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京时间八点整。

天幕准时出现了。

各朝代的人士都早早做好了准备,其中以嬴政、李世民、朱棣准备的最为充分。

嬴政把闲着没事的诸家学子都拉来抄录天幕言语,用的是刚造出来的纸,虽然比不上后世的,但勉强能够书写。

而进度如此之快,不得不感谢一下装神弄鬼的方士们。

他们炸了个天坑出来,墨家一看这怎么能行?

我们的进度居然没一群装神弄鬼的快?

不行,加大力度,十二时辰倒班制。

而诸家学子愿意帮忙抄录也是因为纸,哪家抄录的完整、抄录的好,谁家就能够先用纸。

而李世民的情况大差不差,邀请重臣在花园里一边烤着肉,一边喝着酒共赏天幕。

值得一提的是魏征的妻子也来了,据坊间流言是房玄龄让自己妻子去给魏征妻子打了小报告。

“夫人,今日魏征老儿居然求陛下赏赐他三个美人。”

“哼,我最见不惯这种始乱终弃、薄情寡义之人。”

众所周知,女人之间的关系要么特别不好,要么特别好,不存在中间值。

房玄龄妻子一听,连夜跑去魏征家对着魏征破口大骂。

魏征妻子弄明白了情况,你居然背着老娘求陛下赏赐美人?

“老娘不美吗?”

“老娘不贤惠吗?”

“还好陛下英明,没有赏赐你美女,不然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魏征急忙解释起来,是陛下玩不起啊,他故意赏赐我美女,就是想我家宅不宁。

魏征妻子一听,这还得了,拉着魏征夜闯宫门。

“陛下,这无耻老儿不仅贪图美色。”

“竟然还敢污蔑陛下,犯下了大不敬之罪。”

“请陛下灭魏征全族。”

李世民和魏征身子一抖,这么狠?

连自己都杀?

却不料魏征妻子当场拿出手帕,咬破手指,写了一份休书。

……有道理,休了就不是一家人了,只需要砍了魏征而已,魏娘子还挺懂法的。

而朱棣就比较快乐,朱高炽捧着青瓜,朱高煦捧着西瓜,朱高燧捧着一杯六安瓜片。

真吃瓜。

今天说不定讲刘彻,只要和自己无关。听野史谣言是真的快乐啊。

【当当当,当当当,卖麻糖,卖了麻糖娶婆娘。】

【定场诗一首送上。】

各朝人士:……这叫定场诗?

【好久不见各位,盛是想念。】

【上期我们讲了明太宗——成祖朱棣。】

【这一期我们接着讲明朝。】

————

大明 北京城

朱棣口中的西瓜瞬间不甜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其狠狠地扔到坚硬的地面上,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

西瓜碎成了八瓣。

“直娘贼,不是龙凤猪吗?”

“你讲了始皇之后讲我,我也认了。”

“可你不能讲汉朝、唐朝吗?”

“明朝招你惹你了?”

“你又讲!”

朱高炽瞪大了眼睛,喉咙里不时发出咕噜声,他紧紧盯着眼前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西瓜,拼命地吞咽着口水。

“不吃就别扔啊!”朱高炽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怎么能浪费食物?”“你把西瓜皮给我也成啊。”

————

大汉 长安

刘彻今日并没有安排人手抄录,只留了朝堂重臣、卫青、霍去病在身旁。

哦,还有卫子夫。

因为很有可能今天是讲自己,所以吩咐众人只准抄录大汉未来发展以及历史事件等等,野史、谣言一个字都不准记。

“卫青,快去传令。”

“让太学的人速速前来,一字不漏的给朕抄下来。”

“哈哈。”

————

【明朝有很多着名的女性人物。】

【比如拾柒的老乡,出生于四川忠州的秦良玉。】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但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这是李世民的姐姐大唐平阳昭公主都没有享受的待遇。】

————

大明 崇祯十年

秦良玉与卢象升二人上次在评论区看到崇祯的命令,便快马加鞭带着军队就来接管应天府,二人倒是分工明确,军事以秦良玉为主、政事则以卢象升为主。

天幕开始之前,二人正在商议事情,冷不惊听到秦良玉名字,卢象升笑着行礼。

“恭贺宣慰使,名扬后世。”

秦良玉只是笑笑不回话,示意卢象升继续听。

————

【但我们今天不讲她。】

————

卢象升的脸色微微一红,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之色。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试图掩饰自己的窘境,但那一抹尴尬却依旧挂在脸上,仿佛无法抹去一般。

“我还是太年轻哈。”

秦良玉不禁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建斗与我相比确实年轻。”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想青山见我应如是。】

南宋——辛弃疾(稼轩居士):你最好不要拿他的词讲些奇奇怪怪的事,不然老夫略通拳脚。

————

【怎么会?】

【拾柒是这样的人吗?】

【拾柒最尊敬……】

话音未落,评论区无数条“是”刷屏了。

【好吧,起码今天不是。】

【今天以一则民间小故事开场:传说在明光宗朱常洛时期。】

【不熟悉他不要紧,红丸案总该知道吧?】

【朱常洛十分爱好某些需要两个人的运动。】

【这种运动一男一女也可以。】

【两个男的也可以。】

【两个女的也可以。】

【一个女的许多男的也可以。】

【一个男的许多女的也可以。】

【幸好朱常洛姓朱不姓刘,他偏爱最后一种。】

————

大汉 长安

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主位之上刘邦端坐着,而在其身旁,则有一美艳妇人紧紧依偎着他,这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吕雉!此时的吕雉身着华丽宫装,面若桃花,风姿绰约。

经过男人辛苦浇灌的土地长出来的蔬菜总是很茂盛,吕雉仿佛年轻了十岁一般,小脸白白嫩嫩,用手一掐都能捏出水来。

刘邦小心翼翼地用手撑着自己的腰部,动作十分轻微,仿佛生怕被别人发现似的。

不知道是又想起了什么,脸上透露出一丝痛苦之色,但又迅速恢复了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堂下三人看的清清楚楚,刘邦手指微微颤抖,身体略显僵硬。

“还看乃公!”

“信不信乃公弄死你们三个!”

三人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从他们眼眶中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三人的哭声撕心裂肺,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皇后娘娘,你看他。”

“他欺负我们……呜呜呜。”

吕雉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更用力的抱着刘邦,将头埋入胯下。

“皇后,我错了。”

“我这不是被后辈说的话惹恼了嘛,我不是故意的。”

————

大明 北京

“老大,朕没记错的话大明之前好像只有赵惇的庙号是光宗吧?”

“……四”朱高炽不停吞咽口水,说的话含糊不清。

朱棣捏着胡须思索了起来,所以这后代也是刚开始励精图治一幅中兴之像然后又荒废朝政因此由盛转衰?

你奶奶的,李隆基附体了是吧,都要中兴大明了,就不能坚持下去吗?

————

【嘿咻,嘿咻,嘿咻。】

【哦豁,果然凡事不能过度,生病了,那开药吧。】

【当时的太医柳养吾受命负责给皇帝开药,但他不想开,因为他一把脉就知道皇帝马上就要死了。

开什么药都没用。

但后宫娘娘们强烈要求开药,柳养吾没办法只能开了份方子。

结果果然是神医啊,皇帝刚好吃了两副药就驾鹤西去。

而当时太医院内还有一姓王的太医,王太医虽然医术差但人家会钻营,而且他一直嫉妒柳养吾。

王太医的老大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忠贤,二人陷害柳养吾,说皇帝就是因为服了他的药才死的。

柳养吾被乱棍打死,他妻子投河自尽之前将三岁的女儿托义仆王德托带回浙江吴江娘家,由弟弟杨洁儒来扶养。

而杨洁儒的职业是一名郎中。

因畏当时权宦魏忠贤,杨洁儒将这女孩改姓杨名如是,每日行医以后,到得晚来,教她读诗、写字,和讲解历代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希望有一日她能替冤死的父母报仇。】

————

【而为什么说这是一则民间小故事呢?】

【因为除了朱常洛的名字是对的,其他哪哪都不对。

不过至少他们把朱常洛死前服药次数写对了。

朱常洛继位之后吃的第一副药属于泄火的。

第二副药则是大补。

两位药性本就相反,而且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服用。

即便你没吃过中药,也应该听过一句话虚不受补。】

【你要说朱常洛的死因和文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谁信啊?】

————

大明 应天府

文官群体七倒八歪,有的打着绷带把手腕吊在脖子上,有的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站立。

最可怜的是吴伯宗,他是躺在担架上的。

武将群体受伤的则是少数,但人人手上、脸上几乎都有牙齿印,李文忠和徐达最惨,两只眼睛又肿又黑。

文臣武将本来皆是很默契的上了折子请假,一来大家身体都有伤,太痛了,来了大殿老朱又不给凳子坐,一站就站几个时辰,谁受得了?

二来若是又讲到大明怎么办?万一又讲一些皇家隐密怎么办?

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在家观看天幕,不用提心吊胆的。

老朱收到折子没有丝毫意外,只是差人传了句话出去。

“听说你们在午门开战了?”

得,请人抬也要把自己抬去大殿去,否则老朱照着“胡惟庸案”来一个“午门案”,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

【而关于这则故事还有后续。】

【杨洁儒死了,杨如是没办法只得卖身葬舅,被送入妓院改名柳如是。】

【这是拾柒总结了一下,否则十万字都说不完这个故事。】

【一瞬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苦情戏。】

————

大明 北京

“所以是讲朱常洛?”朱棣紧了紧袖口。

朱高煦不赞同的反驳道:“爹,赌一手?”

“我赌拾柒讲柳如是。”

朱棣笑了笑,傻孩子,你肯定会输的。

“不,我赌柳如是,你赌朱常洛,就赌你身上的所有小金豆。”

朱高煦吃起了手上捧着的青瓜,边吃边嘟囔道:“老爷子,玩不起,这不是玩赖吗?”

朱高炽看的流口水,老二都能吃,未必我不能?

pia,pia。

“胖成个球,还想吃?”

“今天是因为天幕直播,才没让你去跑步,明天补上,跑两圈。”

————

【众所周知,有钱有权的人玩的花。】

【而明清时期也挺花的。】

【尤其以扬州为最。】

【说他们道德沦丧,人性扭曲都算是夸奖。】

【为大家带来一则许右吏的短视频。】

天幕切换,出现一个戴着眼镜的斯文男子。

“你是一名农家少女,出生在江北地区。”

“从小有很多人夸赞你眉眼漂亮,将来肯定能嫁给好人家。”

“可你六岁时家乡遭了灾,全家吃不上一顿饱饭,你的弟弟妹妹饿的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不知道何时起,你的家乡来了一伙富贵的外乡人,他们挨家挨户挑选漂亮的小女孩,到了你家,给了你父母十两银子。”

“你娘抱着你直哭,你父亲沉默不语。”

“你父亲看了看饿的不成人样的孩子,又看了看十两银子,掰开你娘的手把你交给了外乡人。”

“几天后,你到了扬州,被安置在一个幽静的小院里,走来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让你叫她干娘。”

“她给你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告诉你只要听话,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

“你和同龄的几个女孩住在一起,她们个个都很纤瘦,每到饭点,就有人给你们送饭,荤素搭配。”

“你家即便是过年,都没吃过这样的东西。”

“但菜量很少,只能吃个半饱。”

“这时候一个姐妹告诉你,她来了三年了,每顿饭都是这样,干娘说吃多了会变胖。”

“又过了些天,干娘带着人来给你缠足,你的脚掌被深深掰断,又缠了厚厚的裹脚布。”

“天气炎热,你的脚又疼又痒,睡不着觉。”

“有天晚上,你偷偷解开裹脚布睡了个好觉。”

“可第二天被干娘发现,提起鸡毛掸子对你就是一顿打。”

“在这座幽静的小院里,你虽然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时不时就会挨打。”

“终于你受不了,你哭着说要回到爹娘身边,干娘冷冷笑道:想走就能走吗?你是我花钱买来的,打你是为你好。”

“干娘的训练很严格,行立卧坐必有媚态,做错一点就要受到责罚。”

“日复一日的过去,你适应了、顺从了也麻木了。”

“在干娘的培养下,你能读书泼茶,识文断字,能写会算还精通琴棋书画。”

“妙笔生花的才子见了你不知道该怎么夸奖。绝望的文盲,见了你更是只能说一句,卧槽!”

“到此时,一匹优秀的扬州瘦马出圈了,是时候高价出手了,从出圈那天你就被干妈拉出来见客。”

“说白了就是被富商挑选。”

“扬州盐商云集,很多只是常年在扬州做买卖,妻子都留在家乡,他们有钱,喜欢攀比,本来只是一个去勾栏瓦舍就能解决的事,但是让他们攀比出了花样。”

“就是以白瘦幼为美的扬州瘦马,并催生了培养瘦马的行业。”

“你的干妈就是一个职业养马的,第一次见客,你就被客人挑来挑去,从头到脚,你没有一个地方没被人碰,光是你的脚就差点被人摸破皮。”

“你的脚小如莲、尖如笋,软如棉,温如玉,弯如玉,香如蜜,是瘦马上品,客人验货时又是动口又动手。

“闻吸舔咬搔捏推一样都不落,口水鼻血流一堆,每次都把你的脚搞得脏兮兮。”

“一开始被客人碰这碰那,你觉得很羞耻,但你知道这就是你的命。再耻辱也得忍着。”

“一眼看上你的人有很多,但你高昂的身价让他们望而却步。”

“不过你出现的第二天就有一个金主一掷万金买下了,他五十多岁的身体干枯的像一具僵尸。”

“你被一顶轿子接进了老人的府邸。当晚你们探讨画技,老狼毫力透新宣纸画了一幅明艳的桃花初绽图,画作的点睛之笔一落,你也就接受了自己的人生设定。”

“你的主子很宠爱你,每天都把你带在身边,帮你跟他迎来送往接待宾朋,你能说会道,色艺双绝,给他赚足了面子。”

“给你买了无数漂亮的衣服和首饰作为奖励,但你知道现在的一切都是脆弱的。”

“你还能写,会算能帮他打理家业。他对你更是青睐有加。”

“你听人说过扬州瘦马基本都没有一个好结局,要不被始乱终弃,人老珠黄后被低价卖到勾栏后瓦舍。要不就是在主人落叶归根时被随意抛弃。”

“盘算很多次以后,你觉得唯一的出路是给主子生个一儿半女,求他将来离世时,看着孩子的面子上妥善安排你们,天不随人愿,地没问题但种子太老。”

“你盼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没看到收获。”

“十多年后,你的主子叶落归根跟你分别。”

“那天他让左右退下,单独跟你谈话,你的心跟着拴到了嗓子眼,怕被他随意抛弃,更怕被他低价出卖,但你的主子还算不错,他退还了你的卖身契还给你留了一笔钱。”

“离开他的时候,你连头都不敢回。带着他给你的钱,在一条深巷里买了一个小房子当做落脚的地方,安度晚年。”

————

【扬州瘦马成为一条产业链是在明末清初时期,明朝时期仍然是传统妓院向这种变态产业发展的阶段。】

【而本次直播的主角便是一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

【歌妓顾名思义——卖艺不卖身,你有两个臭钱没用,人家正眼都不带瞅你一眼的,当然你如果权势足够强大另当别论。】

————

大明,崇祯十年。

被撵出陈家南园的柳如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游荡在秦淮河岸边,天幕开始之时就坐在路边静静观看天幕。

“她真的好自信,好洒脱。”

“后世女子都如同她一般吗?”

拾柒刚开始讲小故事时候,她还只当是同名,无非恰好也是杨姓改柳姓罢了。

可扬州瘦马的故事讲出来,她就知道说的是自己。

幽静的别院,哈哈,确实很幽静。

名字还很好听!

“归!家!院!”

哈哈,归家?

天下之大,何处是我家?

“我这样一般人也能被后世记住吗?”

“我的故事也值得讲吗?”

————

【盛泽归家院,有名妓徐佛者,能琴善画兰。】

【归家院——青楼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明万历四十六年,柳如是出生在浙江嘉兴,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训练歌姬的归家院。】

【幼年不幸,身世不清。】

【《虞山画志》称其“年少聪慧,博览群籍,能诗文,间作白描花卉,秀雅绝伦。”】

【周道登,具体出生时间已经不可靠,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起,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正总裁,后任内阁首辅。】

【一般推测其出生于嘉靖四十五年。】

【这个人实在是不太出名,连百科上面关于他的详细介绍都没有,唯一记载他的几则故事全是野史谣言……】

————

大明 ,崇祯十年。

崇祯帝陪着兵士一起观看天幕,上次和众人商量,干脆以天幕直播的日子为休息日,让一群糙男人放假一天。

若是有妻儿老小的便回家看看家人,天幕结束则回营,毕竟晚上可有篝火晚会,有肉吃,管饱。

不仅如此,崇祯还努力记下每个兵士的名字,走来串往,问问大家训练强度怎么样?教官有没有私下欺负他们?有没有什么建议提出来?

虽然关于建议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一听就觉得很可笑,但崇祯不仅认认真真的听完,还会尽量用他们听的懂的话解释。

“周道登?”崇祯努力回想他的样子,旁边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连忙解释起来。

“陛下,就是砍文官那天,大喊自己当官以来一件正事都没做过,整天混日子,所以自己无罪的那人。”

崇祯一拍脑门,嗨,原来是他,朕想起来了。

砍的好。

————

【柳如是刚开始被卖到吴道登家中为婢女,推测应该十岁到十三岁之间,她被赶出吴家时候才十四岁。】

【由于聪慧无比,不久便被周道登看中而收为姬妾。】

【在某些记载中说年逾花甲的周道登非常喜欢她,常常将柳如是“抱置膝上,教以文墨”。】

【年近七十的人抱着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很像爷爷抱孙子吧。】

【但他是周道登,是江南文人,拾柒向来喜欢用最恶意的心态揣测他们。】

【所以懂的都懂,说出来就不让播了。】

————

大明 崇祯十年。

北京新兵大营。

崇祯怒不可解:“太如,尸首还找得到吗?”

“给朕把他挫骨扬灰,再传令秦良玉、卢象升,好好招待一下他家人。”

应天府临时营地。

“抄家还是灭族?”秦良玉问道。

卢象升有些惊讶:“不是,这都没说他干什么事,就凭这个就去抄家灭族?”

“不符合大明律吧?”

秦良玉用着不争气的眼神看着卢象升,陛下都说了无论怎么做,他都信任我们,你还考虑这么多干嘛?

“陛下在北京砍人的时候,也没讲大明律法。”

卢象升声音越说越小。“可他毕竟是陛下啊,我们这样干……万一……”

秦良玉桌子一拍:“没有万一,有事老婆子我担着……影响不到你的前途。”

卢象升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要真在乎前途,我当年也不会得罪他们。”

“那不就得了,砍了他们,拿着钱粮先去把关外的鞑子收拾了。”

“至于之后如何收拾国内,就是你们文官的事情了。”

卢象升:……其实我不想当文官,我是武将,看了两次直播,现在你说我是文官,我总感觉你再骂我。

秦淮河岸边。

柳如是想起往事不禁潸然泪下,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顺着她那憔悴的脸颊滑落下来。她微微颤抖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无法发出声音,只是默默地哭泣着。“难道后人就是想讲讲我的艳事吗?”

————

大明 应天府

文官们平日里或许口若悬河、意气风发,但在此刻却全都变得沉默寡言。

此刻皆低着头,他们的目光丝毫不敢抬起,每个人都显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似乎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引起什么不好的后果。

“我就知道,只要提到大明,我们江南文人就跑不了,明末的事扯不上我们,可周道登你能不能换个地方出生啊?”

“你为什么要是我们江南人啊?”

“你可害苦了我们。”

————

幽冥之地。

马秀英押着周道登前往赤旗,准备召开公审大会。

从大明前往赤旗的路上,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朱元璋感觉自家妹子胸前的红领巾怎么越发鲜艳了起来?

朱元璋不禁打了个寒颤。“奇怪,幽冥之地也不冷啊,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