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快吃饭的时候,林三伯回家接了媳妇儿儿子过来。

自分家后,林三伯娘的日子过的挺舒坦,越发不爱回来老宅。

回来还要看老两口的脸色。

如今她也生了儿子,想到以前因为没有儿子身板都挺不直,再次回来,林三伯娘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林三伯娘的儿子如今有八个月了,因为天气冷,被包在小被子里,里面放上炒过的沙土,尿了拉了之后在把脏的土换上新的。

林老头林老头看在孩子的面上,面色缓和了些,不像以前冷着脸。

林三伯娘像个斗胜的母鸡一样,洋洋得意,她就说嘛,老人就没有不喜欢男娃的,嘴上说男娃女娃都一样,还不是喜欢男娃。

林冬至觉得有点丢脸,尤其是在林西西面前,总觉得林西西一定在看她笑话。

她娘好像觉得生儿子是很了不得的事,人人都得敬着她,大房二房四房人都有儿子,也不知道显摆个什么。

而且她自己觉得她弟弟是有点不对劲的,本就是早产,更要多注意。

她让爹带弟弟去卫生院找医生看看,爹娘死脑筋都不去,还让她不要胡说咒自己弟弟。

林冬至也就不管了,反正她已经提醒了,他们自己要生的,不管有没有问题他们都得接受。

因着不常见三房的儿子,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他身上。

但多热情也没有,毕竟三房把那些个面子情都给消耗了。

可能因着早产的原因,整个孕期母体又不能活动,看着这个小宝宝挺孱弱的。

按照小宝宝的正常发育,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八个月的孩子应该得会爬了,看样子坐都坐不稳。

林老太从儿子到孙子拉扯了多少个孩子了,很快就瞧出不对劲来,说了句:怎么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老三媳妇儿你多注意着些,不行就去卫生院检查检查。

“早产,身子弱些也是应该的。”林三伯娘不喜欢听,脸色冷下来,这是她第一次敢在老太太跟前冷脸。

林老太一想,当初小西西也是早产,身体也是比正常孩子弱好多,慢慢的养养才好了。

“那你多注意,多给孩子补养补养。”

林三伯娘拿眼睛看老太太,暗示:

“自从能吃鸡蛋后,隔天就给喂一个鸡蛋,这孩子饭量大,家里的鸡蛋不够他吃呢!”

林老太耷拉下眼皮,不知道听没听懂三儿媳妇的暗示,“人都到齐了,吃饭吧!”

和往年一样,这些个好菜几乎是夹完第一筷子,再想夹第二筷子便没了。

因着老四当上工人了,饭桌上林大伯娘林二伯娘多少有些恭维李春杏,没话找话的和李春杏聊。

一会儿夸林东,一会儿夸林南,在夸夸林西西,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夸。

要知道以前她们俩人可是把四房看做家里的吸血虫,盼着求着要分家,让这一家子吸血虫自己过日子去,别妨碍自己家的好日子。

谁成想,分家后,四房竟然一飞冲天,那好事一个接一个的来。

俩人便想着先溜须着,赶紧维护维护面子情。

老四端上铁饭碗,眼看着发达了。

可和以前不一样了,有本事了。

往后真有啥好事儿,稍微提拔一下这些个孩子,她们不就跟着享福了么!

在这大过年的李春杏心情也好,倒多了几分耐心,愿意和两个嫂子说些场面话,顺嘴在回夸过去。

林三伯娘感觉自己仿佛受了排挤一样,看大嫂二嫂只夸四房的孩子。

李春杏又把大房二房的孩子夸了个遍。

她们几房互相夸赞,独独把她儿子给忽略了,气有些不太顺,脸上的表情都凝固了。

这不是摆明了她们这一群人在针对自己。

就是看不得她也生了儿子,不甘心被自己撵上,以前怎么没看出她们这么坏,心底不由把大嫂二嫂给恨上了。

老四家的是一直都坏,不和她计较,大嫂二嫂以前可是没少在她面前装好人,说些四弟妹的坏话,这会儿又拍起人家马屁来,咋好意思张口的。

暗骂她俩都是一群拜高踩低的小人。

林三伯娘给怀里的孩子换了换姿势,“我家富贵也是听话的孩子,不哭不闹,这是知道过年呢!”

三房的儿子叫富贵。

刚生下这个孩子时,把两口子给高兴坏了,从怀孕都开始给儿子想名字,孩子都生出来了,还没想好叫什么名字。

觉得什么名字都配不上自己儿子,左思右想,生下孩子过了好些日子,才给孩子起林富贵这个名字。

林大伯娘因着老三两口子生这孩子时没少出力帮忙,在卫生院熬了整整一夜,没睡觉又跟着去小河子村折腾,可把她累惨了,还别提耽误了三天工分,耽误了两天,累的她又在家睡了一天。

都没从老三两口子嘴里听到句道谢的话,当时忙,过了后,总有机会道谢吧。

她也不是非得要啥感谢,就是觉得老三两口子没良心,不值来往。

但刚才老三媳妇儿自己开口了,她顺嘴夸了句:“是呢,这孩子是个懂事的。”

林二伯娘接道:“孩子这么小,这是知道心疼你。”

林三伯娘心满意足,她就是想听别人夸她孩子。

林西西埋头吃着饺子,是胡萝卜粉条肉的,她吃的慢,桌上的人吃饭的快的都已经吃完了。

林冬至看她娘没看出个眉眼高低,自己是看清了,大伯娘二伯娘是看着四叔当了工人,想拍人家马屁,好跟着得点好处。

她早就听到四叔当上工人的事,事实是整个村都传遍了,她不想听都不行,那段时间人人出门见面的第一句话成了:嘿,你们听说了吗?谁谁谁端成铁饭碗了。

她是从后世重生回来的,知道以后的发展,并不觉得四叔当上工人有多值得骄傲,也就是现在当工人光荣。

到了九十年代下岗潮,那个时候好多工厂拖欠工资,运行不下去,工人下岗失业。

到时候,看她心情,若是她心情好,或许会好心提醒提醒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