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 第411章 百姓眼中的皇庄,撑死也比饿死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1章 百姓眼中的皇庄,撑死也比饿死强

这位老人早就看出那个伙计对他态度不甚恭敬,一直嘻嘻哈哈,不正眼看自己 ,这次正好抓住机会,狠狠地在伙计的东家面前给他上了点眼药水。

“你这老头,还要火上浇油,真是太可恶了……哎哟,东家您别再打了,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乱说话了!”伙计抱着脑袋连连求饶,孙朝辉这才停下手来,转过身对着老人说道。

“老丈啊,请千万别见怪!我这个伙计他是从偏远小山村出来的,没啥文化素养,也没见过什么世面。

您继续讲,晚辈还有些疑惑呢。

只不过皇庄弄了这五五分成的土地承包书,附近的那些乡绅地主、勋贵外戚们可都是真正有实力的人物,他们怎会轻易罢休呢?

晚辈斗胆猜测一番,恐怕这皇庄周边其他人家的佃户,都会纷纷荒废田地,涌进这皇庄里谋求生计吧?”

“哈哈哈,你这年轻人说得对啊!

人嘛,总是向往更好的生活,就像水总是往低处流淌一样。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谁不想去皇庄承租土地呢?

拿到那张土地承包合同的地契,虽说名义上是佃种,但实际上一承包就是二十年呐,这跟自己家里的田地又有什么差别呢?

这不就成了自耕农吗?

甚至比一般的自耕农和富农还要富裕百倍呢!

自耕农需要应对官府永无止境的剥削与压榨,但这皇庄的佃户却只需要缴纳五成的佃租即可。

就算收取再多的粮食,他们依然只需要上交五成。

若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还能少交点租金呢!

这样的好去处,简直是全天下百姓梦寐以求、打着灯笼也难以寻觅到的绝佳之地啊!

听闻此事后,那皇庄周边其他人家的佃户们纷纷涌入皇庄,而皇庄则毫不犹豫地全部接纳了他们,那是来者不拒,土地多的是,就是缺人种。

以前那些荒地、下等地,现在因为皇庄大兴水利,都成了良田,这皇庄现在哪里都缺人。

那些没了佃户给种地,心怀不满的地主们气势汹汹地上门理论,结果却找错了目标,被庄头们一顿棍棒伺候,打得落荒而逃。

走投无路的地主们只好转而求助更上层的权贵人物,也就是你所提及的勋贵和外戚们,请他们出面去面见圣上。

不得不说,这正是当今圣上的高明之处啊!

有句话怎么讲来着?哦对,这可是圣上的名言金句啊!

朕的地盘朕做主,有本事就过来挑战,没本事就给朕乖乖忍着。

同样都是种地之人,没理由朕要将佃户们赶走。

洗洗睡吧,想多了干不了对身体不太好。

所谓陛下的经典语录是什么,怎么跟你说呢。

反正你只要记住,关于当今圣上,他喜欢做出惊人的举动,说出惊人的言语,但这些言行往往会让人在事后深思熟虑,觉得他说的话,办的事情都很有道理。

这是一个叫阮大铖的大官说的,他以后还要给圣上写很多赞扬的戏曲呢。

那些面见圣上的达官贵人,每个人都手持一本小册子,专门记录圣上的经典语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语录在坊间广为流传。

有些好事的书坊老板甚至将圣上的经典语录和相关故事进行了誊抄润色,并装订成书籍,取名为《大明崇祯皇帝经典语录》,然后摆在摊位上出售。

不说书坊老板狗胆包天,结果是他一下子就发了。

购买者络绎不绝,以至于纸张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位书坊老板真是个胆大妄为之人,竟然还托人向大明皇家公司递交纸条,表示要给崇祯皇帝支付一笔相当可观的润笔费用呢!”

“那当今圣上拿了吗?”

“嘿嘿嘿,让人惊奇的就是圣上的态度,他是狠狠褒奖了书坊老板,接受了那笔润笔费。”

孙朝辉心中感慨万千,一个皇城根下的普通百姓,说起话来竟然如此文绉绉的。

他不禁感叹这京城的变化之大,尤其是那日益活跃开放的商业氛围。

记得自己小时候来京城时,可没见过这么多新奇古怪的事物。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要归功于那位登基仅仅大半年的崇祯皇帝。

“嘿嘿,老汉我还听说啊,那些个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但凡有机会面圣的,都在劝谏圣上提高皇庄的地租呢!

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咱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收租子的,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

呸,真真是不要脸至极!

圣上是怎么应对他们的,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翻来覆去就是那句经典语录,朕的地盘朕做主。

劝谏的人多了,圣上还反过来劝他们。

让他们一定要学习皇庄的先进管理经验,一个个压榨佃户们这么狠,八成九成的地租收着,丧了良心的挖地皮,也没见发了大财。

反而是一个个损耗心神,天天计较那点三瓜两枣,盘剥百姓不得活,也没有落个好名声。

不如把他们的田地都委托给大明皇家公司农业公司代为管理。

那些勋贵官绅们,愿意把自家的田地交给什么大明皇家农业公司去管理吗?

那是想也别想,于是这事情就没有了下文。

这皇庄如今已归属于大明皇家公司旗下的农业公司所管辖,听闻其中的佃户们,又被赋予了一个崭新的称谓——公司员工。

现今的庄头村、东八里村以及杨家庄,每日都犹如欢度新年一般,每人身上都有好几件衣裳轮流替换,粮食与肉类更是日日享用至饱撑之态。

然而,或许是连老天爷也看不惯这些穷人暴富后,那种得意忘形、趾高气扬的模样。

在这几个村庄之中,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一些无法承受如此大福泽之人,有的因过度享乐而猝死,有的则兴奋得发疯致死,甚至还有人因暴食而撑死。

这般闹剧频频上演,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几乎每隔三、四日便会举行一次丧葬仪式,使得皇庄周边的村落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