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生灵石记 > 第134章 汉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相对于汴京同僚的如鱼得水,被派驻到燕京学院的先生们就显得非常抓狂。

燕京学院的山长是杨埴,

这些年他在李允则手下历练,之前回京参加阿彩的生日宴,程昱提出让他出任燕京学院山长,俩人详谈一夜后他就答应了。

分配来燕京学院的有四百多人,这些人有很多都是杨埴的老同学,

这群年轻人满怀热血,都希望把燕京学院打造成如程氏工业学院一般成功。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燕云地区政治形势很复杂!

这里的汉人久居辽国统治之下,对于大宋早已没有民族认同感,就是他们自己也不承认是宋人,

另外这里还招收辽人子女,

辽国乃游牧民族,民风彪悍,这些辽人送孩子入学完全是因为学院能免费提供饭食才来的,

通常情况是,上课时间只有小猫三四只,一到饭点不知从哪个旮旯角落就全都冒了出来。

这些孩子不仅纪律差,还不讲卫生,

明明学校有厕所,他们偏要随地大小便,

特别是那些草原来的孩子,其中有很多其父辈都是部落首领,

他们在草原上习惯了一内急就扒裤子蹲下拉,不管周围有没有人,

本来整洁干净的学院变得臭气薰天,人们走在路上时常会中招踩雷。

他们还经常打架,起因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学生不仅会和学生打架,还会打先生,

那些国子监派来的夫子有些年纪相对较大,又比较文弱,

辽人尚武,天生看不起弱者,有时被多说几句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语言不通,

上课讲的是大宋官话,辽人讲的是辽语,因此每间课室都会配置一名辽语翻译。

这群孩子与其说是学生,倒不如称之为野兽幼崽。

在教师会议上,杨埴神情激昂地说,

我们如今的工作并不是教书育人而是训兽,我们要把一群小野兽变回人,

对付野兽要用丛林法则,仁义道德是没用的,我们要把自己当成驯兽师而不是老师,丛林法则就是强者为王,

然后,学生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先生们原来也可以很彪悍。

首先遭殃的是随地大小便的人,

学校组建了一支卫生督查小组不停在学校巡查,

一发现随地拉的立刻当场抽鞭子,抽完鞭子还要他清理干净自己的污物,有不服的关小黑屋不给饭吃。

逃课的也不能去食堂吃饭,

想偷偷跑去?

不好意思,要出示上课凭证才能打饭。

还有,你们不是喜欢打架吗?

每七天组织一场角抵比赛,让先生们好好和你们比试比试,

这群工业学院毕业的先生们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弓马骑射都是他们的必修课,

教他们的先生可是程昱从军中请来的百战老兵。

第一次比赛,这群熊孩子才真正见识到先生们的厉害,

一个个被摔得脸青鼻肿,哭爹喊娘。

经过一系列的整治,学院校风立刻变好了,

但教育不能光靠打,还要恩威并施,

比如设立奖学分数机制,

能够把自己名字写出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能够学会讲十句官话的又奖励一朵小红花,能够主动完成作业的又奖励小红花,

凑够一定数量的小红花就有一定的奖励,

比如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比如奖一袋小麦或大米,又或者一块布匹一件衣裳等等。

渐渐地,学院开始有个样子了,师生之间也能开始正式的教学。

杨埴时常想起那晚与程昱的彻夜详谈!

开始的时候,他对于侯爷要招收辽人子女入学也非常不解,

辽人如何对待宋人他是非常清楚的,

表面是邻国,实际是敌对关系,两国边界时不时都会有些小冲突,

如今让他们学习咱们先进的文化,不是引狼入室吗?

但程昱对他说,把狼引入室没关系,重要是咱们要把狼训成狗,让狗为咱们看家护院。

汉人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哪个民族和汉人在一起都很容易被汉化,

如今咱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辽人汉化,

不,是把辽人下一代汉化,

准确来讲,是把居住在燕云地区的人全部汉化,

他们要讲宋话,养成宋人的习惯,学习宋人,理解宋人,最后成为宋人。

听完这段话,聪明的杨埴心中的热血都沸腾了起来,

因为,侯爷说的是燕云地区的人。

燕云十六州是每个有血气的宋人心中的痛,

失去这个天然的屏障,大宋国土就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马蹄之下,

谁都希望大宋能收复燕云,但这谈何容易?

燕云易守难攻,太宗皇帝赵光义还不是铩羽而归?

但在杨埴心中,侯爷是个比太宗皇帝还要厉害的人,

他激动地问,“侯爷,您有什么计划?”

程昱微微一笑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可能到你闭眼的那一刻都看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即便如此,你也愿意为此付出毕生精力吗?”

“我愿意,只要有希望,”

“我等不到,可以让我儿子等,儿子等不到可以让我孙子等,”

“好,那我告诉你计划,”

“燕云地势险要,各个州互为犄角易守难攻,想靠武力夺取非常困难,”

“嗯,”

杨埴重重地点了点头,

程昱接着说,“咱们来不了硬的就来软的,”

“首先要用经济利益来打动他们,等他们慢慢对咱们放松警惕,对我们产生经济依赖,我们再对这里的人进行文化渗透,让他们认同大宋,接受大宋,”

“一代接一代地为他们洗脑,”

“洗脑?”

“对,洗脑,告诉他们华夏文明,汉人文化,要他们意识到成为宋人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

“程氏工业以后的投资重点都会向这边倾斜,我会在这边建设各种农产家禽养殖种植场所,也会在这边投资办厂,”

“燕云将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此处定居,这里将来会很兴旺发达,”

“一处地方人多了,就如同水浑了一样,水浑才好摸鱼,”

“驻守在这一带的辽人军队,我们要想办法慢慢渗透,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汉化后的辽人送进去,”

“当整个高层都是心向大宋的军人,那燕云十六州实际上不就等于是大宋的吗?”

听到这里,杨埴简直是拍案叫绝!

程昱又接着说,“小杨,燕京学院是肩负着汉化辽人的重任的,如今刚开始,辽国权贵还是非常警惕的,你务必要小心谨慎,切勿大意,”

“这件事情你可以告诉李太守,有他的指点,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是,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