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快穿:为你带来希望 > 第140章 淮南村的福娃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商屿和阿宁无疑又是成为六年级第一名的存在,受一众大同学所景仰。

余童熙也成为了五年级一班的小学霸,在别人玩的时候他在学习,别人在学习的时候他更认真的学习。

要不是谭旭和谭茗两人会来找他一块玩,他和商屿估计都坐在教室里不带动的。

因为三人跳级的事,谭旭倒是更认真地对待学习了!

“谭旭,好好学。”商屿把自己整理的笔记给了谭旭。

“商屿,你……谢谢。”谭旭心情有些复杂,这一年来他学习上放的心思多了,成绩也慢慢好起来了。

商屿和余宁都考上了上良初中的重点班。

今天商屿、余宁还有余童熙都来到谭家坐客,谭家住在上良镇,家境不错,爷爷奶奶都在家,谭父谭母去上班了。

商屿和余童熙就来到了谭旭的房间,商屿就把笔记给了谭旭。

谭旭知道几人要来家里,还特地把房间收拾了。

只见桌上摆着一摞暑假作业,有的已经翻开做了不少。

在房间里还有一个架子,上面摆着谭旭从小到大的玩具,小汽车,变形金刚,葫芦娃啥的。

从干净整洁的架子上看,他主人还是很认真的保养着的。

“商屿,童童,快来看,这些都是我的宝贝。”谭旭兴奋地展示了自己的玩具架子。

还让他们俩随便玩,只是人家一拿他就眼巴巴地看着。

商屿和余童熙也不是特别感兴趣的,看他这样,也就把手上的玩具放了回去。

另一边,谭茗房间。

谭茗房间的架子放的则不是玩具,是一些书画墨宝。

谭爷爷和谭奶奶一个写的一手好字,一个会画水墨画,谭茗也对其中感兴趣,爷爷奶奶也乐意教。

房间的墙上还挂着好几幅画,中间的一幅最大,一幅水墨莲花,还有题上的两行字,一看就能看出其作画题字之人的功力。

旁边的画则是略显稚嫩,由此可见,中间的那一幅是家中长辈作的,旁边的则是由谭茗所画。

谭茗见余宁认真地看着墙上的画,有些不好意思。

余宁转头看了不好意思的谭茗,笑着说“这是你画的?很好,你以后也许是一位大画家呢。”

谭茗听着夸奖,有些脸红,说着谢谢。

谭茗的床整整齐齐的,上面还有一只大玩偶,这是她爸爸妈妈前两年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书桌上也堆放着作业和课本。

除了三年级的,还有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

阿宁见商屿给谭旭带了笔记,也给谭茗准备了一份,一直到六年级的。

刚巧用的上。

几个孩子在房间玩了一会儿,就去了客厅。

谭爷爷和谭奶奶给几个孩子准备了吃的。

谭爷爷和谭奶奶都喜欢这几个孩子,话语里的夸赞不少。

知道几人都是跳级的成绩还好,还会帮助他们孙子孙女功课,也是十分稀罕。

余童熙在暑假也是特别用功的,把六年级的课程学完了,开始学习初中课程。

村里的人们都知道余家和黎家的娃娃都是了不得的,人家直接就上了初中了,跟村里还在疯玩的小子就是不一样。

村里的人见了这几个孩子,都会拿点家里的吃的给他们。

陈巧莲和余景生夫妻俩都是不舍得阿宁和童童下地的,农忙时都是让他们送送水,然后自己去玩或是留在家里学习就好了。

两个孩子白白嫩嫩的,看着就招人喜欢。

“阿宁,童童,又去给你爸爸妈妈送水啊?”说话的是余景生的四婶,两人正好经过她家门口。

“四叔婆,是的。”两人问好,怀里捧着一个大水杯,寒气在杯子表面凝成了水珠。

阿宁在水里面放了一点灵泉水,能缓解疲劳和暑热,还能强健体魄,舒缓病痛。

阿宁平常也会在水里加一些,日常饮用。

“诶,你们在这等等,四叔婆给你们拿点西瓜,你们拿了去吃。”四叔婆不等两人拒绝就转身快步走进家里。

童童看了姐姐一眼,眼里有些无奈。

四叔婆对他们极好,平常最喜欢拿了吃的给他们。

很快四叔婆就回来了,那个两片大西瓜。

“来,你们边走边吃,这么热的天,你们家大人也是拼的。”

四叔婆家里劳动力多,用不着她去地里,她就在家里做做饭,带带小孙子。

现在村里的稻谷收割都用上了机器。

每家开上一个小型的收割机,很快就能把稻谷收完了。

这收割机还是几年前路过村里的一个厂商那里买来的。

村民们见了收割机的用处和效果,就和厂商联系购买,有的自己家买一架,有的几家合起来买一架用。

那老板见买的人多,更是给了一个实惠的价格。

一架收割机不过五六百块钱。

隔壁村的人见了一辆辆收割机运到淮南村里,也是好奇。

他们亲眼见了收割机的工作效率之后,也想买。

但是那厂商已经离开了。

有懂行的人看了这收割机,都不停地赞叹,这制造技术高啊,收割机不仅效率高,还耗能少,而且还能油电混合使用。

那人知道收割机的价格后,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好的东西才几百块钱?

淮南村的人才知道这收割机的价值,都纷纷庆幸当时自己买了。

隔壁村的想买,却是找不到人,那商家就像突然冒出来的一样。

隔壁山南村就来借着收割机用用,一天交个几十块钱。

余家今天也是去收割稻谷了,余景生负责开收割机,陈巧莲和徐清颖则是在后面把稻草收了。

因为有收割机,他们家的田一天不到就能收好,他们为了节省时间,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带几个包子过去凑合凑合,下午四点这样就能全部干完了。

之后晒谷子也简单,他们这天气好,白天基本不下雨,都是大太阳,谷子晒个两三天就能收起来了。

也是余家种的少,所以干的快,像其他家的,有五六亩地,靠种地维持生活,干的就慢一点。

“奶奶,爸爸妈妈,我们来了。”

“诶,阿宁,童童,热坏了吧?”陈巧莲从田里上来,几人在路边的树下遮阴。

“奶奶你们更热。”童童摇头,说道。

“奶奶不热。”陈巧莲笑呵呵地说,喝了一口阿宁递来的水,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几分。

他们虽然晒了一上午,但确实也没觉得有多热,也没觉得有多累,现在喝了水,感觉那几分疲惫都消失了。

余景生也停了收割机,来到树下。

几人坐在几块平整的大石头上,凉风一直吹拂着。

两个孩子来了没多久,家人就让他们回去了,实在是舍不得两个孩子挨晒。

一路上也会有村民和两人打招呼,两个还要的乖巧地回复。

收获的时节,村民们还是很开心的,尤其是这几年啊,这庄稼长得贼好,产量高,品质也好,村民们都不知道这是咋回事,但无论如何都是开心的。

再加上有了机器帮忙,他们也轻松了许多,看着颗粒饱满的稻子,他们对未来的日子可都是充满了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