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 > 第251章 感情可以培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立刚和牛英楠是药厂的同事介绍的,这个是明面上的说辞,事实是卢厂长觉得杜清华一家子很老实、杜立刚也实在,大专毕业,虽然过来之后专业不对口,也没有浮躁不安,觉得这个孩子还不错,刚好老伴提出来给英楠找个婆家,卢厂长跟老伴一说,老伴就同意了,跟牛英楠说了,牛英楠提出来见一见,等见过之后,牛英楠也能接受,就达成了一致。

之所以住在卢厂长的房子里,是老伴舍不得女儿离得远是一方面,另外是厂子给杜清华和杜立刚他们配的房子没暖气,老伴怕女儿受罪。

卢厂长也没啥不同意的,牛英楠也是几岁就跟着她妈到他这里跟他一起生活了,相处的久了,多少有些感情的。

不过卢厂长为了平息儿子和儿媳妇的不满,虽然那俩人没说啥,但是不满意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儿子卢孟川跟继母相处的不好,还不如儿媳妇跟继婆婆相处的自如,所以卢厂长干脆偷偷的给儿子和儿媳点现金,堵上俩人的嘴。

“立刚啊,你不要觉得小牛长相一般、而且婚后还住人家的房子去别扭,这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当然了,你俩感情淡薄,这是个问题,不过感情慢慢的培养就有了,俩人目标一致,一心过日子,这才是根本。咱们在这里,没任何根基,能有卢厂长照应你,我也放心些!你也知道,咱们那边已经没啥发展前途了,你爸妈他们可以在那边养老,但是你和倩然留在那里可惜了。这也是我和你婶婶带着你们和妹妹出来的根本原因,可能过一段时间,你婶婶的哥哥一家也会过来,至于怎么安排,我还没协调好,他们现在过来,时机上就不如咱们当初来了!”杜清华语重心长的跟侄子解释。

“叔,我都懂,我也不是三岁,另外我本来也没对象,跟谁过日子都是慢慢的培养感情,你放心,我会对小牛好的,也会对卢厂长他们好!”杜立刚都有点流汗了。

“嗯,我知道,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们在很多时候是需要忍耐的,除非我们拥有话语权,只可惜,有时候想的简单了些,真正现实是很残酷的。”

杜清华对景利民多少有些失望,虽然能理解,他也是被裹挟的,不过承担后果的是自己的妻子、他的师姐和师嫂!

杜清华没跟侄子说的特别清晰,比如刘翠敏被调走,这就是结果,虽然表现的是表象,而最根本的是人家用不到我们了,我们的利用价值在贬值!或者说当初的所谓的“非你不可”变成了可替代的人在后面排队呢!

杜立刚也听过刘翠敏被调走的各种版本的传言,通过这件事儿,他知道,他婶婶和叔叔的优势在逐渐的淡漠化,在药厂的这些当权者眼里,所以婶婶被清理出去了,因为不听话。

所以介绍人给杜立刚介绍牛英楠的时候,很直白的说小牛外表一般、身材一般、学历高中的时候,他想过是卢厂长看上了他,不知道看上的是“才华”还是杜清华的侄子这个关系,但是他迟疑了几秒,就答应了,甚至都没提出来见一面,没必要!

牛英楠见到杜立刚的时候,很满意这个小伙,高大、英俊帅气,有些文质彬彬的气质,不多话,声音很柔和,喜欢微笑,即使是假装的,牛英楠也接受了。

而杜立刚见到牛英楠的时候,吃了一惊,没有介绍人说的那样都一般,牛英楠个子怎么也要快一七零了,微微有些肉,脸是圆圆的,配上高个子和大骨架,就给人一种“魁梧”的感觉,浓眉大眼的,只看这些,有点男性化。人比较老实不太爱说,穿着打扮,这个很一般很一般,或者说穿着是随意的。

杜立刚还以为有点丑的说,他都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如今一看,还不错。

杜清华看到侄子不排斥这个婚姻,态度很平和,他多少有些欣慰,即使当时被老石当做了老卢一派,也咬牙不吭声不解释。

“叔,没别的事情,我回去了啊!”杜立刚走了,有些人还奇怪,他去杜厂长办公室做什么。

杜清华拿着那个写好的立项资料,给石连海送到办公室,“宝刀依然锋利啊,老杜!”

杜清华不知道怎么接这句话!

说是?下次还是你写!

说不是,你都老了?

走吧,不要你了!

这哪行?

所以,左右为难的杜清华只能沉默,然后尴尬的笑一笑。

石连海跟杜清华开完这句玩笑,“老杜啊,我不是非得让你写立项资料,也不是非得没脸没皮的到处找钱。只是咱们的流动资金短缺啊,现在每个月养活这些人都有些费劲,更不用说还银行的利息了,至于本金,基本都不用考虑还!想还?做梦还比较快!”

杜清华不当家,不当大家,所以并不知道流动资金的短缺程度,只是觉得石连海每周大半时间都不在药厂,具体忙什么,并不清楚。

如今听到这些,多少有些理解,现在的企业都难做!

唉,谁都不容易,每个人肩膀上扛的,都是各自的责任,当然私心也是有的!

杜清华觉得自己真是单蠢,几句话就接受了石连海的说辞,不过现实是企业也不好过是真的。

老的药厂,有自己的产品体系和市场规模,都走的很艰难,像华阳区这个药厂,才十多个品种,市场也是一点点的开拓,费用投入很多,产出微乎其微;想真正能盈利,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石厂长,没啥事儿我回办公室了。”杜清华理解石连海的不容易,但是让他跟着“同流合污”有点不容易,需要假以时日吧。

毕竟,有企业才有他,没了企业就没了家,杜清华是深深的体会过了。

“嗯,回吧,回头区里需要你出面的,还是得你跟我亲自跑一趟啊,我的资历还不够啊,老杜!”

石连海如今都不怕爆其短板了,只要能把钱弄来,让生产持续进行,被人诟病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