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农门状元 > 第1023章 羡慕另一个自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李治”突兀地提起武后,李弘怔了怔,低声说:“父皇,咱们出来吃麻辣烫的事,千万别告诉母后啊!她又得唠叨了!”

又说不该在宫外吃东西,又说天热不该吃麻辣的菜……

李治从这两句话,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武氏没死,当上了皇太后。

这一下,他有些不淡定了。

这个奇奇怪怪的地方,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但万一李弘也是“大孝子”呢?

虽然另一个“自己”如今身体健朗,万一还是活不过武氏呢?

李治压住内心的焦灼,含笑听着其他人说话,借此打听更多的消息。

听着听着,他的心中激起惊涛骇浪。

去年屯田赛第一等是北海道,新罗故地。

新罗啥时候成了大唐所辖的一个道?

扶桑道今年运了一批白银回来,这些年白银渐渐增多,开始作为常用货币。

扶桑道?

不是吧!眼前这个变数把扶桑国也征服了?

“从岭南西道通往安南的直道像一把利剑直插爱州!前年当地土人作乱,岭南都督府派兵从陆路直压安南,土人闻风而降!”

“说起直道,得称赞爱州郡王,一直是爱州郡王督促修路。”

“听说,他们父子直接住在工地上,亲自打石头呢!”

李治怔了怔,爱州郡王?

再听了听,原来是那个本来应该起兵反武、兵败而亡的兄长李桢。

“林邑今年又送了粮食来,说也要参加屯田比赛,希望获得赐字。”

“爪哇人有点不老实,说好的赔偿金子,还想赖账,只好让岭南海军去取。”

……当年的战争赔款,几十年利滚利,爪哇怎么都还不清,恐怕得还到子孙后代!

他们掰着手指和脚趾,都算不明白账目,只好认了。

周围的人侃侃而谈,吃着新鲜麻辣烫,聊得热火朝天。

李治从一开始的震惊,到麻木……最后听到波斯可汗派了使者来给“他”这个太上皇送生辰礼,已经很镇定了。

他淡淡地说:“阿史那贺鲁?年纪可不小了。在波斯那么远,还记得来朝贡,算是有心。”

李弘微妙地笑了笑,赵智也微妙地笑了笑。

他们什么都没说,绝对没有内涵堂堂赵太傅的意思。

李治:……哪里说错了?被怀疑了?!

七郎懒得搭理晚辈微妙的眼神……没错!贺鲁就是特意给他送礼,顺道给皇帝朝贡。

那又怎么啦?

他们是生死之交,你死我生的那种!

七郎不动声色地观察“李治”,心中闪过各种念头。

这个人看李弘和新城公主的眼神很温暖,血脉亲情做不得假……圣上还是那个圣上,是他多疑了?

李治听了一脑袋的新鲜事,离开赵府的时候,再次望了望七郎。

这个赵太傅,改变了大唐的未来吗?

“多谢你。”他脱口而出,声音很轻。

七郎露出疑惑的神色,圣上说什么,他没有听清。

李治微微一笑,与李弘启程回宫……他想回去看看武氏,是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

夏日的夕阳如此美丽,李弘兴致勃勃地说:“父皇,我们登上则天门紫薇观的阙楼看落日吧,可以遥望洛阳城外的乡野!”

则天门上有紫薇观,连阙楼高一百二十尺。

此门本身是皇权的象征,改元、献俘受降、接见外国使臣等,都会在此举行仪式。

李治苦笑,则天门?

神龙元年为避武氏之讳,改称应天门。

李治没有说话,心情激动难抑。

大唐江山,还是最鼎盛的时候!不是他魂魄见过的满目疮痍!

真好,真好。

李治望了一眼远处的落日,转身说:“回去吧。”

他们父子一起去了武太后的宫殿,武太后正在和皇后说话。

见到他们进来,武太后半嗔怪半无奈地说:“你们一定又是吃饱才回来?宫中的膳食就没有外边的好?”

李弘笑道:“又被母后知道了,下次我带些好吃的回来给您。”

李治沉默地看着武氏,这个他熟悉又陌生的人。

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已经很了解武氏。

直到他飘在乾陵之上,才发现自己错了,他小瞧了武氏!

而现在的武氏,和他记忆中似乎又不一样……少了一种天命的光环!

时也,势也,命也!

时势不同,武氏无法再走到另一时空的高度。

这一瞬间,他的心结解脱,想要仰天长啸,又什么都没说。

武太后和李弘说了几句,侧头望了过来。

只一眼,她不禁拧起眉头。

不对劲,此人不对劲。

那复杂的情绪甚至隐隐的杀气,是什么意思?

目光接触的一瞬间,李治坦然一笑,转身离开……所有恩怨都埋葬在另一个时空,不必再问,也无法再问。

武太后:“……你们今日去了赵府?说了什么?”

李弘摸了摸头:“就是吃麻辣烫,说了说屯田和边疆的事,没什么特别的。”

武太后沉吟一瞬,摆了摆手:“你们先回去吧。皇后有孕在身,弘儿别总跑出去玩,多陪一陪她,这可是你自己求回来的!”

李弘和赵皇后对了对眼神,都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告退。

李弘比赵氏大很多,到了该成亲的年纪,长安有名的道长说,太子不宜过早娶正妃。

直到赵氏到了适婚年纪,两位道长又站出来说,赵氏有凤凰之命。

这一下令朝野哗然,深得民望的赵宰相难得地被人弹劾,说他把持太子的婚事。

李弘见事态发展至此,连忙跳出来承认道长的话是他授意的,是他想要娶赵家小妹妹。

怎么?不可以?!

百官:……可以。只要不是娶庶母,有什么不可以!

但是你早说啊,你不说我们就误会赵宰相了。

一个小风波就这样结束,最惨的是道长……信口开河、信誉度受损,道长成了神棍。

……无量天尊,我有一句“格老子的”,不敢说出来。

此时,回了寝宫的李治命人取出大唐的新舆图,又命起居郎把有关赵子逊的起居注找出来。

起居郎:……现在?

他的内心充满疑惑,只能领命去取。

李治在灯下静静地看着舆图,随后看见起居郎和小黄门抬着两个大箱子吭哧吭哧地进来。

……有关赵子逊的起居注,那么多?!

“起居注不都是言简意赅的吗?”李治不禁疑惑地问。

李治带着疑惑从头看起,渐渐心中酸酸的,羡慕起另一个“自己”。

“天涯思君不敢忘”,与这样一个“亦臣亦友”的人携手开创盛世,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