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权谋大明,阉党崛起 > 第242章 军队调度与安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切有待后续……

既然他已然心境平静,无动于衷。

“先前,朕曾与你提及,你的这些随侍修士,经由你的精心教诲,皆已修炼有成,可在各宗门弟子中发挥作用,以卿家所见,何时为之适宜呢?”

李培恩立刻明白了崇祯仙帝的心意。

今日崇祯仙帝召见他,显然是为了谈论将张三李四这些亲信修士分散至各大宗门之事,以便尽快整顿各地的修为势力。

对此,李培恩并无异议,但他心头忧虑。

“陛下,各宗门之内有许多老牌强者,他们皆是对仙庭忠诚无比的护法修士,倘若派遣新晋修士,尤其是深受陛下信赖的新秀过去,是否会有不妥之处?”

李培恩在言辞间并未明确指出张三李四归属他,而是暗示他们是崇祯仙帝培养的力量,此举令崇祯仙帝颇为欣慰。

崇祯仙帝确实思虑过李培恩提出的这一层关系。

“卿家所言极是,朕亦曾考量此事,虽然宗门势力之中积弊重重,但也不能一概归咎于各路长老之责,前代仙帝及朕自身,亦难辞其咎。”

李培恩连忙躬身施礼。

“微臣并非此意,请陛下宽恕。”

“哎,卿家何必如此,朕何时指责过你犯有过失?这不过是在陈述事实罢了,朕并非不愿听取谏言,亦非不肯承认错误之人。”

有过则改,善莫大焉,李培恩心知肚明。

历史上,崇祯仙帝便是这般性情。

天下间,又有几位仙帝敢于下达自我反省的诏书?

即便最终仍将亡国之责推给了朝臣,

但崇祯仙帝毕竟展现出了一位有担当的仙帝形象。

最终自刎于炼狱峰,亦扞卫了仙帝的威严。

“陛下乃是明君,实乃我大明修真界的万幸!”

一番恭维之后,李培恩再度静待崇祯仙帝开口。

“朕欲培养新生力量,重整宗门势力,却又不可寒了老牌强者的忠心,此事卿家尽可放心,朕自有分寸。”

李培恩深信崇祯仙帝之智。

尽管猜忌之心难免,崇祯仙帝却绝不会做出自断臂膀之举。

那些老牌强者固然偶有疏漏,但绝对是值得倚重的实力派。

论及对宗门势力的把控,终究离不开他们的力量。

更何况,只要资源供应充足,法宝丹药到位,即便是普通修士组成的队伍也能逐渐壮大。

“既如此,微臣此次返回宗门,略作安排后,便可将陛下栽培的英才尽数归还给陛下。”

崇祯仙帝颔首认可。

“甚好,尽早整顿宗门势力,以防皇太极魔尊突然发难。”

然而……

他继续道:“卿家机智过人,谋略无数,如能设法无需交战即可取胜,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在崇祯仙帝看来,

如今的大明修真界虽然已不再是自己登基时那般衰弱,但也尚未达到真正的繁荣昌盛。

即便是最为鼎盛之时,战争也只是让边境子民受苦,使修行者们陷入生死相搏的境地。

李培恩听了这番话,内心深感震动。

崇祯,果然是一个值得敬仰的好仙帝!

从古至今,那些掌握权柄的仙帝们哪个不是一心向外扩张领地,

却鲜有人真正思考,战争究竟会给生灵带来何种灾难性的后果。

在李培元看来,只要仙凡共安,不受域外邪魔侵犯,守卫住自家的灵域疆界,就已经算是极佳的局面了。何须非要挑起修炼界的纷争呢?

\"大道仁德!\"

这声赞美,是从李培元心底深处发出的感慨。

然而,让他设法避免战斗,直接取得修行界的胜果,这无疑是对他的过分要求。

\"陛下,微臣必日夜思索,力求提出一个良策,替陛下解忧排难。\"

李培元恭敬地跪下行礼,叩首表达忠诚。崇真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赞赏。

\"好!爱卿!倘若你真的能想出绝佳之计,朕必将重重奖赏于你!\" 随即下令:\"曹真人,速去将海外修士进贡的那顶镶嵌宝石的道冠取来。”

曹真人恭谨施礼,退至一侧,应声道:\"遵命,陛下,微臣立刻前去取来。\"

不久之后,曹真人引领一名小道童前来,道童手中捧着一只紫檀木托盘。托盘上赫然摆着一顶崭新的道冠,其上镶嵌的宝石正是此番海外使者进献的极为罕见的珍宝。

那宝石呈深蓝之色,内含金光点点,宛如星河落入人间,璀璨夺目,美轮美奂。

李培元望着眼前的宝石,不禁惊叹连连。

\"此物……实在是美妙绝伦……\"

实在太过惊艳,尤其令他称奇的是,这宝石乃是自然生成,并非人力所能塑造。造化之神奇,委实令人难以置信。

皇上对这颗宝石亦是珍视有加,不过与之相比,他更看重李培元。他对李培元道:\"此顶道冠,今日朕赐予爱卿,望爱卿能如这宝石一般,为我天玄大陆照亮前行之路。\"

李培元俯首谢恩,随后起身,双手郑重接过道冠,在崇真皇帝面前将其戴在头上。

\"陛下,微臣必定不负陛下重托。\"

离开皇宫时,李培元将道冠轻轻摘下,捧在手心,任由目光流连在这颗宝石之上,越看越是喜爱。

皇宫之内,崇真皇帝询问曹真人:\"你觉得李培元是否会喜欢那顶道冠?虽然他将所赚取的所有资源都送入了朕的宗门宝库之中,但他早已见过诸多珍奇异宝,会不会对此并不感冒呢?\"

曹真人满面笑容地回答:\"陛下,怎么可能不喜欢呢!刚才李大人的眼睛几乎都要黏在那宝石上了,更何况那是陛下的恩赐,李大人必然欢喜得无以复加!\"

崇真皇帝点了点头,他知道,近期发生在陕西延安以及北方地区的两次灾劫,李培元居功甚伟。若非他及时察觉延安的异常,并预判到北方可能发生的灾难而事先做好准备,如今这两处地方恐怕早已成为了废墟之地,尸横遍野。

崇真皇帝开口道:\"传朕旨意,就说……\"话音未落,他又止住了即将出口的话语。

曹正淳感到颇为不解,却又不敢追问。

过了一会儿,崇真皇帝深思熟虑一番,摇头道:\"还不宜此刻宣布,还需再等等。\"

此举使得曹正淳心中的疑窦更深了……

只闻崇祯仙帝向其询问。

\"曹真人,你道若是在此刻,朕为李培恩平反,解除其宦官之身,是否会引来劫难于他?\"

曹正淳闻此言,神色大变,连忙跪地。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行事啊。\"

曹正淳继续说道:\"陛下,那魏忠贤逆党之事尚未彻底清算,残党众多,定罪之举仍在进行中,朝中更有不少忌妒李大人者。如若此时陛下公开此事,只怕会引起朝纲动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