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怎么了?”

叶繁好奇接过来一看,翻开看了看,轻挑眉头:“哦,派去东瀛的水师回来了啊……”

曾经的密谍女子竟然成了东瀛的实控人,代表东瀛呈交国书,叶繁着实有些诧异,看来他离开之后,真田家发生了挺精彩的变故。

不过这事他不大关心,另一封有些更让他心情激动:“澹台明的船队终于回来了啊!”

杨漓月淡笑一声:“你当时说,谁称霸了海洋,谁就称雄于天下,不知道澹台明有没有完成这一壮举?”

叶繁笑道:“既然顺利返航,想来收获必然颇丰。不过今日,这些都不重要。”

说着就将杨漓月拉了起来。

今日是平安二年,正月十五,上元节。

有一个喜欢在特殊日子里送惊喜的丈夫,杨漓月很难忘记这是自己的生辰:“你今年又打算玩什么把戏?”

“那自是天机不可泄露。”叶繁牵起妻子的手,一手拉过叶茗茗,径直出了清心殿。

起居郎唐萱萱和内廷大监王忠落后两步跟着,已是入夜的时辰,宫人提着灯笼在左右照明。

杨漓月有些诧异,叶繁带自己到的地方并不是什么神秘稀奇的地方,不过就是登上了神武门的城墙,不过很快,杨漓月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神武门正对着繁华的朱雀大街,今日上元节,早该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才是。

然而此时此刻,夜幕之下,放眼望去,除了城墙上照明的火把,尽是漆黑一片,哪有往年上元灯如昼的喧闹景象。

杨漓月不由得怔住:“这是怎么回事?”

“不要着急。”叶繁递给杨漓月一个竹管。

军旅多年的杨漓月自然知道,这是传递讯号的信号弹,疑惑不解:“你到底要干嘛?”

叶繁故作高深:“你传讯了,就知道。”

虽然心头疑惑,杨漓月还是照做地放出信号弹,鲜红的烟火在夜色中炸开。

在叶繁看来,这一幕像极了故事里的魔法师拿起魔杖发出法力的光芒。

顷刻,远处的朱雀大街亮起一盏又一盏灯光,像繁星一样,点亮了整条大街,点点光芒勾勒出了建筑轮廓,鱼亭百货更是亮起五颜六色的光彩,炫目迷人。

左右高高立起的两排铁杆子上,硕大的灯泡亮起温色调的光芒,让朱雀大街的情形尽收眼底。

这一天,因为摄政王要卖弄惊喜,比起被瞒在鼓里的女皇陛下,百姓们其实知道今晚有一个筹备已久的点灯仪式,不少人早早就等待在漆黑的大街里,凑热闹等待着新鲜事。

随着皇城方向一道烟火绽放,璀璨降临朱雀大街。

“这才是元夜时,灯如昼啊!”有书生打扮的文人兴奋叫唤起来:“真正的灯如昼啊!”

商家点亮再多的烛火,也无法比拟此刻装在各个角落的电灯,加上两排明亮路灯加持,对此刻朱雀大街上的百姓来说,大抵就是真正的银河流落人间,才能形成这样的奇景。

一时间欢声如潮。

而对于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杨漓月来说,不止是朱雀大街,四面八方,零星都有几处地方点亮了灯光,要么是府衙机构,或是重臣府邸。

就连皇宫之中,都点亮了以往不曾有的灯光。

电灯这东西对于杨漓月来说自然不算稀奇,然而,当千千万万盏灯同时点亮,极具现代化的画面还是让女皇陛下震惊了神色,下意识抬起手掩住张得老大的嘴。

城墙上的士兵也忍不住起了一阵骚动,迫于陛下在这里,没人敢太过放肆,只得按捺着情绪守好位置。

唐萱萱满目震撼,喃喃出声:“好漂亮!”

王忠直接跟见了鬼似的瞪圆双目,万没想到摄政王所谓的点灯仪式,排场竟然如此浩大。

“古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今有我叶见初,点亮万千灯火,祝女皇陛下生辰快乐。”叶繁笑嘻嘻道:“怎么样,喜欢吗?”

叶茗茗先欢叫了起来:“喜欢!好看!爹,娘,茗茗想去逛街!”

杨漓月没忍住翻了个白眼,伸手轻点下丈夫额头:“你举的什么破例子?”

叶繁笑着将妻子拉入怀中,欣赏着大靖朝史书有载的第一起灯光秀。

“……”被无视的叶茗茗鼓了鼓腮帮子,无奈地叹了口气,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打断气氛,娘亲大概率是会带他去玩,但小心眼的父亲肯定会在将来捉弄他。

算了,且让他们腻歪一下,他等得起!

站在凳子上倚靠墙头的叶茗茗摇头感叹。

“电力,普及了?”杨漓月背靠在丈夫怀里问道。

“普及还远远谈不上。”叶繁伸手摇指四方:“你看那,那,那,都黑漆漆的一片,也就四条主街,还有府衙或高门贵府集中的地方灯光明亮,不过至少,电灯不再是只有皇宫,咱家王府,天工院还有宝贤书院才独有的东西了,总有一天,它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件平平无奇的事物。”

杨漓月笑道:“朕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叶繁呵呵一笑:“不,是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到!”

杨漓月淡笑摇头:“你就不能勤勉一些吗摄政王殿下,自从东瀛回来,你都快懒到天上去了,就是裴家那小子都比你强,和大司农取了稻种回来,一直在通县试验田,去年的庄稼前所未有的丰收,亏得大司农还特地上奏折说杂交水稻初步实验成功,还多亏你当年写的一本农书,话说,你什么时候写过农书?朕怎么不知道。”

“那都是遇见你之前的事情了。”叶繁笑道:“其实那书上就是一些夸夸其谈罢了,郑司农实诚,竟然还分了些许功劳给我,真是不胜感激。”

杨漓月闻言顿时有些感伤:“真可惜啊,郑老递交奏折,要请辞了。”

叶繁略感诧异:“怎么回事?”

“没怎么回事,被杨忆禅位一折腾,郑司农到朕这里,都算五朝元老了。”杨漓月道:“朝堂之上,就属他年纪最大了,跟他同龄的老臣,不是做了古,就是早已致仕回家颐养天年了,他能坚持到今日,已经是非常恪尽职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