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到如此,刚好电话响起来,

“你好,我找石科长。”

“你好,小朱吗?我是石连河。”

“石科长,复检出结果了,虽然合格了,但是差异还是略大。”小朱欲言又止,石连河知道未尽之意。

“好的谢谢你,辛苦了,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朱秋阳道过谢,关了仪器设备,整理好东西准备回家了。

这边,石连河嘱咐韩华清几句,也准备走了。

韩华清检查一遍所有的门窗,准备下班了,这个产品,明天开始包装,然后申请生测室检验,合格后就可以入库了,到了那个时候才可以彻底松一口气。

石连海每天,几乎是每天,都带着杜清华一起到区里相关部门提交立项申报资料,进展的不是很顺利,不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不在,就是那个部门的经办人不在,等凑齐了,发现又少了一个章。

石连海气的都想跳脚,可是谁管你?

在厂子里呼风唤雨的石连海,在区里,也就是个普通人,虽然他有战友也在区里工作,但是县官不如现管,而且也不能啥事儿都让战友出面不是?

前后跑了两个礼拜,立项的事情,才有点眉目,大约百分之六七十是没啥问题的。

后面,就是领导们所谓的开会研究了!

当然,也是该战友出动的时候了!

石连海如今也聪明了,不能一直消耗战友之间的感情,人家帮公家办事,那么公家就应该感谢人家的;哪怕这些事情,就是他们分内的事情。

石连海安排司机去烟、酒、茶,以前办事儿,一起吃顿饭,拉拢一下感情,事情就能解决了。

如今,需要送点有价值的东西了,好烟酒就意味着好研究!烟、酒以及茶和配套的茶具,那是人家可以转送的,所以送一套都不够,根据事情大小,酌情送几套。

这次送的东西,下次就要考虑送别的,连送礼都够挠头的了。

杜清华跟着石连海去区里各个部门,他不多话,见人微笑,他憨厚的长相、五短的身材和弥勒佛一样的笑容,很容易让人接受,相比石连海的看似精明的外表,杜清华收获到的善意更多一些。

有人甚至单独给杜清华提条件,能不能安排个人进药厂,不过只是在里面打个转,然后就调走了!

杜清华很直接,“我回头跟我们石厂长请示,他说没问题了,就没问题。”好在对方能理解副职的权限,也不跟他磨叽,还报以微笑结束这个话题。

转眼到了六月底,项目终于批了,石连海松了第一口气,而杜清华则彻底放松了,后面基本上没自己什么事情了。

立项是批复了,钱还没到位,怎么也得有点东西让人检查啊,不然以后谁还帮自己办事儿?

石连海安排弟弟石连海和孟庆仁主操,让杜清华协调,找个地方把合成项目安排下去,等安排好了,申请实地验收,后面才是关键。

石连海安排郑义先去几个银行探探路,看看哪家银行支持新项目,先下来点资金,即使是短期也能接受,先把事情做起来,后面就容易了。

郑义先去了几个国有银行,之前大额贷款都给过,只不过目前不太乐观,因为厂子连利息还的都不太及时。

等转过之后,果然不出所料,款可以放,但是先把前期贷款的利息付清了,郑义不敢说不给,也不敢说给,更不敢说没钱。

灰溜溜的回了单位,跟石连海一说,石连海说,“钱没有,利息也没有,爱贷不贷!”

说完自己都笑了,“小郑啊,我这话就是跟你说说,开玩笑的。”

郑义当然知道,这句话三分假七分真,没钱是真的,利息没有也是真的,但是后面那句是假的。

“小郑啊,你去咱们本地银行看看,信用社也可以考察考察!”石连海做好了各种准备,不管大小银行,只要等贷给他们钱的都是好银行、好伙伴!

于是,郑义又开始了找钱之旅,他偷偷的跟二姐说,“我好像个钱串子,到处闻着味去找钱!”

“你快别扯了,钱串子不是这个意思!你看看吧,如果是硬性指标,实在是艰难了,就找你姐夫,如果不严重,就自己慢慢的摸索,你总要成长的!”

“二姐,孔姐最近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吗?”

“你怎么老关心这个问题呢?关你什么事情?你还有认识的人介绍给她?”郑岚觉得有点不对劲。

“那要是我有认识 的人介绍给她呢?”

“哪儿的?你们药厂的吗?”郑岚想,除了药厂的人,她不怎么认识之外,郑义的同学朋友哪个她不认识?不知道?

“嗯,药厂的。”郑义有点心虚,不过掩饰的还不错。

“干嘛的?挣多少钱?太一般的可不行啊!那丫头条件高着呢!”郑岚刨根问底。

“你问这么多干嘛?又不是她妈!”郑义语气不好了。

“行,我不问了,你别胡乱牵线啊!”

本地有家银行,之前给药厂放过款,那个行长家的姑娘也在药厂工作,郑义本着试试的心态去见了行长,当然这是走了后门约到的。

等见了行长,俩人客气寒暄一番,郑义开门见山,“苗行长,我们立项已经批了,就差现场了,您看能不能再放点款给我们啊?”

“嗯,我们可以考虑,我听翠琴说,你们生产还不错,还招人不?”郑义走的后门就是苗行长的女儿苗翠琴,不过没听说想塞人。

“这个我得问问生产,您也知道我,在药厂就是个会计,生产的事情那是一窍不通的。”郑义不敢答应,但是也不能拒绝。

“理解理解,跟我一样,我对行里很多事情也不是很清楚,都得问问。”

“别,您是行长,日理万机的,可不能跟您相提并论。”

郑义回去了,跟石连海汇报一下具体的情况,石连海摸着自己的下巴颏,沉吟着,“他家闺女在药厂,难道他家还有孩子没上班呢吗?”

“不能是别人的孩子吗?”郑义的疑惑逗乐了石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