜呜的哭了一会儿,也上床睡了。

她其实也知道自己大女儿是个什么样的,平时考试能及格都是好的。

但只要一想到,一个外人被老婆子疼着,好吃好喝的养着,她就气不顺。

偏偏赵和敏成绩又很好,比她的两个女儿成绩都要好,难不成要一直供着她读完高中?

那得花多少钱,这不是剜她的心吗?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吃过饭,三个大人就去上工了。

赵奶奶被安排干6个工分的活儿,比较轻松,田小娟夫妻则是每人10工分,就这,再加上每年的补贴,勉强养的起一家六口。

今天是周六,不用上课,宋晓唯找出原主的作业本,把作业写完。

院子里没人在,她从角落里找到个竹筐,准备去河边割点猪草,这一筐猪草也能换1个工分呢。

还没走出院子,就听到一道清脆的声音。

“巧巧,我每天不是看你大姐洗衣服,就是你洗衣服,怎么你妹妹不用洗吗?”

“哪里要她洗,我奶奶可疼她了,恨不得把家里好吃的都给她,什么活儿都不让她干。”赵巧抱怨道。

她心里很不平衡,明明都是一家的姐妹,凭什么赵和敏能跟着奶奶吃好东西,还不用干活,她就要什么都干。

宋晓唯听着,心里冷哼,她只看到赵奶奶对原主多好,却从没想过,田小娟对这个小女儿多不待见,有什么好东西,也只给前面两个女儿。

“你家这可不好,一家的姐妹,一个养成千金小姐,其他的都成丫鬟了。”贾思思和赵巧关系好,所以也顺着她的意思吐槽。

“这话可不能乱说。”赵巧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十分认同,她不就像个丫鬟嘛。

“姐,话可不能乱说,我和奶的衣服可都是自己洗的,晚上就洗过了,你洗的是谁的衣服,伺候的又是谁?”

宋晓唯从门里走出来,吓了两人一跳。

“赵和敏,你怎么偷听人家讲话,真没教养。”贾思思皱着眉头,后退几步。

“谁偷听了,是你们说我坏话,还偏要站在我家门口。”宋晓唯不想再听两人的争辩,径直朝河边走。

“巧巧,我也先回去了。”贾思思这才感觉有点尴尬,说人家坏话,还被当面抓住了。

赵巧倒是不觉得有什么,还热情的招呼贾思思进屋里玩。

她眼尖,看到贾思思兜里装的鼓鼓的,肯定带了好吃的,哪里能放过。

宋晓唯走在路上,耳边不断回响着两人的对话,这种话原主没少听,但她没想太多。

要不说贾思思和赵巧真是亲姐妹呢,明明相差三岁,还能玩到一起,每天凑一起,不是抱怨学习,就是想着怎么玩。

有些活儿,明明是田小娟夫妻两人的,她们偷懒,不想干,就推给自己女儿。

原主有赵奶奶撑腰,不想干就不干。

赵大姐干活粗糙,还慢,田小娟就在老二耳边不停诉说自己有多苦多累。

赵巧8、9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父母洗衣服,甚至连内衣内裤都要洗,现在好点,赵大姐偶尔帮她一下。

这种事情赵奶奶也没法说,毕竟是人家女儿自己要孝顺父母,她还能拦着不成?

宋晓唯过来后就更不准备帮忙了,能顾着自己和赵奶奶就行。

现今正是五月,天气渐暖,河边的野草茂盛,野菜也纷纷冒头。

不过如今已经过了灾年,地里的收成不错,很少有人来摘野菜,只偶尔吃饺子了,摘来尝尝味。

身体有肌肉记忆,宋晓唯很快就割完了一筐猪草。

看着太阳升至半空,估摸着应该才10点,她也不着急离开。

对着水面照了照,原主现在就已经能看出眉目精致,是个美人胚子,就是瘦了点,长大后肯定很漂亮。

再想想贾思思的模样,和田小娟不是很像,倒有点像赵奶奶。

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这么久,也就是年纪还小,再加上贾家伙食好,贾思思吃得白胖白胖的,和贾家其他人一样。

不然肯定要被人怀疑的,原主这眼睛仔细看,和贾母还是有点像的。

记完工分,宋晓唯回家的路上,一直观察周围的环境。

现在是75年,还处于特殊时期,不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管那么严。

偏远的农村,很多地方都放宽了,就比如每家每户养鸡鸭鹅本来是有限制的。

现在可以偷偷多养,大家都这样干,公社里的人也懒得过来检查。

前几年下乡的知青多,大队长就把村子里的地主家收拾出来,勉强能住的下,就是矛盾很多。

这知青院就在回赵家的必经之路,宋晓唯看到院门口站着一个唇红齿白,模样俊俏的女知青正在摘菜。

她叫唐雅,是去年刚分下来的知青。

“唐老师。”

“你是赵和敏?来这边有什么事吗?”

女知青抬起头,看到是宋晓唯,明显愣了一下,平日里,村子里的孩子们和知青并不是很亲近。

知青下乡虽然有国家的补贴,但他们不会做农活,教的话又要费不少时间,相当于是吃白饭的,村里人自然不会对他们有好脸色。

知青也自持是城里人,看不上农村的粗俗,嫌弃这里落后。

村里的小学,一大半老师都是知青,磨合了这么多年,这才达成双方和平共处的结果。

现在队上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难免有不够用的。

唐雅学历最好,通过了考试,今年秋天开始就要开始当老师了。

现在她提前,在各个班里听过课,所以原主认得她。

作为年级出了名的好学生,唐雅也认识原主,甚至于,唐雅被分去六年级教语文,可能还会教到自己。

不过宋晓唯并不是要提前讨好老师,而是,她想起剧情里,就在这个假期,知青院发生了一件大事。

严重到,公社里许多领导都被处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