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感谢:“云山深处”“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 ”“给声音纹身(纹声)”“喜欢侏獴的韦德龙”“唯恋相思”“至尊元神”“养老帝君”“用户”“喜欢山板栗的李元成”“枫叶卡西尼”“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爱离11”“银明君”“元始天王”“鸿蒙メ天谕祖帝”“陌如忆”“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予你同行2015 ”的打赏。

祝各位大佬: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pS:67.68是各朝后续,不喜欢的请等69章更新。

————

汉朝。

太阳快要落山了。

刘邦的心情也随着太阳一起落入谷底。

韩信三人行礼告退,边走边还在小声交谈。

说是小声,却随着距离的远近而控制着,刚好保持在刘邦能听见的力度。

“唉,公鸟完了。”

“老了,还能用吗?”

“用是能用,行不行就不知道了?”

“啊,那怎么办?”

“不是还有嘴吗?”

嗯???

张良、萧何紧紧盯着韩信,你个闷骚货,我们一直以为你就只喜欢打仗,很正经的样子……结果你玩的这么花?

韩信连忙摆手解释。

“不是。”

“我没有。”

“我听一个朋友说的。”

二人现在确定了,韩信真的干过这事。

而三人渐行渐远,吕雉离刘邦却越来越近,如果二人是分子生物的话,可以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

感谢汉朝是跪坐。

也感谢汉朝的衣裳、裤子的设计。

吕雉的身体随着被风吹动的火苗,摇摆了起来。

刘邦侧着脸看着紧闭的门窗,眼角滑落一滴眼泪。

朕……被侮辱了,朕脏了……

————

不同时期的汉武帝,做的事似乎都是相同的。

刚娶了卫子夫的刘彻,强烈表示:大丈夫岂能纠结儿女情长,拉着卫青就要抵足而眠,还要将霍去病放在中间。

三人晚上要商量军国大事、讨论如何进攻匈奴。

皇后就先回寝宫休息吧。

卫子夫坦然了,接受了。

卫青也就罢了,去病才十岁,你真拿他当甘罗了?

爱就是爱,少拿着国事当借口。

你们一家三口过去吧。

我有五姑娘陪我,刘彻你滚。

————

已经任命卫青为大司马、霍去病为冠军侯的刘彻则拉着二人在宫内饮酒,至于抵足而眠应该是不会的。

————

霍去病已经去世的时空,刘彻则拉着拉着卫青,身边有刘据陪着,絮絮叨叨的和他们一遍又一遍的讲着霍去病的些许琐事。

————

刘据自杀的时空,新一轮屠杀再次来到。

参与平定太子造反的,杀。

不帮太子造反的,杀。

开始帮了最后没帮,开始没帮最后帮了,也杀。

不过好在,仅仅针对朝堂官员,不涉及其未参与的家人,也不涉及百姓。

————

新朝。

王莽在考虑自己还有没有退一步,和平禅让保住性命的可能性。

刘秀实在是太邪门了些。

我宁愿去和项羽、韩信打一场,都不想再和刘秀打了。

他们虽然个人勇武、智力强了些,但至少我能够理解……

刘秀这……不是人能够解释通的啊。

————

东汉。

刘秀没有这些烦恼,虽然天幕结束了。

但朱棣的野史、谣言全抄录下来了,重新翻看一遍,别有一番趣味。

————

季汉,孱陵。

刘备在红脸二弟——关圣帝君,以及黑脸二弟——鬼王张翼德、白脸五弟——护国神侯诸葛亮的怂恿之下。

刘备带着亲卫前往孙夫人处过夜。

刘备和孙夫人的亲卫在外面剑拔弩张。

刘备和孙夫人在里面……喝酒。

两人沉默对饮。

一杯接一杯。

孙夫人伸出满是茧子的双手一拍石桌。

“夫君,夜深了,还不就寝?”

“都喝两坛了。”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怎么磨磨唧唧的?”

刘备心中赞叹:颇有其父兄遗风,果然是将门虎女,对味。

伸手一把拽住衣襟拉着孙夫人便进到屋内。

“呼。”

油灯灭了。

但是刘备眼前却是白闪闪、亮晶晶的一片。

两座高耸入云挺拔的山峰矗立在眼前。

————

许都。

刘协哭完了。

准确的来说,是不敢哭了。

殿内只有他和曹丕二人,实在是太让人害怕了些。

“朕……”

“嗯!!!”

“我……我……我能不禅让吗?”

“你能不能等我老死之后,随便找个傀儡继位再禅让给你?”

“我不想当亡国之君啊,我没脸见祖宗啊。”

曹丕欣然接受刘协的意见,惊的刘协一呆,怎么突然转性了?

“老死不好,病死、落水而死、被太监谋害这几种挺好。”

“陛下选一个吧。”

朕就知道,他们曹家就不可能有好人。

“呜呜呜……”

“呜呜……呜呜……”

哭声很像老式火车行进的声音,突然苍啷啷的声音响起,火车撞剑了,声音没了。

数年后,刘协仍然忘不了这一天。

那把剑离他的脖子只有0.01公分,数息后,他决定用最精炼的文字感动曹丕。

“我同意禅让。”

“你选个时间,我和你把三请三辞走完。”

“你登基,我活命。”

最朴素的文字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曹丕眼角泪水落下,跪倒在地。

“臣谨遵陛下之命。”

————

东吴。

不同时空的孙权,都有同样一种状态。

“合肥!”

“八百人!”

“雪耻!”

“张辽无耻,曹叡无耻,姜维无耻。”

孙权其实应该庆幸,虽然他终生都没能攻破合肥,但作为看门的回报,他的主人不仅攻破了合肥,连孙权未曾设想过的地方都攻破了。

可惜孙权现在还不知道,否则他一定会很开心。

————

西晋。

八王之乱会导致异族入侵、衣冠南渡的消息,并没有阻止司马家混战。

不过现在打的旗号倒是很高大上:“弱智皇帝拯救不了大晋,孤是为了天下苍生不得已起兵,乃是奉天靖难。”

幸而此时还是西晋,两汉刘姓宗室和曹魏宗室联合起来了,姓刘的当皇帝、姓曹的当丞相、当将军,合起伙先把晋朝灭了、异族收拾了,两家再讨论天下的归属问题。

————

东晋。

东晋彻底没救了,有识之士提的数条建议,如发展火器、收复中原等。

皇帝很有兴趣,可世家大族没有兴趣。

准确的说是江南世家大族没有兴趣。

火器倒是家家都在研究,可最终目的也只是将胡人挡在江南之外就可以。

————

五胡十六国。

血腥的厮杀,一刻都没有停止。

即便是在天幕出现,后辈讲述的时候也几乎没有人观看。

士兵忙着杀人,百姓忙着逃命,贵族忙着赚钱,皇帝忙着争取不被手下干掉能够多当一会儿皇帝。

————

隋朝。

杨坚、独孤皇后、杨世民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杨渊=种猪。

而且是已经交配生子之后的种猪,完全可有可无。

————

唐朝。

李世民吩咐匠人。

“朕要向始皇帝学习。”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大唐方能强盛。”

“把朱棣的故事给我刻在石碑上,群臣一人一块。”

“别将来后人挖了秦朝的墓,又挖了我唐朝的墓之后发现两朝都有石碑,但我大唐的数量居然比不上人家。”

“朕丢不起这个人。”

魏征忍不了,这不是圣明天子应该做出的事,劝谏之言还未出口就被李世民拉着讨论事宜。

“玄成,铁勒部的契苾何力与母亲该做何种安排?”

“是先教他们文字?”

“还是先教他们礼仪?”

“还是先教他们耕种?”

“允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

“可不可以让胡人首领领兵?”

“应该赐予何种官职?”

“以后若是再有胡人投降,又该如何操作呢?”

三言两语,魏征的思绪尽在李世民的掌握之中。

魏征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犹如一尊雕塑般凝重。他那原本就微皱着的眉头此刻更是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魏征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世界里,对外界的一切声响与动静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只见他时而微微颔首,表示对某种想法的认同;时而又轻轻摇头,否定刚刚闪过心头的念头。

小小魏征,平时是朕让着你。

和朕斗?你还嫩了点。

李世民又拉着房玄龄、李靖等人商议起了西域、西洋诸事。

“下西洋可以慢慢来。”

“但是通西域势在必行,但到底是委派民间商人亦或官商前去?”

“西域是设立都护府羁縻统治?”

“还是派大军前去灭国,迁徙民众?”

“亦或者两者并行,缓慢渗透,等后世儿孙解决?”

“诸位要拿出办法来,国库收入除了保障军队亦要保证百姓生活不受影响。”

“诸位回家早些休息,慢慢思索。”

言罢,拉着长孙皇后就往寝宫走去,入内便让宫女、内侍全部退出。

长孙皇后瞬间羞红了脸。

不多时,厉害、冲啊、杀啊的声音此起彼伏从屋内传来。

二人紧紧相拥。

“观音婢,为了你的身体,我们再生一个儿子就不生了。”

长孙皇后声若蚊蝇的声音响起,女人在快乐的时候几乎是有求必应的。

“二郎……好。”

殊不知这个儿子还没生下来,李世民已经将名字提前取好了。

名叫李治。

为了好好疼爱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决定每天都要亲手做一根木棍,等着儿子加冠的那天,亲手送给他。

————

开元二年

李隆基和王皇后紧紧相拥在一起。

王皇后的脸庞贴在玄宗胸膛满是热泪。

“三郎,皆是我之过。”

“是我无法生育或才导致你变了,毁了大唐基业。”

“我对不起你。”

李隆基抚摸着王皇后的脸庞。

“怎么能怪你呢?”

“朕非商纣,亦非周幽,你也不是妲己、褒姒。”

“是朕懒了,安于现状,贪图享乐才有此祸。”

“怎能将大唐之祸怪罪于你一女子?”

“无子就无子吧,改天选一贤能之人过继便是。”

“睡吧,明日朕还要与诸位丞相商议西洋、西域之事。”

二人皆是闭着眼但都未曾有丝毫睡意。

玄武门已经是我大唐的魔咒了。

难道姓王的皇后也要成为我大唐的魔咒吗?

高宗的原配王皇后也是无所出,导致祖母为后,最后篡了这大唐基业,难道在我一朝,还要再来一次吗?

————

天宝十四年。

杨贵妃死了,杨国忠也死了。

李亨带着兵士再次从玄武门进来,李隆基退位,称太上皇。

安史之乱起,河北全境沦陷。

长安城内,“秦王破阵乐”再次响起,李亨准备御驾亲征,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

五代十国。

人即便知晓未来之事,仍然克制不了心中的贪欲。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称儿皇帝。

手下也只有寥寥数人反对。

背千古骂名又如何?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才最重要。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你们把朕挫骨扬灰都行。

————

柴周。

郭荣实在是有些头大,不是困扰究竟该如何处理赵匡胤,而是……

“香孩儿,后辈只讲了不到三个时辰而已……”

“你写了五十种方案供朕选择……”

“朕应该先看哪一种?”

赵匡胤一拍胸口:“陛下,臣仔细想了想,后面的四十九种都太花里胡哨了。”

“还是第一种最好。”

“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集全国力量,结硬寨、打呆仗,一步一步推进过去,成功克复燕云。”

“臣不敢奢求领兵作战,只求陛下能让臣活着看到收复燕云的那一天。”

“尔后陛下要杀要剐,臣绝无怨言。”

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说道:“请陛下恩准!”

郭荣点点头,同意了赵匡胤的请求,让赵匡胤先行回家休息。

至于选何种方案?还是等朕回去看完再说。

临走时,赵匡胤又替弟弟求了个从军名额,要求一定要把弟弟派到最苦的军队,去打最硬的仗,最好每次敢死队都给弟弟留一个名额。

————

北宋

赵匡胤只是派人将赵光义囚禁起来,如此对母亲也算有个交待。

母亲若是驾鹤西去,立马送光义去伺候母亲。

拟好圣旨立赵德昭为太子,绝了某些人的念想。

————

元丰六年。

今夜的张怀民仍然没有入睡,不是因为苏轼又来叫醒他……而是因为苏轼拉着他赶夜路去找王安石,一刻都不耽搁。

王安石也静下心来,思索变法多年存在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改正,如何实施才能万无一失?

经后辈说了这么久,陛下和众臣工应该不再阻挠变法了吧?……应该吧。

————

南宋。

江南士绅组织了庞大的车队,白发老人亲自带队,浩浩荡荡的带着粮食、食盐、布匹、熏肉、金银等前往朱仙镇。

赵构下令阻拦……额……命令连皇宫都没出去,在朝堂说出来的时候就被群臣否了。

不过路边行人有些疑惑,车队带这么多黄色布匹是干嘛用的?

————

大蒙古国时期。

成吉思汗铁木真在草原上烤着羊、喝着酒,没有因为大元灭亡而有丝毫伤感。

亡就亡了吧,回草原放牧也挺好的。

————

元朝。

有人再次提议杀尽汉家大姓:刘、李、张加上朱姓皆杀。

这样大元就能千年万年,万世长存。

忽必烈真的很想撬开他的脑壳看看,是不是装的都是排泄物……

如果下这个命令,大元都等不到一百年,朕搞不好会提前回到草原过上放牧的生活。

“要不汉化一下?”

蒙古贵族拨刀不说话,表示决心。

汉人臣子倒是跪地口称圣明。

忽必烈一指两方。

“你们想保留传统。”

“而你们想汉化。”

“那不如半汉化?”

“汉人用科举考试当官。”

“蒙古人则继续按照草原的规矩来!”

“现在还有没有问题!”

大家都表示没问题,但刘秉忠有问题,然而他不想说出来。

什么叫半汉化?你要么彻底蒙古化,要么彻底汉化。

半汉化下去两方只会越来越割裂,唉,你现在还能压住两方,你儿子成吗?

你头天死,第二天就会爆发内战……

不过,关我屁事。

————

大明。

洪武年间,一道道命令下达。

着工部研制新式火器。

恢复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

设航海部,徐达为正,李文忠为副,统管市舶司一切事宜。

着工部改进战船,海船。

抽调水师精锐组建大明海军。

着太医院研制大蒜素。

工部和太医院的人愁白了头,工部稍微好一点,无非用心改进而已。

但太医院……太医院的人回家就吩咐家人多备几口棺材,命多半没了……

太子还能挺十来年,太孙离去世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要是没救活……大家只能去地下再救了。

后辈就随口提了句大蒜素,其他啥都没提……

已知:胡蒜就是大蒜。

求:如何造出大蒜素?

我们是医生啊,这事应该钦天监的人来做,他们能掐会算,指不定夜观星象就观出做法来了。

我们能怎么办?拿大蒜熬药给太子、太孙顿顿喝?还是让他们每天吃十斤大蒜?

午门外。

徐达、李文忠因朱元璋留下谈事的原因走在最后,没成想出来看到文官们一步分做十步走,如蜗牛一般缓慢,眼见二人出来,还笑呵呵让路。

“魏国公、曹国公请先行。”

二人笑着回礼往前走去。

一丈。

两丈。

后面传来一声大叫。

“别打徐达,照着李文忠打。”

“弄死他,冲啊。”

听见喊声,二人也不跑,就站在原地,嘿嘿一笑,转过身来面对文官群体,从怀里掏出菜刀。

“不要怕,他们不敢在午门动刀。”

“冲。”

李文忠轻蔑一笑,将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伸进嘴里。

“咻……”清脆尖利的口哨声刺得文官们耳膜嗡嗡直响……

“弟兄们,别藏了。”

“出来好好招待一下他们。”

“别打工部的,他们还没完成陛下的任务。”

“其他的往死里弄。”

武将们一个接一个的从阴影中走出来,怀抱双手,笑呵呵的慢悠悠的走着,形成一个包围圈将文官紧紧围在中间。

“工部的,你们可以走了。”

“虽然不打你们,但拳脚无眼,不小心伤到了可不要怪我们。”

明朝首任状元吴伯宗站了出来,怒斥道。

“你以为我们文官像你们武将吗?”

“我们团结的很!!!”

在他身后,包围圈放开一个小口子,工部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溜了。

话音未落,后面又传来文官的声音。

“曹国公,他们是江南文人。”

“我们北地来的和他们没关系。”

“我们也可以走吧。”

李文忠挥挥手,示意他们自便。

却不料文官内斗了,有个官员骂道:“没骨气的蛮子。”

“我呸。”

乱战混起,北方文人打南方文人,武将因为天黑分不清敌友,干脆一起打。

徐达、李文忠照着吴伯宗就打,将他按倒在地上,就要开煽。

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肾上腺素加持之下是能够爆发出远超平时的力量的。

吴伯宗用力一蹬,将徐达二人踹翻在地,自己的大腿挨了一刀,差一点就砍在子孙根上。

朱家藩王听的闹声,在秦、晋王的带领下也冲向战场,照着文人打。

“让你们帮朱棣编排我!”

“让你们乱写!”

整个大明午门乱成一锅粥,好不热闹。

宫内。

朱标、朱棣两兄弟相顾无言。

朱标命人抬来几坛美酒,二人一杯接一杯的喝。

“老四,你知道吗?我真的想杀了你。”

朱棣不知该如何回答……唉。

“可孤不能,至少现在不能。”

“爹要开海禁,你跟着出海吧。”

“洪武二十五再回来,我死了,爹会立你当太子。”

“我要没死,你就给孤滚的远远的,去海外当藩王也好,称皇帝也罢,此生不要回大明了。”

“不然我怕我控制不住自己,杀了你。”

朱棣低着头泪水一滴一滴落在酒里,瓮声瓮气的告诉朱标自己知道了。

“喝吧,喝多了我会让人送你回府。”

“离下西洋还有些时日,你自己去找找前元的航海记录来看,别等不到洪武二十五年你就死在海上了。”

“那孤一定很开心。”

朱棣更是落泪,大哥何必故作坚强,非要说的如此绝情?担心我就担心我嘛,真的是,和爹一个样。

后宫内。

朱元璋不知道命人从哪里找来一口锅正在弄烧饼。

“重八……大半夜的不睡觉也就罢了。”

“吃烧饼也罢了。”

“为啥非得自己弄啊?”

朱元璋嘿嘿一笑:“妹子,人烦心的时候总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分散精力。”

“有的人喜欢饮茶,有的人喜欢饮酒,有的人喜欢女色。”

“咱不一样,咱就喜欢这烧饼。”

“况且你想啊,天幕都有,那是不是仙神也可能真的有,地府这些也可能有。”

“人啊,一定要有一技傍身,万一将来去了地府,又要从头开始,咱起码会弄烧饼,饿不死你我。”

马皇后听到这话后,不禁轻轻捂住嘴巴,但那一抹笑容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

“好啊,你卖烧饼,我给你和面,咱家开个烧饼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