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弦月狼烟情何以堪 > 第166章 皇后睿智对叛兵 少年三箭平反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皇后睿智对叛兵 少年三箭平反贼

曹皇后赶紧命令下人:“大家快去多打些水来,我估计叛乱分子找不到皇上,下一步他们肯定会纵火!”

“喏!”太监和宫女提着大小水桶和脸盆打满了水放在宫门边。

果然没一会儿,叛军头领颜秀在外面突然高喊:“皇帝他不出来,咱们就放火把他逼出来,快点火!”说完,就将几根点燃的火把扔到坤宁宫门旁边,木门一下子烧了起来。

“快救火!”曹皇后赶紧带人救火,幸好水已备好,宫殿才没被烧起来。

双方相持着,曹皇后寻思光防守也不是办法,于是,她高声喊道:“谁愿意出去与叛乱分子拼命,皇帝将重重有赏!”

“我去——,我去——”果然有几个太监和宫女报名。

曹皇后十分高兴,说:“夜这么黑,我也无法辨认你们是谁,暂且剪掉你们每人一缕头发,待天亮我检查每人头发,凡剪过头发的,必有重赏!”

仁宗皇帝附和道:“是的!朕一定有重赏!”

“皇后,我要去——,我也去——”现场又有十几名太监和宫女报名。

曹皇后打开宫门,太监和宫女拿着简单的武器冲了出去,发现叛军仅有四人,都是皇宫崇政殿的禁军守卫,他们是颜秀、郭逵、王胜和孙利,四个人酒气熏天的持着长刀四处行凶,太监和宫女围住了他们,但谁也不敢靠前,有个宫女回来向曹皇后汇报:“皇后,叛军他们只有四人!”

“只有四人?”曹皇后手里拿着一根铁棒,一听来了精神,对剩下的太监和宫女说:“走,我们出去看看!”

曹皇后刚打开坤宁宫门,正巧,大内副都知杨怀敏和侍卫长王中正两人骑着马带着护驾的禁军士兵赶到了,杨怀敏和王中正进门叩见皇上和皇后说:“陛下,皇后,小的们来迟,让您受惊了!”

仁宗激动地扶起杨怀敏和王中正,对禁军士兵说:“你们护驾有功,来的正是时候!你们平叛一定要留个活口,朕好查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侍卫长王中正答道:“皇上,请放心,我们将留下活口!”说完,他跳上骏马挥挥手,对士兵说,“留下三十人随杨怀敏将军保护皇上和皇后,其余人随我去平叛!”

“喏!”

这侍卫长王中正虽说年纪刚满十八岁,却生得虎背熊腰,英武威猛,遇到正在叛乱的颜秀四人,平叛的禁军士兵都没来得及动手,只见王中正拈箭搭弓,百步穿杨,发出三箭射死了三个身穿铠甲的反贼,只留下一个王胜没射箭。

王胜看到同伴被射死,惊慌失措,他有些功夫,对皇宫道路也比较熟悉,竟然趁着夜色逃脱了,不知躲藏在何处。

杨怀敏下令封锁宫内外道路和城门,四处火把通明,数百人在宫中地毯式搜查,没发现王胜藏身的蛛丝马迹。

天很快就亮了,清晨要例行召开朝会,仁宗整整龙袍,赞扬曹皇后说:“卿如此指挥若定,筹谋有方,想必是有祖传的家法?”

曹皇后谦逊地答道:“全仗陛下洪福,得平内乱!”

正月十九日的朝会上,文武百官从各种渠道已获知昨夜有禁军士兵谋反一事,皇宫内的士兵叛乱,这一惊天动地的新闻,关乎着社稷的安危,会场上大臣们个个群情激愤,要求皇上查清真相、严惩凶手,大臣们争论异常激烈,对仁宗嘘寒问暖甚是关心。

“陛下,可好?”

“陛下,让您受惊了!”

“陛下受惊都是臣子的过错,请予以责罚!”

“这皇城司和内都知司的负责人玩忽职守、形同虚设,让天子蒙难受惊,这是大宋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事件,必须严厉问责,严惩凶手!”

仁宗感慨地说:“谢谢诸位爱卿的关心,仰仗老天和祖宗的恩德,官家一切安好!”

宰相陈执中上奏:“陛下,我们必须立刻对颜秀一伙叛乱事件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

包谏官上奏道:“官家,臣要质询内都副知司杨怀敏,昨夜他当值,按理宫廷警卫森严,夜间所有的宫门都是关闭的,任何人不允许出入,这颜秀等四人是如何混入内宫的?”

宋朝的谏官官位虽轻,但威力比宰相都大,许多宰相丢乌纱帽不是丢在皇帝的金口玉言之下,而是丢在谏官的舌下,况且有宋太祖不杀谏官的祖训,谏官更是什么人都敢得罪。

杨怀敏不得不出列,忐忑不安地回话:“初步调查,颜秀他们四人是事先配了皇宫军械库的钥匙,寻找好了皇宫里面救火用的云梯,当晚他们用钥匙打开皇宫军械库大门取得装备和武器,又利用云梯从外宫爬到了内宫宫殿的房顶,然后跳墙进了后宫。”

参知政事丁度激动地说:“诸位看看,凶手早有预谋,不是临时起意,除他们四人外,还有没有其他人在幕后策划和指使,这关系到大宋安危,必须严查!”

枢密使夏竦问道:“丁知事准备如何调查?”

丁度答道:“由宰相牵头调集各衙门精英成立几十人的专案组,进入内宫彻查!”

夏竦上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后宫乃宫禁之地,这外廷官员进入多有不便!”

“微臣以为,这谋逆之罪想必蓄谋已久,必须斩草除根!”

“不然!臣认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不要把事态扩大,免得皇宫上下不得安宁!”

“微臣以为,应该进行公开透明的调查,如果仅凭内宫自己调查,臣恐他们官官相护,最后结果不了了之!”

夏竦答道:“臣认为应该进行秘密调查,可派几个得力的御史台官员进后宫参与调查!”

丁度和夏竦两人为叛乱案件调查的方式,面红耳赤地争论了三四个小时,各有论点论据,现场大臣们多数支持丁度的观点,然而,仁宗皇帝发话了:“官家不想让事态扩大化,还是采用夏竦的建议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