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权谋大明,阉党崛起 > 第235章 雪灾中的救助与修炼之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雪灾中的救助与修炼之心

\"张三李四,咱们启程!\"

跨出门槛,李培恩紧握着手中的青铜法锣,奋力一击,激荡出一道清脆的震天之音。

\"城中众生请注意,吾乃修真官吏李培恩,受天庭旨意降临此地,亲自发放御寒灵米。吾先行,灵米随后即至!\"

\"城中众生请注意,吾乃修真官吏李培恩......\"

李培恩一行人,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艰难前行,踏破积雪,穿越城镇,不倦地以真元之力护嗓高呼。

风雪狂烈,冰冷刺骨,唇舌皆已麻木不仁。此时,一位弟子接替了李培恩的职责。

渐渐地,听到呼喊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望向李培恩等人,无不为之动容。

有人朝他们大声喊道:

\"仙官!太过寒冷,请进屋稍作歇息吧!\"

\"没错仙官,快进来暖和一下吧!\"

李培恩的确已达极限,便带领弟子们进入了其中一家百姓家中暂作休整。围坐于炼丹炉旁,身上的雪花融化,衣物早已湿透,手指与足趾冻得如铁一般坚硬。

屋主的老妇人递来几碗温热的灵泉水,并唤儿媳小翠:\"翠儿,速为仙官们准备些辟谷丹或者灵气糕点。”

李培恩忙摆手拒绝:\"无需如此,我等自备有修行所需的辟谷丹,不可动用你们家中珍贵的灵气资源。\"

一位男子从人群中走出,正是那位邀请李培恩等人入屋的百姓。

\"仙官,不必客气,正如您所说,救急灵米即将抵达,我们心中已有依靠,愿助您一臂之力。\"

说着,他戴上护腕,拿起门口的青铜法锣。

\"仙官,您先休息片刻,我代您去四周通告此事,城中人众众多,有我等轮番呼唤,定能让每个人都知晓此好消息!\"

李培恩欲言又止,张三李四却已看出他的疲惫,连忙劝阻。

\"仙官大人,您已经劳累许久,出发前李道医与于道医均叮嘱您需保养好身体。\"

老妇人也劝慰道:\"仙官大人,您是一位慈悲为怀的好官,您安康,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方能安居乐业。\"

听闻此言,李培恩只能点头应允。

\"那好吧。\"

有了李培恩的通知,城中百姓顿时安定下来,不再惶恐无措。邻里之间,若发现哪家缺乏食物,也能放心伸出援手,互通有无。先前大家有所顾忌,生怕自家断炊,如今得知救灾物资即将到来,自然无所畏惧。

第二天,在短暂的修养过后,机敏的弟子李春双与李双江找到李培恩询问:\"仙官大人,我们为何不去官署问责,而是选择在此等待?\"

李培恩淡然一笑:\"正是如此。我之所以亲自率队并请百姓相助,在城内四处传令,目的便是让所有人明白,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应对这场雪灾,确保每一位生灵都能得到妥善救治与援助。\"

就是在等待中观察此地的县令,在获悉此事后将会作何应对。

\"暂且静观其变,本座正在推演此时此刻。\"

倘若在他抵达此处的一刻内,那位官员尚能及时赶来,或许仅会遭受一番斥责,罚去修为修炼的时间罢了。

两个时辰之内前来,还能减免些许罪孽,至多失去修炼资源与地位。

但若过了三个时辰仍未来临——

\"三个时辰还未出现,那本座必定严厉追究其罪责,决不轻纵!\"

然而,直至天际渐染墨色,那位官员才带着一群衙役,来到村民们家中拜见李培恩。

李培恩打开门后,便径直一脚将人踢入雪堆之中。

县令顿时愣住,县尉、县丞及衙役无一不是瞠目结舌。

紧接着,所有人纷纷伏地叩首。

\"小民知罪,请大人饶命啊!\"

\"恳请大人慈悲为怀!\"

李培恩冷哼一声。

\"如今才知道求本尊饶命?早干什么去了?\"

他一把提起倒在雪地上的县令,凑近嗅了嗅。

\"大人您倒有闲情逸致,本座交付给你们的任务一件未办,百姓却仍在风雪之中饱受饥寒之苦,而你竟在家享用灵火煮炼的火锅!\"

那股辛辣火锅的气息已窜入他的鼻端。

县令没料到会被识破,忙跪在地上颤抖不已。

就连求救之声也变得微弱无力。

李培恩冷冷地道:\"张三李四,速派人将其拿下!\"

县令立刻瘫倒在地,不敢有任何动作。

其余人也同样颤栗如筛糠。

李培恩下令道:\"立刻率领所有兵丁,联同百姓共同清理屋舍街道,如有孤寡之人,立即送往衙门安置,并派兵前往临近村落传达此令。\"

鉴于县令的教训和李培恩的威严震慑,无人胆敢违抗命令。

众人畏惧得屁滚尿流,匆匆离开了百姓之家。

即便黑夜降临,大雪纷飞,官兵们依然出动,开始了铲雪行动。

次日清晨时分,已有部分积雪被清理完毕。

虽未彻底清除干净,但至少那些房子未曾倒塌,道路也能勉强通行。

李培恩立刻指令李阳和王长荣:\"尔等二人即刻返回,带我部属前来增援。虽然路途艰难,但也必须克服困难前行。\"

\"遵命!\"

两人领命,旋即启程。

待到第二日夜晚,队伍终于陆续抵达。

接着开始向百姓分发粮食。

加之积雪已被清扫,城内的灵米商铺也随之恢复营业。

第三日,各地纷纷传来捷报。

因李培恩在此地杀鸡骇猴并广为传播消息,各地官员乃至村寨里均有序地行动起来。

然而遗憾的是,即便如此,仍有孤寡老人和孩童未能幸免于难,不幸冻死。

李培恩紧抿双唇。

\"若是我能早一步抵达,也许他们就不会遭遇此劫了。\"

几位侍女围在李培恩身旁,不知该如何安抚,只能随之黯然垂泪。

最终,反而是李培恩反过来安慰起了她们......

“吾已竭尽全力。”他内心无愧,所行之事皆已达至所能及之极致。

于这片土地之上,他驻足修炼了整整半月之久。确保那肆虐的大雪已被彻底清除干净,所有救济物资亦悉数分发到位。凡是有违令者,俱已被李培恩以雷霆手段处置,其中包括起初之地的那个县令。然而最终,李培恩还是网开一面,饶了此人一命,仅剥夺了他的官位,并施以一顿板子教训。

原本,李培恩计划在后续安排亲信弟子接替职位。然而归来的他才得知,身边的徒弟刘海龙,家中已有待嫁之女,只因先前不得不从军戍边,故而迟迟未能完婚。更巧的是,刘海龙的老家离此县竟相距不远。

得知此事后,李培恩点指着他调侃道:“你这榆木脑袋,家就在眼前,怎能不去团圆呢?”

此刻,李培恩正忧心忡忡于常州的百灵丹炼制,以及边关皇太极势力的虎视眈眈,因此不宜在此地逗留过久。否则,或许连刘海龙与未婚妻的双喜临门也能一同操办了。

于是,李培恩取出修炼资源赠予刘海龙,言道:“你便留在此处担任县令,这笔资源作为本座赠予你妻子的陪嫁,切勿私藏,一旦发现,休怪本座无情取你首级。”

刘海龙本欲随李培恩继续修行,但想起自己那位未婚妻,便也憨笑一声,挠头留下。担心其一人难挑重任,李培恩又派遣郭嘉琪与谢朝阳两位弟子共同辅佐。

“在此地磨砺一段时间,对你们修为提升大有益处。”他说道。将来若有更适合的修炼职务,再作调整。即使仅做个小小县令,对于这些弟子而言,亦算是一条崭新的修道路线。

途中,张三与李四等人感慨道:“大人不必过于忧虑我们的未来能成就何等高官显贵,倘若没有跟随您,我们这些人或是战死沙场,或是返乡务农,当个平民百姓。”

而在李培恩眼中,跟随他修行之人,怎能让其回归耕种生涯?即便是种地,也要让他们体面地耕种数百亩灵田。

一路欢声笑语中,众人终抵达常州。然常州虽已到达,但陕西的旱灾与北方的雪灾并未完全平息。救济粮食发放完毕后,却又面临财政短缺的问题。亟需寻找新的生财之道。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年终时分。过去的半年间,李培恩为了抚慰灾民,亲自调度兵力,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忙碌得犹如脱缰之犬。幸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北方的天灾并未造成太大破坏,伤亡人数降至最低;而陕西延安在他及时带领众人前往援助,并四方筹集物资的帮助下,当地民众勉强熬过了寒冬,今年虽处境艰难,但借助新铺设的引水管道,各类作物仍得以顽强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