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高嫁 > 第343章 番外十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先帝驾崩, 太子阮穆宁登基,国丧三个月后的第二年,阮穆宁定年号为“永平”,这一年即为永平元年。

守孝期过后, 阮穆宁开始册封一众宗亲。

先是长辈,先皇后荣皇后为阮穆宁嫡母, 追封为圣皇太后。

而新帝感怀圣皇太后,免了荣家的罪,把他们从边疆接回京城养老。

孙丽妃、杨惠妃、陈淑妃保留封号不变, 分别晋升为太妃, 居住于永寿宫、长春宫。

太子妃宁氏晚桥封皇后,安武侯封为宁国公,这是为提高皇后身份封的国公。

皇太孙阮思言封太子,赐住东宫, 。

阮思梧为公主,赐住东六宫的长宁宫。

先皇嫔以下的妃嫔并宫女发还回家,若有子嗣愿意跟皇子同住的,可同皇子居住。

这次总赦千人,并修福陵为帝后合葬墓。

登基大典当天,新帝要先到郊外的天坛告祭天地,再回到皇宫进行登基大典。

大典在皇宫最气派的皇极门举行。

御座摆放在高台上。

宁晚桥站在新帝阮穆宁右侧。

她头戴十二龙九凤冠。身着黄色大衫,深青色霞帔,红色鞠衣,玉革带束腰,雍容华贵,华丽大气。

阮穆宁着盘领窄袖黄袍,金色玉束带,黑色皮靴,尊贵严肃。

两个人一起迈步上台阶。

鸣鞭在礼乐声中开始,在鸣赞官的指挥下,朝臣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头礼。

接下来礼官宣读颂扬新帝的文章。

宁晚桥脚上的大红色蚕丝绣鞋上,绣着百鸟朝贺,就像此时的朝臣在恭贺。

他们磕头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宫里的锣声、鼓声,寺庙的钟声,汇聚成永平的盛世之乐。

典礼结束后,宁晚桥跟阮穆宁回到承乾宫。

阮穆宁给她拆下凤冠,解开厚重的礼服,笑着道:“往后你便要日日夜夜同我住在这宫里,会不会后悔?”

宁晚桥回头笑着看他,余晖照映下,阮穆宁俊逸矜贵,背光伫立,周身渡了层赤色的光,看不清楚他的样子。

宁晚桥手覆盖他的手背,摇摇头。

阮穆宁替她解下腰带,再次询问:“你还要陪我在宫里沉浮下半生,真的不后悔?”

宁晚桥笑得温暖:“不后悔。我若后悔,当年就不会留下来,跟皇上生儿育女。”

她陪阮穆宁走过隐忍的岁月,陪他经历九死一生,陪他从年少走到帝位,陪他演戏到假戏真做。

往后余生,她陪他一起治理家国,陪他面对天下苍生,陪他看大封的盛世。

岁月改变了她,而她不曾后悔当初的任何决定。

阮穆宁的笑带着无尽的宠爱。

而这个笑,只给过她一个。

他来回抚摸她的眉弓,“从今日起,我想给你一切,你想要的,不想要的,我都想给你。”

说罢,阮穆宁俯身下来亲她。

新帝登基当年,因皇后寿辰,再赦一千宫女,并以皇后之名大赦天下。

京城之中,经常有人感慨,帝后之情,天地可鉴。

守孝期过了后,宁国公递帖子入宫,请她中秋回府省亲。

宁晚桥当日要回许国夫人府邸,既然出宫了,便顺道回宁国公府一趟。

当日早上,她先回了宁国公府。

全府上上下下,早早地在门口跪迎。

这么多年,宁国公府一直都很低调,即便权势地位越来越高,府邸也没有扩建或者装饰奢华,还是保持从前的样子。

阮穆宁给宁国公府赐新府邸的时候,宁国公也主动拒绝,给阮穆宁省事。

宁晚桥封后,外孙是太子,宁国公府全府还去祖坟逛了一圈,给列祖列宗都上了香。

进了正厅,宁国公左看右看,最后问道:“太子没有跟着皇后一起回来?”

宁晚桥道:“太子要跟他父皇设宴招待,父亲有话?”

原先这些话本不应由他说的,但宁国公府如今没有主母,中馈给二房的太太打理。

二房太太也不够格跟宁晚桥说这种事,所以宁国公只能硬着头皮自己说。

“之前选秀女,太子没有看得上的。姝姐儿也到婚龄了,臣想皇后不如给他们两个赐婚。”

宁温姝是宁司宸的第三个女儿,今年十二岁。

宁晚桥道:“若太子喜欢姝姐儿尚可说得去。若太子不喜欢,我去赐婚,皇上会如何想?父亲是忘记了当年荣家的事了?”

宁国公赔笑道:“宁国公府和荣家不一样。当年荣家权倾朝野,我们宁国公府也只有司远手握兵权。”

宁晚桥冷声道:“这么多年过去,父亲难道悟不出,为什么弟弟不成亲吗?”

宁国公干巴巴地道:“他说他没有喜欢的人。”

“那是因为弟弟为了我们家,怕皇上和太子大义灭亲,他喜欢的是镇北王府的六姑娘。”

从宁国公府出来,宁晚桥到了许国夫人府邸。

谭氏亲自下厨煮了好些菜,询问她在宫里的情况,又问了阮思言和阮思梧的情况。

兄妹两个偶尔会过来陪谭氏聊天,哄谭氏开心。

以防谭氏一个人无聊,两个人还送了个戏班子过来,给谭氏解闷听。

母女俩个寒暄过后,谭氏说宁司远有信给她。

宁晚桥撕开信来看,嘴角上扬,笑起来。

谭氏见她如此,询问:“可是有什么喜事?”

宁晚桥笑道:“是远哥儿,他说要成亲了。让我们帮他选个吉日。”

这么多年下来,宁司远成亲的事,一直是谭氏的心病。

突然听到儿子决定成亲,谭氏喜极而泣:“他说的是谁家的姑娘?”

宁晚桥笑道:“镇北王府的六姑娘。”

于是,宁晚桥命人选了吉日,谭氏就让人修缮许国夫人府邸。

宁晚桥不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才会下定决心走到一起。

不过不管过程怎么样,这个结果对他们来说,是圆满的。

宁司远回到京城后,阮知桑住到了镇北王府府邸。

成亲的前几日,阮穆屹从并安来了京城,得亲眼看着自家妹妹出嫁。

然而新郎和新娘在哪里举办婚宴,却争执不下。

宁司远想在许国夫人府邸举办,宁国公府的人想让宁司远在宁国公府举办,因为当日新人要祭拜先祖。

谭氏觉得宁司远始终背靠宁国公府,也同意宁司远在宁国公府举办婚宴。

最后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新人先去宁国公府祭拜祖宗,最后再回许国夫人府邸拜堂入洞房。

当日,宁司远穿着一身红色喜服,骑着高大威猛的马匹到了镇北王府。

一帮亲朋好友起哄过后,他终于接到了新娘。

阮知桑看着自己绕了大半个大封,死缠烂打才追到的人,那么英俊威武,眼睛立即红红的。

这一刻,她以前做的一切都值得。

等待的过程幸福,嫁给爱的人幸福。

唯独她不想跟不爱的人将就过一辈子,那种没有盼头的日子,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过。

两个人成亲后,宁司远和阮知桑就在京城住下了。

阮思梧有了公主封号,赐宫殿的同时,还赐了公主府。

但她不愿意在自己的宫殿住,也不愿意出宫去公主府住,就喜欢呆在东宫。

她不到十岁,宁晚桥和阮穆宁也不强求她一定要住哪里。

阮思言说能有个伴说话,不介意她一起住东宫。

所以,兄妹两个会晚上过来陪他们用饭,吃饱了就一起回东宫。

阮思梧懂事了很多,宁晚桥有时候出宫去药堂和学堂,就带她一起去,让她熟悉这些东西,日后她老了,也有人管理药堂和学堂。

阮思梧对数字很敏感,经常能发现账目上的小问题。

对管理药堂和学堂的事感兴趣后,阮思梧经常就住在学堂里,好几天才回宫里一趟,主要是为了陪他们几个吃饭。

可能是少了个说话的人,阮思言觉得无聊,偶尔也会偷偷去学堂看阮思梧,兄妹两个的感情异常地好。

入夏的第一场雨,宁晚桥跟阮穆宁在御书房下棋,享受难得的二人时光。

雨停了,两个人又去花园散心。

吃饱饭后,阮穆宁要教她凫水。

宁晚桥拒绝,这么多年了,阮穆宁想尽办法教会她凫水,但她就是学不会,所以放弃了。

阮穆宁却不依她,非要抱她去汤池。

后来学着学着,他覆身上来。

宁晚桥终于明白了,教她凫水不过是调情而已。

今年的中秋,自阮穆宁登基以来,第一次带着一众宗亲以及大臣到南苑狩猎。

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早上,阮思言和阮思梧就陪着阮穆宁去狩猎。

宁晚桥则招待其他夫人们玩乐。

安氏最近在为孩子的婚事发愁。

她不看重门第,希望孩子找个喜欢的。

但陈国公夫人希望孩子配个门当户对的。

为此,婆媳两个难免对对方都有些不满。

前两年陈国公府的老夫人去了后,如今是陈国公夫人掌家。

但陈国公夫人掌家的能力,比老夫人逊色许多。

蒋氏已经当了祖母,儿子女儿都已经有孩子了。

不过蒋氏心态很好,也不服老,打扮艳丽,经常约夫人们一起举办宴会,或者踏青,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各自吐槽完府里的琐事,夫人们决定去跑马。

于是大家分别回营帐换马装。

骑马来到了草原,宁晚桥路上还顺便射了两只兔子。

大家伙坐在草原上烤肉,说到这次秋猎,是最轻松愉悦的一次。

安氏和蒋氏偷偷问她,会不会担心阮穆宁选秀充盈后宫?

宁晚桥道:“担心也没有用,和你们出来玩,我就只想着玩得开心些。”

吃饱后,夫人们打算又来一场赛马,宁晚桥就设置了彩头,一匹上等的好马。

夫人们一听魁首能获得一匹好马,更兴奋了。

比赛的时候,各个使出了浑身的力气。

宁晚桥跑得不是太快,也不是太慢。

路上突然冲出一头小鹿,好在她及时止住马匹向前,才没有跌落下来。

段云舟忽然从森林里出来,手上拿着长弓。

看见她在前面,很是惊讶。

向她行了礼后,又匆忙去追小鹿。

从南苑回京的几天后,小太监突然跟她说,平昌侯府的老夫人去世了。

宁晚桥乍一听,有些恍惚,反应过来后,才知道小太监说的是曾氏。

小太监道:“听说去年老夫人一直生病,用药吊了几个月,直到昨晚上撑不住了,终于咽了最后一口气。”

段云舟在跟阮穆宁去云岚打仗时立了大功,后来皇帝让他官复原职。

在平定南边暴动的时候,带着儿子又立了功。

现在曾氏走了,按理来说,是要走动一下,不能寒了其他武官的心。

吊唁当日,宁晚桥一个人去,阮穆宁和阮思言则是让人前去慰问。

灵堂设置在平昌侯府的前院,今天来的都是数一数二的权贵。

宁晚桥再次踏进这个地方,唏嘘不已。

管事报皇后到,段云舟带着儿子儿媳出来迎接。

周锦画被送到庵堂,段云舟就没有再娶妻,宅子里也只有当初的那几个姨娘。

何姨娘的儿子是长子,继承了段云舟英武的相貌,如今也是个百户。

曾舒悦和章姨娘生的儿子,也都跟着段云舟在卫队,保护京城安全。

可以说平昌侯府一家子,都是武将,被段云舟教育得也是忠心耿耿。

宁晚桥到灵堂后,给曾氏上了一柱香。

这一柱香,是感谢段云舟为大封立下汗马功劳,没有其他任何意思。

送她上马车的路上,段云舟忽然跟她说了声对不起。

宁晚桥回头,有些蓦然,看到他表情真诚。

段云舟说起当年苛待她的事。

当年因为她的美貌,心底对她有喜欢,所以娶了她。

后来又忍不住冷落她,对她发火。现在偶尔想起,会很后悔那样对她,忍不住打自己几拳。

“如果当年,臣也只娶皇后进门,皇后会不会留在侯府?”

宁晚桥觉得现在问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只要曾氏在,只要段云舟娶的不是曾氏满意的儿媳妇。以段云舟处理后宅的手段,就不可能平衡地了婆媳之间的关系。

宁晚桥只当他丧母后比较感性,说道:“段大人节哀顺变。”

段云舟听见宁晚桥转移话题,便知道不管他当初是不是只娶宁晚桥一个人,宁晚桥都不会跟他过一辈子。

有的感情,不管怎么样开始,不属于自己的,终究跟自己无缘。

有的人,她不会甘愿当笼中鸟,因为她总能从缝隙中自由翱翔。

一行人正要继续往前走,看到前来吊唁的卫明渝和顾文星就站在前面。

看他们站的姿势,估计把她跟段云舟的对话都听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