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 第187章 花魁的评选不就跟颜值主播一样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7章 花魁的评选不就跟颜值主播一样吗?

夜幕逐渐降临。

作为应天府的销金窟,秦淮河两岸已然已经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人头攒动,甚至比白日里人流量还要多上几分。

岸边的小院里时不时传来几声唱腔,以及喝酒取乐的声音,显得十分闲然自得。

路边也点燃了油灯。。

各家院子也把红灯笼给高高挂起。

再加上随意漂浮在河面上的画舫。

从空中往下看,此时的秦淮河就像是一条银河一般璀璨。

现在已经入夜了。

烦闷的应天府也获得了一丝清凉。

夜风徐徐。

正是消遣的好时光。

所以应天府里的公子哥们,以及那些达官贵人们早就呼朋唤友,三三两两的出了城了,直奔秦淮河而来。

随着天下安定,大明的经济也变得越来越繁华起来。

达官贵人们的日子比之前好过多了。

暖饱思淫欲。

古代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消遣的娱乐设施,所以逛窑子听小曲就成了这些有钱人唯一的消遣模式了。

不过秦淮河两岸的勾栏瓦肆,以及青楼酒馆也不全都是高消费场所,也有一些比较亲民的。

所以不只是有钱人会时长光顾,那些小市民们偶尔也会来过过瘾。

不过那些商家似乎觉得这样赚钱还不过瘾,竟然捣鼓出了在中秋月圆之夜评选花魁的戏码。

评选花魁的规则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等到了中秋月圆之夜,各家秦楼楚馆,或者勾栏瓦舍都会把自家最有才华,容貌最佳的红信儿推出来,去到戏台上或唱曲,或歌舞,或弹奏,或吟诗作对

反正是有什么才艺都可以尽情施展。

然后所有人都可以对这些红信儿进行投票。

所谓的“投票”,就是花钱购买金花,只要觉得哪个红信儿满足自己的心意,那就可以为这个红信儿花钱买金花。

最后按金花的数量来评定花魁。

哪个红信儿的金花数量最多,哪个红信儿就是今年的花魁。

而且每一个红信儿投的金花最多的那个人,还会有一次与这个红信儿当入幕之宾的机会。

就比如说某人为某个红信儿投了100朵金花,不管这个红信儿最终是不是花魁,那么他都有一亲芳泽的机会。

而且各个红信儿之间还会进行才艺展示和pk。

就是两个红信儿相互上台表演,然后看谁得到的金花是最多的,谁就能够获胜。

这样就更加精彩刺激了。

因为红信儿们为了想要赢下pk,自然会想尽办法讨好大众和金主爸爸,自然就会在台上尽显妩媚。

所以这个评选花魁的方案才被放出声,立即就吸引了整个应天府的目光。

毕竟“花魁这玩意儿之前虽然是有,但是大众评选花魁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虽然好多老顽固和老学究都说人心不古。

现在的人都在追求美色,从而忽视了道德修养。

但是朝廷都没有明令禁止,说明朝廷对这方面是秉持鼓励态度。

一些老顽固和老学究的话就当是耳旁风了。

朝廷怎么可能会反对!?

秦淮河南岸最大的青楼--教坊司就是朝廷开的拥有官家背景的窑子,里面的窑姐儿全都是被抄家的官员或者勋贵的女眷。

教坊司这一回可是也要参加花魁评选,所以朝廷怎么可能会反对嘛。

至于秦淮河北岸!?

评选花魁这个发财的点子可都是上元县县令叶瑾提出来的。

秦淮河北岸是上元县的地盘。

作为上元县的话事人,叶瑾怎么可能反对自己提出来的大家发财的点子!?

而且这个评选花魁的点子其实只要一个现代人一看都会觉得很眼熟。

这特么不就是21世纪那些颜值主播们惯用的套路吗!?

那些颜值主播们不都是这样搞得!?

花钱买金花投给红信儿,就相当于是给主播们打赏。

至于投金花最多的,不就是榜一大哥了?!

至于榜一大哥会和主播们发生一点什么?!

呵呵。

懂得都懂。

至于才艺pk?!

不就是主播们相互pk了?!

主播们在屏幕前扭来扭去,就是为了让那些“家人们”掏空口袋?!

所以套路都是一个套路。

不过套路虽然老旧,有用就行了。

反正这玩意儿坑不了真正的穷人。

如果是一个食不果腹,或者勤俭持家之人,绝对不会在这些人身上浪费哪怕一文钱。

至于那些有钱人?!

红信儿图人家的钱,榜一大哥图人家的身子。

各有各的目的。

其实真正吃亏的是那些所谓的“家人”们。

但是这些人还不都是想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被人家几句好听的就忽悠的找不到北了。

所以被人家掏空口袋,最后只能去吃泡面果脯实属活该。

对于这些人,叶瑾真的同情不起来。

临渊阁是宋国公冯胜府上产业,也是秦淮河北岸八大青楼之一。

这家青楼对中秋评选花魁一事也是十分上心。

如果是自家的红信儿一举夺得花魁之名,那么自家下半年的生意绝对会十分火爆。

毕竟只要是男人,谁会对花魁不感兴趣啊!?

所以这段时间他们家的当家花魁—-曹大官已经很少登台表演了。

但是今天却是个例外。

只见院子中间的戏台上,曹大官已经做好了登台前的所有准备了。

而临渊阁一楼的雅座,以及二楼临窗的雅间,也早就坐满了人了。

“哈哈哈,小公爷今日好有兴致啊,居然点了曹大官的戏,还好在下等人来到凑巧,要不然可就错过了这场好戏了。据说曹大官为了准备中秋佳节的花魁评选,近日已经很少登台唱戏了。”二楼一间雅间,一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年郎推开了雅间的房门,然后笑呵呵的说道。

“也只有小公爷才会有这么大的面子,居然能让曹大官亲自登台演出,在下等人今日也是有耳福了。”少年郎身后,一个二十多岁的书生也进了雅间。

等这俩人进去之后,又有两人走了进来。

不过这俩人显然更加稳重,只是朝早就端坐在雅间里的一个人拱手行礼,并没有说什么话。

而这位小公爷”,就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嫡长子--李景隆。

至于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则是被历史书上赞誉为大明第一才子的解缙。

其他三个人也不是泛泛之辈。

分别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

等这几个人坐下之后,李景隆才笑着说道,“今日请几位前来,一是在下许久没有听曹大官登台唱戏了,今日来临渊阁,正好听听曹大官的天籁之音,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就冒昧相请诸位兄台。”

“二是今日在下听了一件喜事,心情愉悦,也想和诸位兄台喝几杯浊酒。”

“三是一会儿会有几位朋友前来,正好引荐给诸位相识。”

李景隆才说完话,性子一向跳脱的解缙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小公爷说的喜事莫不是弘觉寺?!”

在座的几个人都不是蠢货,更都是消息灵通之人。

而且昨天弘觉寺发生的事情现在早就传遍了整个应天府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至于叶瑾昨天在弘觉寺做出的那么多惊世骇俗的举动,更是被这些人反复琢磨了好几遍。

所以解缙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叶瑾小儿实在是太猖狂了,去查弘觉寺案子也就罢了,竟然做出了弑佛的举动,那些秃驴这些年虽说被朝廷打压的厉害,明面上就跟秋后的蚂蚱似的,但是谁不知道这些秃驴的水很深?!暗地里想要搞死一个七品芝麻官易如反掌,这下好了,不用我们出手叶瑾小儿就会自取灭亡了。”

李景隆点了点头,笑着道,“是啊,天下苦叶瑾小儿久矣,而且此人竟然还四处树敌,简直不知所谓。”

但是一旁的齐泰却微微摇头道,“叶瑾此人可不简单,切不可把他当成一般的七品官员处置,哪个七品官员敢随意斩杀王府管事?!敢当众殴打勋贵子弟!?敢去堵锦衣卫衙门?!”

解缙撇了撇嘴,不服气道,“哼,此人还不是仗着圣眷!?但是圣眷不是万能的,陛下也不是万能的。”

“大绅(解缙的字)慎言。”齐泰厉声道,“陛下也是尔等能够随意谈论的?!”

解缙虽然不服气,但是见几个人都朝自己投来了吃人的目光,他也只好悻悻闭上了嘴巴。

确实。

锦衣卫无孔不入。

自己要是随意谈论陛下的是非,要是被锦衣卫知道了,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大绅也只是不忿叶瑾小儿而已,此人实在是太嚣张跋扈了,如果任由此人这般胡闹,恐怕应天府再无安宁之日。”黄子澄淡淡开口道,“所以这一次他招惹了佛门,咱们看能不能推波助澜,借刀杀人?!”

李景隆点了点头,道,“在下也是这样想的,不知道子澄兄有什么高见?!”

“高见倒是没有,馊主意倒是有一个。”黄子澄露出了一丝自得的笑意。

“快说来听听。”李景隆迫不及待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