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57章 破阿鲁台——一征结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章 破阿鲁台——一征结束。

感谢“枫叶卡西尼”“贫道:缺德道人”“type-c符玄”“爱吃敛汗鸡的柳柳”“锦绣坊的乌金猿”“鸿蒙メ天谕祖帝”“唯恋相思(> <”“至尊元神”“爱离11”“银明君”“云山深处 ”“予你同行2015”“元始天王”“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 ”“陌如忆 ”的打赏。

祝各位大佬: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pS:大家的建议已经收到,57章.58章仍然还有一小段幽冥之地的内容,以后尽量少写乃至不写。

————

北宋 汴梁

“斡难河……”赵匡胤喃喃自语,宁杀错,不放过,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子再说。

就想要马上派人前去斡难河大肆屠杀,朕要让斡难河旁几百年连根草都长不出来。

命令终究还是没有下达,不是因为心善,而是因为大宋连燕云十六州都过不去。

只能派些探子隐藏身份前去探查草原情况。

巧的是辽国也是这样想的,两国探子在草原上相遇,恰好两方都是用商人身份来隐藏,又刚巧在路上碰上,一番交谈之下,一时间只感觉相见恨晚,一顿酒下去,成了结拜兄弟,在草原结伴而行。

————

【而如此庞大的俘虏部队已经超过明军的处理能力,全部押回大营不现实,兵贵神速,阿鲁台还没解决。

全杀了?也不太现实。

无奈之下只有全部释放。

人都是崇拜强者的,有一部分蒙古人死活就要加入明军,跟着朱棣打仗。

但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及防范探子混进来刺探情况,朱棣并没有接受。

但山不向我走来,我自向山走去。

如同追求爱情一样:

你不爱我、不要我不重要,我爱你,我就要跟着你。

朱棣返回斡里札河营地的时候,四名蒙古勇士夜闯军营,被万忠抓获,送到朱棣面前。

七嘴八舌说了半天,表达起来就一句话:永乐帝牛逼,我们要跟着你干。

朱棣看在他们如此诚心的情况,收为亲卫。】

【看到没有,追求女人也要这样,实在不行,直接闯进家里表达爱意。

当然,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请联系张伟律师。】

【并且朱棣击败本雅失里的同时,还解救了一批跟随丘福出战而被俘虏的明军,这些人并没有被杀,只是被当做奴隶使用,刚开始在鞑靼部大营,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分兵时候又被本雅失里带走。

这不是巧了嘛,朱棣刚好马上就要进攻阿鲁台,需要知道附近的地形情况。

朱棣与众人有过一番交谈,但由于各个版本的明实录在这段都缺失了几十个字,无法得知他们交谈内容。】

————

大汉,藩王们思考着,皇帝亲自率军救出俘虏,虽然只是顺带的,但小兵不得感动的要死啊,可比吴起吸脓疮让人感动。

孤可不可以也来一次招揽人心?

额,算了吧,别没救出来反倒自己被俘虏。

————

东周

魏文侯又下河捕捞起来两条鱼,还从树上找了一窝鸟蛋,正在给吴起二人烹饪美食。

二人实在于心不忍,不跟他回去吧,他这么诚心。

跟他回去吧,他一死,他儿子继位,我们又没好果子吃。

“君侯,你且看这样如何?”

魏文侯满脸期待,难道我终于感动二位先生了?二位终于愿意和我回去了?

“魏、秦联姻如何?”

苦瓜色的魏文侯撇了撇嘴。

“有用吗?亲儿子和父亲都要翻脸,联姻能干嘛?”

“不是单纯的联姻,您娶一个秦伯的女儿生个儿子,秦伯也娶您的女儿生个儿子,等他们长大了,给他们几万兵马对阵,谁赢了,谁就是秦魏两国的王,秦魏直接合并,不管谁赢都有您和秦王的血脉,你们谁也不亏。”

别说魏文侯傻眼了,李悝也呆住了,吴起你确定你这是正常人的想法?别说魏侯了,秦伯若是知道这个建议,怕是宰了你的心都有。

————

【朱棣返回大本营,留守文臣武将出寨迎接,而何福也在呼伦湖东边区域抓到了阿鲁台派出的斥候以及掉队士兵。】

【朱棣并没有刚刚取得一场大胜而有丝毫懈怠,一边审讯俘虏,一边派成安侯郭亮率领一部明军向南回到应昌(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押运粮草。】

【同时左翼张辅派人报告,今蒙古国翁珙县一带发现几千蒙古骑兵在知院“失乃干”的带领下要投降明朝,朱棣派领扩廓帖木儿带领一股精锐骑兵协助张辅接收他们,防止敌人诈降或者反叛。】

【又命王友、刘才筛选士卒,将其中的伤员、生病的、损失了马匹无马可骑的骑兵、牛车骡车载不下小的多余步兵、辅兵全部带回开平休整,并且要求他们在回程途中靠着西南方向行进,做好随时支援张辅和扩廓帖木儿的准备。】

【诸事安排完毕,朱棣率领剩下的精锐部队向南渡过克鲁伦河,向东绕过呼伦湖,又从东北方向进入贝尔草原。】

【行进路上,朱棣又继续为南方文官当起了导游,向他们解释道呼伦湖如此浩大是因为同时有七条支流注入其中。】

【但这是一场急行军,在金幼孜的北征录中记载:连续十多天,每天都是持续赶路,只有傍晚、凌晨可以分别休息一到两个时辰,其他时间全是在赶路,即便是文官也不例外。】

【因为分兵,又因为本雅失里已经大败,并且阿鲁台也探查到了朱棣已经向自己而来,阿鲁台此时完全没有信心和朱棣交战,全军沿着喇叭口向着西伯利亚而去。】

【朱棣马不停蹄的追,阿鲁台自然也不能停下,他可能心里无数次大骂朱棣:畜生,畜生啊。你还真要追到西伯利亚?】

【别误会,是夸朱棣像牛马一样,每天只需要休息两三个时辰就可以日夜兼程的追击。】

【如果阿鲁台只有骑兵在手,成功跑掉并没有问题,但他们一开始就将乌兰巴托以东的牧民全部迁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骑兵能跑,牧民怎么办?

阿鲁台能抛弃牧民吗?

手下勇士骑兵的父亲、母亲、姊妹、妻子、孩子全在这群人里,你要敢抛弃他们,等朱棣赶到这里的时候,阿鲁台的头七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并且蒙古内部也是有阶级划分的,贵族可不仅仅只有一顶帐篷,尤其是统治华夏一个世纪以后,好的学了不少,糟粕也学了一大堆。

贵族通常拥有金银珠宝、古玩、首饰丝绸、布匹、瓷器等等奢侈品,还有大量阉人、奴仆、歌姬、厨师。

人可以不要,直接丢下,但你舍得把财宝丢下吗?

大量的马车拉着财宝,还跟着瘦弱的牧民,如此沉重的负担,速度又能快到哪里去呢?】

【根据推测,在大营精兵简政、派出大部分士兵回开平休整之后,朱棣此时带领的士兵很可能不足五万人,很可能只有三到四万,极限最高值最多六万。】

【六月初七,明军前锋部队在一片河谷发现了一大片被马匹啃食过的草地,又捕获了两名鞑靼外围游骑兵,审讯得知阿鲁台大部队就在前方。】

【六月初八,明军不分昼夜急行军。】

【六月初九,清晨时分,太阳从东边升起,一个后来被朱棣取名为飞云壑的地方,两军相见了。】

【阿鲁台列阵以待率先出招,出来吧,大蒙古国祖传秘术。】

【阿鲁台派遣侄子前去明军递交投降书。】

————

大元 中都

“立刻派人找匠作把这该死的后辈给我做成石像,送到佛寺,让僧侣日日夜夜念经超度,一刻也不准停!”

“再派巫师日夜诅咒,朕要让他下十八层地狱!”

是可忍孰不可忍,忽必烈忍无可忍,我大蒙古国祖传秘术是投降吗?

我不用继续听,我都能够知道这是诈降之术,能诈降最好,不能成功也能拖延些时间!你居然这样翻译?这样解释!!!朕要送你去见佛祖。

————

现代时空,拾柒有些口渴,顺手拿起杯子喝水,瞥见手机居然解锁了,昨天刚下的敲木鱼集功德软件自己在运作,而且好像出bug,速度之快让人看不清,一秒钟涨了十万功德。

手机啊,我错了,昨天你提示我该网站有风险时候我就应该退出的,我非要在里面游荡三个小时,是我错了……我现在下杀毒软件还来得及吗?

大元,忽必烈瞧见后辈只是喝了口水,脸色就越来越难看,莫非朕只是下令就已经起效了?

“快,传召天下寺庙、不管是和尚庙还是道观,哪怕是尼姑庵,都要刻一个后辈的石像,日夜念经超度!”

“朕送她去见玉皇大帝、如来佛祖、观世音,还要让她去阎王面前忏悔自己的罪过。”

刘秉忠扶额苦笑

……大汗……陛下……

重要的是这个吗?

更重要的不应该是大元不到百年就退出中原,还被人在草原一路追杀吗?

不过调侃两句,您就如此,那上期的始皇以及一直被拉出来鞭尸的宋朝和孙权,岂不是要冲进天幕杀了后辈才能罢休?

————

【 朱棣百分之百肯定阿鲁台是诈降,但没事,我总不能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吧。我配合你,演,接着演。】

【你想拖延时间,我还想让士兵休息一会喘口气恢复体力。】

【朱棣立马让在后方中军的金幼孜写一份招降书快马加鞭送来,送到不久在返回途中,阿鲁台大军冲锋了!】

【阿鲁台也许意识到了朱棣其实没带多少人,至少人比自己少,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

浙江 某医院

“咳咳咳”老人艰难的侧过头问向身边的儿子。

“这句话,我怎么感觉好熟悉?”

“总感觉在哪里听过?”

“是哪位猛将说的吗?”

儿子不忍在这个时候刺激老头,只得含含糊糊弄过去,只期待父亲能早点好起来,不然这个新年怕是要和一群人一起过了……

————

【阿鲁台率先发动攻击,但这个人思想有问题,你知道吧?】

【阿鲁台的想法:能不打就不打,能跑就跑,即便要打也是拖延时间,派出部队带着老弱妇孺以及金银财宝趁着时间先跑。】

【想法没大问题,但总得有个主次吧,他没有,全都想要。

就像你需要一个男生既要有钱、长的还帅、身体还好、还能抽时间陪你、偶尔还有浪漫、时时刻刻都能陪你聊天、懂你的喜怒哀乐。

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得不到。

恰好,阿鲁台完美符合这一定律。】

【阿鲁台想跑,出战拖延一下时间就行,但其他各部首领贵族趁着日光一看,呦,小小朱棣才这么些人,给我干他啊。

干掉他我们还跑什么?

一路打到北京南京重建大元!】

【能在花花世界躺在家里吃着大米饭、吃肉喝酒,身边是温婉的江南女子伺候着,谁还愿意在大草原上放牧,连洗澡都不方便。】

【即便你是历史上皇权最集中的皇帝,你也不能违抗你手下大多数的人共同意愿,更何况是阿鲁台,所以本来只是一场拖延时间的战斗,硬生生从此刻变成了决战。】

【阿鲁台强烈反对,双方还在僵持协商之中,诸葛朱棣再次上线,历史上的诸葛亮送女装给司马懿,三国演义的诸葛亮骂死王朗。

小子诸葛朱棣不才,只能派出数百名勇士来你们阵前叫骂,骂的应该很脏,参考小时候街头巷尾的骂战,可能上到铁木真、下到北元皇帝都被骂了一遍。其中可能还掺杂着对各部贵族母亲、妻子的亲切问候。】

【人是理性动物,但大多数情况下人都是不理性的。】

【阿鲁台彻底压制不住贵族的战意,匆忙制定了一个战术——先下手为强。】

【金幼孜的《北征录》记载首先交战的是左翼何福部,但《明实录》记载的却是右翼郑亨部。】

【是不是觉得拾柒又要说文人篡改,阴谋论?】

【错!】

【熟悉蒙古西征的朋友一定知道有一个极具经典蒙古人色彩的战术:鞑靼率先向何福方进攻,但是没有交战,直接迂回到何福侧翼。

这只是障眼法,让明军注意力转向左翼,做出佯攻,若是能够让朱棣以为鞑靼要大举进攻左翼,亲自带兵救援那就更好。

另有一部则快速冲向郑亨部直接进行攻击,若是朱棣救援,那就直接截断阵型将郑亨部围歼。若是不救援,也可以打个时间差重创郑亨部。】

【而金幼孜记载何福首先接敌应该是根据左翼的鼓声、号角声最先响起来进行判断的,】

【阿鲁台的这个计划很完美,可他对面偏偏是朱棣。

朱棣是谁?朱棣可是比蒙古人还蒙古人的大明皇帝。

这套战术且不说朱棣还是藩王征伐北元时候用过多少次,单单是靖难之役朱棣就用了无数次。】

【朱棣击败对手的方式很简单,以力破之。

朱棣率领宿卫、亲兵共一千骑兵为先锋军,直冲鞑靼阵型而去。

史书对朱棣的这次进攻记载:人百其勇,箭如雨下,杀声震天。

后续的燕山护卫、三千营紧随其后,直接打垮了阿鲁台的前军阵型,熟悉的剧情再次上演,毫无士气,溃散而逃。

可他们逃了,进攻明军左右翼的鞑靼部队就成了朱棣的盘中菜。

负责进攻郑亨的部队被朱棣和郑亨夹击,大败。

负责佯攻何福的部队发现前军被击溃直接逃了。】

【而阿鲁台和贵族们呢?】

【在前军被击溃的时候,他们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明军在朱棣的带领下,全线展开追击。】

【金幼孜跟随着中军推进,北征录记载:六月十一中午,经过长秀川的河谷道,看见河边两岸、漫山遍野都是鞑靼抛弃的辎重,数不清的马车、牛车、帐篷、财宝。

一直走到晚上,都还在大量辎重的包围中,绵延百余里地。

六月十二,往前行进,又看到了漫山遍野数不清的牛羊马、猎犬。】

【该段记载可以判定为真,不仅仅因为他是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一百万个穷人一人拿出一块钱也是一笔巨款,何况是数十万乃至百万的牧民的身家,再加上贵族的珍藏。

朱棣全速追击,他们除了必要的口粮、马匹这些必须留下,为了逃亡成功,可能盔甲这些会影响速度的东西可能都不得不抛弃。】

【但即便是这样,速度还是太慢了。】

【六月十三,朱棣在曲回津(有的文献写作回曲津)追上了鞑靼的殿后部队,为了保护数十万的民众能够撤离,阿鲁台不得不又在此地和朱棣交战拖延时间,鞑靼骑兵发起反冲锋。】

【但是,大人,时代变了。】

【中军神机营在柳升快马加鞭赶上了朱棣的前锋部队。】

【大炮开兮轰他娘。】

【鞑靼部队的冲锋被挫败,朱棣率领骑兵收割,此战蒙古王公贵族阵斩两百余人。】

【阿鲁台继续逃。】

【六月十四,朱棣追击到了广漠戍(应该在今黑龙江漠河一带),有一股几十人的鞑靼游骑兵看见明军的部队,远远跪地投降。

恰好是朱棣亲自率领,朱棣说服气了就行,罪不在小兵,你们各自散去吧。】

【此时已经距离大明乃至最近的运粮基地都太远了,重创鞑靼的目的已经到达。朱棣准备班师回程。

但回程途中,不断有鞑靼骑兵跟随骚扰。

这当然不是阿鲁台失去理智,经过几次大败,我想他也不至于怀抱有击败朱棣的幻想。

他们应该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找出薄弱的地方,偷袭后军、辎重部队。抢一些物资回去过冬。

虽然距离冬天还很遥远,但西伯利亚懂的都懂,大部分辎重都在溃退中丢弃,不抢一些,在西伯利亚会被饿死很多人,即便千分之一都对鞑靼力量都是重大损失。

朱棣表示:我都撤军了,这是你们先惹我的。

随即让神机营部分士兵携带武器和后军骑兵替换,放在辎重部队里做个诱饵。

又命几百名重骑兵埋伏在河边的柳树林中,其余大军仍然撤军回程。

朱棣本人则率一千骑兵在北岸作为预备队。

人可以没有情侣一起睡觉、也可以没有衣服穿,但不能没有水喝、不能没有饭吃。

果不其然,他们中计。

迎接他们的是神机营的火炮、火铳,直接四散而逃,溺水、落入沼泽、斩首不计其数,几十名将领直接投降。

朱棣上前一看,脑门一拍,向着苍天大哭:我对不起诸葛这个姓氏啊,我猜错了,我以后不叫诸葛朱棣了,我不配啊,我就叫朱棣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群人不是鞑靼部阿鲁台他们那群人,他们宁可在西伯利亚冷死冻死都不想再和朱棣交战了。

这群人是朵颜三卫那群捡漏的。

为什么朱棣一看就知道是朵颜三卫的人呢?

朵颜三卫在永乐二年又投降明朝了,接受册封、赏赐。

按照礼制朝贡,每次朝贡都是朱棣亲自接见,还会赐予官职、华服。

不巧,几十个将领里面,一大半都是朱棣亲自见过的。

这下就尴尬了……

海边小破船撞游艇,正要开骂,定睛一看,袁华!!!

朱棣大怒,你们寸功未立,来朝贡我不仅管你们吃喝还给你们官职,你们居然干出这种事?

随即全部斩首。】

————

大明 永乐二年

“陛……陛下,可能不是我们这群人,我们朝贡每次都要换人的。”

“我们族里人人都想观看天颜,所以都换着来的,我们族人数众多,下次再轮到我起码几十年后了……和我没关系啊。”

这个解释苍白无力,但朱棣接受了……至少现在接受了,先把西南的问题解决,才能轮到他们。

“起来吧,莫非朕在你们眼里还不如始皇大气?”

众人随即起身,倒有一人紧紧跪着就是不起来。朱棣有些疑惑。

“是朕说的还不够明白吗?”

“何意?威胁朕吗?”

其他贵族又齐齐跪下。求您了,快起来啊,说句求饶的话啊,你想送死别带着我们啊,先把眼前的命保着,朱棣要秋后算账时候我们早跑了。

却见那人抬起头来,满脸泪水,跪着往前匍匐而行,一把抱住朱棣的大腿,护卫苍啷啷宝剑出鞘,就要将其格杀,被朱棣止住。

“你哭什么?谁欺负你了?”

“朕给你做主!”

那人说着蒙古口音的汉话:“陛下,臣一家老小冤啊。”

朵颜三卫的其他贵族仔细回忆,我们应该没欺负过他吧?

“说吧,有何冤曲?朕给你解决!”

那人从怀里搜索半天,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双手举过头领,又带着哭腔说道。

“陛下,臣一家皆是汉人啊,本姓刘,乃是先汉宗亲景帝之子,武帝之兄,中山靖王讳刘名胜之后,晋室南迁,臣祖上便一同迁徙至江南,直到蒙元入侵被元人掳去草原,被逼着改成蒙古姓。”

“臣手上是家里代代祖传的族谱,皆有例可查。”

“臣恳求陛下允臣一家老小返回江南,以族中财宝换些土地,在祖先故地耕读传家。”

“求陛下恩准。”

这人又埋下头去,将族谱高高举起。

朱棣哭了,并不是感动的,而是被油墨熏得。

你连多花钱找个靠谱的修谱匠都舍不得吗?

你这是祖传的?你这顶多是昨天连夜赶制的……你们也就欺负刘胜后代多,你们都不管人家认不认你?

罢了,不过是个想来花花世界享受的蒙古人,收了就收了吧。

“嗯,朕允许你们回来,财宝购买土地就不必了,朕赐给你,表彰你一家不忘回归汉家之心。”

这人连忙磕头谢恩……朱棣又问:“家里有多少人?朕好帮你们选块土地。”

这人有些吞吞吐吐:“也不多……就是有几个兄弟,他们都娶妻生子,又有些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

朱棣正想该赐多少给他们,听起来好像家族有个几十人的样子,多赐点吧。

“大概一千余人……”

朱棣捏着胡须的手一下扯落几根胡须,顾不得疼痛连忙问道:“多少???”

那人也有些尴尬:“陛下,一千余人,连着我未出世的小侄儿应该是一千两百二十三人。”

朱棣有些牙疼……你这是一家人?你这是把你族里的奴仆都算上了?

朕刚才是不是说不要他的财宝?免费赐给他土地?

那人连忙接着说道:“陛下天恩浩荡,但臣家里人人皆有拳拳爱国之心,臣想捐出全族财产给陛下,请陛下为臣祖先及天下汉人报百年大仇……”

朱棣假意拒绝……那人连磕三个响头。

“此皆是臣家一千余人的拳拳爱国之心,还望陛下恩准,若不然臣只有以死明志……”

说着就要起身撞柱而去,朱棣一把拉住,两人泪眼汪汪的对视。

朱棣表示:懂事哈,朕不会亏待你。

那人羞涩:臣略通儒家经典,特别懂事。

跪着的朵颜三卫各贵族首领只感觉自己像个小丑。

混蛋,这种好事你怎么能一个人独享?怎么能不带上我们?

作为第一个如此归附大明的蒙古人,朱棣说不得要为你封侯,起码也要给你一官半职,逢年过节还有赏赐,你献出去的财宝几年时间就挣回来了。

大家都是一起吃苦放牧的兄弟,你居然抛弃我们,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官家人?以后我们见到你还要行礼咯?

你还挺会挑地方,家族世代居住江南故地?你怎么不说你家是北方的,你也知道江南好啊……混蛋……混蛋……无耻!

————

【永乐大帝的第一次北征结束了,而神机营虽然只短短参与了几战,但毫无疑问,大放光彩,尤其是其指挥官柳升。】

【柳升至少到目前挺好的,当然后续发生的事后续再说。】

【其在我们的历史书上被称为:奉命组建了中国历史上首支正规编制的“炮兵”,开启了中国热兵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