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62章 奉天靖难记——朱元璋最爱朱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章 奉天靖难记——朱元璋最爱朱棣。

感谢:“易州的恐蜂兽”“炸天帮王者荣耀铠爹”“晨﹣星”“至尊元神”“养老帝君 ”“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枫叶卡西尼 ”“用户”“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爱离11”“银明君”“云山深处 ”“予你同行2015”“喜欢侏獴的韦德龙”“元始天王”“东北的金大爷”“陌如忆”“唯恋相思(> <”“锦绣坊的乌金猿”的打赏。

祝各位大佬: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pS:为了不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以后关于幽冥之地尽量发单章,不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跳章看。

pS:关于书友建议幽冥之地单独开书的建议已经收到,有些问题写在下一章的作者有话说,请大家多多给建议,63章一分钟之后更新。

————

【《奉天靖难记》现存版本来自清朝浙江汪启淑的家藏本,共四卷。】

【更早版本目前尚未发现。】

【具体编纂者已经不可考,一般认为是朱棣命人根据《明太宗实录》一至九卷关于靖难诸多事宜扩充而来。】

【真假未知,但一般默认是朱棣命人编纂的。】

————

大明 北京

朱棣望着气喘吁吁的朱高煦疑惑问道:“你把你大哥扛着干啥?”

“怎么,他准备逃跑?”

朱高煦背过身去:“爹,你让大哥抬起头,让您闻闻,您就知道啦。”

老二发什么神经?老大也是,被甩晕了?怎么埋着头就不起来。

走近前来,用力把大胖的头掰起来,瞥见大胖尴尬的微笑。

朕手上怎么油腻腻的?

朱棣凑近一闻,烧鸡、烧鹅的味道,还有贡酒的味道。

“老大,你饿死鬼投胎吗?”

“你居然在太庙偷吃?”

大胖像个鸵鸟一样,把头紧紧贴在二弟的背上,又用双手捂住耳朵。

朱瞻基呆若木鸡,爹,你好勇啊!

“爷爷,不关我事啊。”

“我爹干的,你打他啊!”

朱棣一脚。“我怕把你爹打死。”

又一脚:“儿子让打爹,不孝!”

再一脚:“好圣孙!!!”

————

大唐 长安

李世民连忙调来数名起居郎,要求务必把奉天靖难记记录清楚。

这可太可乐了。

————

【在文中把朱棣称为“今上皇帝”,如果没有后人修改过内容的话,基本可以确定是朱棣一朝的臣子所写。】

【首先是所有皇帝都有的出生异象:今上皇帝初生,云气满室,光彩五色,照映宫闼,连日不散。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比长,聪明睿智,仁孝友弟,出于天成。】

【这个无可指责,毕竟所有皇帝都有嘛,与梦到和龙交合、野外吃了蛋、怀孕几年等等相比,朱棣已经比较克制了。】

【然后用了很长的一段话来夸赞朱棣,总结一下:文武双全,举世无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子百家、无一不通。

善于用人,平和待人。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小民百姓,没有一个不说燕王好的!

打仗骑射更牛,即便洪武将领们也自愧不如。】

【料敌为先,决胜于千里之外。】

【嗯,最后这句没有多大问题,毕竟朱棣打仗是真的牛。】

————

大明 应天府

燕王终究没有进入牢中,又回到了大殿。

只是此刻仍然跪在地上。

只是自己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后辈简直多事,都讲到我死了,就直接结束不行吗?

奉天靖难记,一听就知道没什么好事。

————

【燕王藩国内,因为燕王的治理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燕王经常寻访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为他们解决问题。

燕地百姓都很爱戴他。】

【随后记载:

太祖常曰:“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

【emm,这句话实在不是拾柒非要怀疑它的真实性,而是历史上但凡非正常继位的,史书上基本都会有这么一句话。】

【上容貌奇伟,美髭髯,举动不凡。有善相者见上,私谓人言:龙颜天表,凤资日章,重瞳隆准,真太平天子也。】

【重瞳在古代被称为圣人之相,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只有八个人:仓颉、虞舜、重耳、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李煜。】

【而隆准则是形容一个人有高鼻梁,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重瞳加隆准,基本就是明着说朱棣将来是天子了。】

【这个基本可以判定为假,因为正史从来没有记载朱棣是重瞳。

并且《奉天靖难记》写的是相面先生悄悄对别人说的。

秘密只有一个人知道的时候才叫秘密,你如果告诉了第二个人,恭喜你,基本身边的人都会知道。

何况是明着说朱棣将来是皇帝,大概会被传的妇孺皆知。

朱元璋不会砍了朱棣,但一定会把相面先生砍成十八块。】

【这种相面先生的故事史书里面比比皆是,基本和一个人发财了、有权有势之后,一定要给自己编一个荡气回肠、惊天动地的过往并没有多大区别。】

————

大明 应天府

一阵呵呵的冷笑声从皇位传来。

文人突然有些感谢燕王了,搞不好陛下气急败坏之下,要先收拾燕王。

我们的头颅还可以多在脖子上放两天。

————

北宋 汴梁

赵匡胤没心情看朱棣的乐子。

因为自己的大宋本身就是一个乐子。

火器,我有,虽然威力不大。

船,我也有,虽然不如明朝。

军队,武将,我也有。

所以我可不可以换种思路,学朱棣下西洋通商,去倭国、西洋各地搞搞副业。

多赚钱、多赚粮、多赚矿、多赚土地。

而后国富民强,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

完美规避了给武将权利,他们会黄袍加身的风险。

朕真是个天才。

————

南宋 临安城外

河边,酒过三巡,有一人提出问题。

“可我们就这样给他送粮饷过去,他只怕会觉得我等没安好心吧?”

主位上的白发老人看着这不成器的家伙,眼神满是不耐烦的自问自道。

“这世上有无欲无求的人吗?”

“也许有,可这样的人能让别人放心吗?”

“不会。”

“皇帝不会放心无欲无求的臣子,就说我们求的是下西洋通商之利,他无非想收回汉家故土而已,至少现在不会与我等计较此事。”

“我们是真的想下西洋也好,假的也罢,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他相信,我们帮他只是因为我们想下西洋挣钱,这就足够了。”

“他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我有一孙女也正好待字闺中。”

————

【接下来,可乐的来了。】

【初,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

常于宫中行呪诅,忽有声震响,灯烛尽灭,略无所惧。

又擅募勇士三千余,东宫执兵卫。

太祖闻之,语孝慈高皇后曰:朕与尔同起艰难,以成帝业,今长子所为如此,将为社稷忧,奈何?

皇后曰:天下事重,妾不敢与知,惟陛下审之。

太祖曰:诸子无如燕王最仁孝,且有文武才,能抚国家,吾所属意。皇后慎勿言,恐泄而祸之也。

有潜以告太子者,太子乃日夜伺察太祖。】

【好家伙,朱标不仅不被朱元璋喜爱,还十分讨厌。

而且还偷偷募兵,还派人监视朱元璋。

朱元璋最爱朱棣,想把国家托付给他。】

【不提历史上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也不提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明确规定继承人只能是嫡长子。】

【就说一点:有没有感觉这个故事很熟悉?】

【拾柒翻看史书一查,这不是直接照着李建成模板直接改的吗?】

————

大唐

不讲武德的武德年间,透过甲士的缝隙之间,二人目光对视。

李世民表示:朱标的事是编的,但你的事可比这还过分!

李建成表示:混蛋,不仅杀兄囚父,篡位谋逆,还编排我,还讲不讲兄弟情义了?

————

大明 北京

“唉……”朱棣无奈的叹了口气,还是想办法超度洪武年间的我吧。

是我对不起我自己!

是我杀了我!

————

大明 应天府

朱家兄弟及一众文臣武将都悄悄的打量着朱棣。

你真的好勇啊!

全天下都知道爹爱大哥,只把大哥当儿子。

爹的位置也只能大哥坐,你这编的也太没技术含量了……

你实在不行找个写话本的来编也成啊,怎么就直接改李建成的模板呢?

朱元璋怕发火大声说话惊到朱标,导致他的病情加重。强行控制住自己的怒气继续笑呵呵的和儿子打趣逗乐。

马皇后想出口宽慰一下,只见朱元璋伸手一指天幕上还未消散的文字。

“喏,皇后慎勿言!”

马皇后微微垂首,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笑意。心中暗自思忖:“好你个朱重八啊!我是不是该夸你聪明伶俐,竟然现学现卖起来了。”

————

【接下来有请凉国公蓝玉登场。】

————

蓝玉:啊?还有我的事?燕王怎么写我的?

————

【却说那蓝玉捕鱼儿海大捷,回程途中路过北京,带着缴获的马匹就要先进献给朱棣。

朱棣严词拒绝:你应该先给我父亲,而不是给我,你是想让我背上不尊君父的大罪吗?

蓝玉被朱棣拒绝,心想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太子殿下,我来了。】

【回到南京立即找到朱标:陛下最爱燕王啊。

而且燕地百姓都敬爱燕王,私下里都说燕王有人君之相。

不瞒太子殿下,臣会望气之术,北平有天子气啊,你要多加小心。

虽然正中朱标下怀。

但场面话朱标还是要说的:燕王尊敬兄长、疼爱弟弟,也没有做出任何伤天害理之事,我该怎么和他相处呢?

蓝玉表示:希望您能将今日对话保密,臣愿为太子殿下大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蓝玉准备辞行,朱标又悄悄告诉蓝玉:多派人监视燕王,任何风吹草动,随时向我汇报。

因为蓝玉的一番话,导致朱标越来越猜疑朱棣,兄弟之情从此结束。】

【按照奉天靖难记的逻辑:蓝玉之死不是因为他骄纵不法,也不是朱元璋怕朱允炆压制不住他。

而是因为他没有诚心投靠燕王,一次不成直接转投朱标,被朱元璋厌恶。】

【好玄幻的逻辑。】

————

大明 应天府

蓝玉跪在地上就喊起了冤,燕王不要脸啊。

合着我就是话本小说里的奸臣?

我就是撺掇李建成和李世民闹翻的李元吉?

你要点脸吧,反都造了,还想要好名声?

你要就要吧,编排我干什么?

我还路过北平向你进献马匹?

你想多了吧,全天下都知道我干不出来这样的事,我连陛下都不想进献,还给你?

————

【接下来有请晋王登场。】

【话说晋王知道朱元璋不喜爱朱标,逢人便说:将来皇位肯定是我的。

遂私制龙袍、冕服、天子礼器等藏于五台山,结果被人告密。

查啊查,查不出来谁告的密。

晋王的疑心病就越来越重,看谁都像叛徒。

晋王变得荒淫无度,暴虐嗜杀。

以军马围村落,屠无罪二百余家,其惨酷尤甚。

常饲恶犬,以啮人为乐,犬不啮人,即杀其犬。】

【啧啧啧,你看朱棣对哥哥多好,连哥哥暴虐嗜杀都帮他找了个合理理由。】

【后来,朱元璋知道了,把晋王叫到南京一顿臭骂。

晋王想不通啊,到底谁告的密?

朱标一言解惑:除了燕王,还能有谁?

从此二人狼狈为奸,监视、陷害燕王。】

————

大唐 长安

什么叫做用李建成的模板改的?

这明明就是大哥做过的事,朕是当事人,朕最清楚。

朕说的,他就是这样的人。

哈哈,改个名字、时间直接往大哥身上套就行。

大哥,委屈你了。

————

【洪武二十三年,晋王、燕王伐北元,结果晋王害怕了,不敢进攻。

燕王一路大破敌军。

晋王抢先一步向朱标传信:燕王不听指挥啊。

朱标添油加醋的去朱元璋面前给朱棣上眼药水:老四不听指挥,大败。老三大胜。

结果朱元璋满脸的不开心。

后来朱棣的捷报传来,朱元璋大喜说到: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

朱标接着陷害:光靠老四怎么会胜?老三也有大功啊。

朱元璋不听。

朱标继续陷害:老四得了好马、珍宝不进献给您,他有二心啊。

朱元璋继续不听也表示不信:老四不是这样的人,老四是最像我的,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

大明 应天府

文臣来回打量朱棣、朱元璋。

嗯……怎么能不算像呢?

都是一样的把文臣当狗遛,不把我们当人,简直一脉相承。

————

【接下来有请刘三吾登场。】

【洪武二十五年,燕王又出征啦,朱标又继续诬陷啦,朱元璋继续深爱朱棣表示不信。】

【朱标死啦,朱元璋找重臣商量想传位给燕王,结果被刘三吾一句话堵了回去:传给燕王,秦王、晋王怎么办?

朱元璋无奈只有立朱允炆。】

【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编纂者,开篇花了很长的篇幅来描写朱元璋爱朱棣,朱棣有人君之相,朱元璋在朱标还在的时候就想着安国家的是燕王,想传位给他。

结果朱标死了,朱元璋因为别人一句话,突然又想起了皇明祖训,顺位继承。】

【你这逻辑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啊。】

————

大秦 咸阳

有没有逻辑很重要吗?

你们说朕修阿房宫是为了一名女子的时候怎么没见逻辑?

说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时候怎么没见逻辑?

逻辑不重要,开心最重要。

把这些事传到百年、千年后最重要,你们编排朕,朕折磨你们,扯平了。

————

平行时空 咸阳电视台

“今日,我市地铁修建过程中无意发现秦始皇时期丞相李斯之墓。”

“墓中有一块石碑,记载了一些从未在我们时空有记载的故事——即明朝太宗成祖朱棣的故事。”

“该石碑的出土似乎佐证了曾经出土的大秦教育司首任司长——叔孙通墓中所记载的贯通古今的天幕是真实存在的。”

“考古专家、科学家、哲学家仍然在进行研究讨论,天幕究竟是我们的后世时空传去古代导致现实世界发生变化。

还是平行时空的天幕映射到我方世界,所以我方历史与天幕讲述完全不一致。”

评论区:

用户9527:我上次就说了那群专家是放屁,他们口口声声说天幕是小说家的圣殿所在位置的称呼,墓里记载全是小说家写的志怪小说。无非脑洞大了点,就像我们写科幻小说一样。

用户9527:屁,就是屁,还说我传播不当言论封我号!

用户9527:这次怎么不封了?

用户9527:封啊!

平台通告:检测到用户9527发表不当、仇恨言论,现进行封号处理。

天气太热水太凉:膜拜9527大神,恭送先生二次飞升。

高拾柒:膜拜,恭送。

小朱朱:同上。

小燕子:+1。

……

张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