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高嫁 > 第338章 番外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文武百官、禁卫军、护卫队,各色仪仗列阵,浩浩荡荡到了南苑。

秋高气爽,弓颤弦鸣。

一只只矫健的鹰隼振翅高空,盘旋于森林上。

灰背隼青灰鹞子嘶叫着扑进山林。

凶猛敏捷的猎犬、山猫被放出。

它们穿梭山林,嗅闻猎物。

宁晚桥和各宫娘娘、重臣的女眷们,在各自的营帐前准备食物。

因为这次来的人很多,所以宁晚桥和杨惠妃、陈淑妃设置了好几个游玩项目。

登高、打马球、下棋、斗琴、斗茶、投壶、蹴鞠、赏花。

登高和打马球、蹴鞠属于比较消耗体力的,所以玩的人相对少一些。

剩下的其他项目,夫人和小姐们都可以玩,所以人相对多一些。

宁晚桥和安氏、蒋氏、沈氏,还有其他两个夫人选了登高。

她整理好东西,看到阮思言在不远处和其他孩子玩耍。

蒋氏过来问她带不带孩子去?

宁晚桥觉得带孩子束手束脚,况且他跟同伴们玩得很开心,带去了各自玩得都不开心,索性就不带了,各玩各的。

其他夫人看到她不带,也都不打算带孩子。

斗琴的已经开始了,优美的琴声传遍整个山林。

“那不是你二弟媳嘛?”蒋氏忽然说。

安氏道:“她原先也想跟我们登山,不过母亲年纪大了,便选了斗琴。”

卫明渝前两年成亲了,宁晚桥还去参加了婚宴。

新娘是礼部郎中的女儿顾文星,端庄识大体,和陈国公夫人以及老夫人相处得很好,婆媳关系也很好。

宁晚桥看过去,见顾文星刚好弹完一首曲子,众人围上去询问她手上的琴。

顾文星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当年夫君在先太后举办的探春宴上,夺魁拿到的清音琉璃琴。

姑娘们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都想要试试弹弹。

顾文星笑着说过些日子请大家到陈国公府里,再一一让大家试琴。

安氏叹道:“文星端庄识大体,怀孕的时候,婆母给找了两个侍妾伺候明渝。他说什么都不要,把婆母气了好些日子。后来婆母说不要侍妾,那就纳姨娘。明渝还是说什么都不要,文星就帮他纳了,衙门那里也登记入册了。”

蒋氏笑道:“肯定是想讨婆母欢心。”

女人的手段左不过就是这点东西。

要么笼络丈夫的心,要么笼络婆母的心,得一个就能在后宅站稳脚跟。

蒋氏看出卫明渝对顾文星非常好,比很多相爱的夫妻都贴心。

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没有什么爱。

估摸着顾文星为了缓解丈夫和婆母的关系,主动帮丈夫纳妾了。

安氏无奈道:“明渝脾气一直很好,因为这个大发脾气。祖母见状,就说只给他纳这两个姨娘,日后不会再给他后宅添人了。”

沈氏最喜欢听人后宅的八卦,好奇道:“后来收了?”

安氏摇头:“明渝把她们安置妥当了。”

宁晚桥惊讶陈国公夫人就这么不闹了:“老夫人最后允许了?”

安氏道:“祖母让他二选一,要么跟文星再生三个,要么就让两个姨娘留下。”

蒋氏不得不承认:“要说还是老夫人厉害。方才下马车的时候,我看到你婆母带了三个孩子。”

有一个是安氏的,还有一个是卫明渝的。

“那是我的庶子。”

宁晚桥惊讶:“跟大少奶奶一同怀孕的姨娘生的?”

“姨娘生下孩子后,祖母让人把她安置到城外的山庄去,说陈国公府不要搅家精。”

蒋氏不得不服:“老夫人不愧是大长公主,做事雷厉风行,治家有方。”

安氏无奈:“如今我也算有两个孩子了。只是这个姨娘走了,祖母又纳了两个姨娘进门。”

陈国公府的配置都是,一妻两姨娘,通房侍妾这些是不管的,随便你怎么弄,别弄出孩子来就行。

卫明耀这个侍妾有孕属于意外。

因为是自己的孙子,老夫人也不会让人打掉。

走到半山腰,她们走进亭子,打算休息一会儿。

一缕秋风拂面,桂花飘香,随风飘落下来,铺了满地。

宁晚桥擦了汗,吃点东西,喝点水,看到不远处的山林里,鸟兽四散,丛林晃动。

沈氏递了她自己做的点心过来,大家各自拿了一块。

沈氏问:“三年一次的选秀要到了,太子妃要帮太子选两个太子嫔吗?”

宁晚桥正要把点心往嘴里放,闻言停下:“太子若是有看中的,我会让皇上下旨。”

蒋氏调笑道:“我看你给太子十个胆,太子也不敢。”

安氏也看出来了,太子眼里只有太子妃。

想到卫明渝,安氏不免叹气,有时候人要志同道合。

若明渝娶一个只希望丈夫有自己的,也许会更好。不过婆母和祖母肯定不会答应,到时候婆媳关系会闹僵。

唉,事情就是不能两全其美。

几个人在山顶上赏了半个多时辰的风景,这才往山下去。

那些斗琴斗茶打马球的,比赛也结束了。

斗琴夺魁的是顾文星,斗茶夺魁的是太仆寺卿嫡女苏青青,打马球赢的是中军都督府的方无思。

这些比赛都设了金银珠宝为彩头,掌事姑姑把彩头发给魁首,大家便坐到垫子上休息。

孩子们自己玩,老夫人们一处,新妇一处,未出阁的姑娘们一处,不过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想坐在哪里闲聊。

宁晚桥就在新妇里,坐在安氏旁边。

这时顾文星也坐过来,热络地对安氏道:“大嫂。”

接着又对她行礼,“太子妃安。”

宁晚桥点头,让她坐。

顾文星刚坐下,苏青青和方无思,以及别的魁首也过来向她请安。

宁晚桥对她们点点头,几个人便顺势挨着顾文星坐下。

她们都是十四五岁的姑娘,蒋氏心道,今日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姑娘们全到她们这些妇人中来了。

大家你来我往寒暄,顾文星隔着安氏问:“听说太子妃琴技也很好,当年的探春宴上,得了第三名。”

宁晚桥微笑道:“卫大人当年的琴声把我们所有人都折服了。”

顾文星有些羞赧:“夫君琴技是出神入化。今日我能夺魁,多亏夫君平日教导。”

苏青青调笑道:“知道你嫁了如意郎君,琴瑟和鸣。”

蒋氏见几个姑娘情窦初开,逗她们:“今日陪皇上狩猎的世家子弟多得是,赶紧挑一个。”

几个姑娘落落大方,说起自己心中的如意郎君。

有的说要能文能武,有的说要一心一意待自己,有的说要品貌双全。

正聊着,不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男眷们策马奔腾而来,各个英姿飒爽。

宁晚桥在人群中看到了阮穆宁。

他身穿金色云龙纹窄袖猎装,手挽长弓,龙章凤姿。

蒋氏推了推她,哄笑道:“我敢说,太子自称大封第二好男儿,没有人敢称第一。”

阮穆宁准备到他们面前时,勒马停下,脸上神色不自觉也放软了。

众人齐齐行礼。

阮穆宁抬手让大家免礼,问宁晚桥:“刚从山上下来?”

宁晚桥点头:“跟夫人们走了快两个时辰。”

“你可想去狩猎?”

宁晚桥摇头:“我有些累了,太子去吧。”

阮穆宁问完话,其他的男眷们也纷纷询问自己家中的女眷,是否要去狩猎。

于是许多夫人和小姐换装上马,一到同男眷们策马扬鞭,隐入山林。

宁晚桥这一桌,只剩下她、蒋氏、安氏三人。

礼部尚书这时过来,跟她禀报一会儿宴饮的事。

“太子妃,所有的帐篷已经安扎好,篝火宴也准备完成。”

宁晚桥大致翻了要敬酒的官员次序名册,看没有什么问题,便把名册交还给他。

太阳落山时,皇帝率领一行人尽兴而归。

大家的马挂满山鸡野兔,皇帝还猎到一头强壮的花鹿。

宁晚桥看到阮穆宁的怀里坐着阮思言。

两岁多的孩童高兴得手舞足蹈,哇哇大叫,一声声父王好厉害尤其脆亮。

看来阮穆宁是先过来问她去不去,她说不去后,这才带阮思言去。

诸位大臣端起酒盏,恭贺皇帝满载而归。

清点猎物后,太监宣布夺魁者是皇帝。

文武百官以及士兵高呼陛下万岁,陛下英武。

皇帝站在高台上,在震耳欲聋的称颂声中,觉得自己依然年轻。

篝火宴上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每桌都有侍从帮烤肉。

宁晚桥拿了个兔腿递给阮思言,阮思言却递给阮穆宁:“父王先吃。”

阮穆宁受宠若惊地接过,然后撕了一块喂到宁晚桥嘴里。

她吞下去后,戳了戳阮思言肉嘟嘟的脸,不满地道:“小子,不见你孝顺你娘!”

阮思言认真地解释:“父王带儿臣去狩猎了。”

阮穆宁好笑地把肉腿塞她嘴里:“只要我在,第一块肉都会先入你的口。”

宁晚桥笑着吃下他给的肉。

他们这桌氛围和谐,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蒋氏看了眼郭祥,心平气和地道:“男人跟男人啊,有时候真不一样。”

郭祥喝了一大口酒,小声道:“方才狩猎的时候,中军都督陪在皇上旁边,我可是觉着,皇上要给太子纳嫔。”

蒋氏稀奇:“你听见了?”

“方大人的女儿要陪方大人和皇上狩猎,皇上指了方向让方姑娘往那边去。那个地方正是太子的方向。”

蒋氏看了眼方无思。

还穿着狩猎服,英姿飒爽,长相漂亮。

品貌家世都好,说不定真能成为太子嫔。

郭祥道:“皇上也许会从今日这些魁首中,选择两个赐婚给太子。”

另一边的陈国公府,安氏给自己孩子喂食物,陈国公夫人喂另外一个。

顾文星往孩子碗里夹菜的时候说:“太子真宠太子妃。”

卫明渝看了一眼,没有说话,用手帕替孩子擦拭嘴边的饭粒。

陈国公夫人也看了一眼那边恩爱正浓的宁晚桥和阮穆宁,心底感叹还好当初自己儿子和宁晚桥的婚事没有成,以宁晚桥如此霸道的性子,只怕她和老夫人都斗不过。

安氏道:“太子妃人好,太子宠她是理所当然的事。”

顾文星附和:“太子妃人确实很好,今日她还夸了夫君。”

卫明渝给孩子夹菜时道:“不管是谁,太子妃都会赞美。”

筵席过半,官员们一一向皇上敬酒完,舞姬上来跳舞,还有剑术师舞剑。

今天的肉全是狩猎回来的,肉味鲜美,烤起来外焦里嫩,油亮多汁。

宁晚桥不小心吃多了,这会儿肚子有九分饱,就想去走走。

她寻思着去哪里消化食物,阮穆宁低声问她:“要不要去骑马?”

阮思言好奇地看着自己的父王。

宁晚桥问:“我们去哪里?”

阮思言的视线移到宁晚桥脸上。

“这附近有许多去处,你可有想去的?”

阮思言又看向阮穆宁。

宁晚桥想了想:“听说这里有一片海棠花园开得很好。”

阮思言渴望地看着宁晚桥。

宁晚桥原本想两个人去,看到阮思言可怜巴巴的眼神,摸了摸他的头,说明天再带他去。

他睁着无辜的眼睛点头,懂事又十分委屈。

宁晚桥忍不住笑出声,揉搓他肉肉的脸,小孩真可爱。

马背上,阮思言坐在阮穆宁怀里,从天上问到地下,从海里问到河里,阮穆宁都十分耐心地回答他。

宁晚桥自己骑一匹马,很快来到花海。

四周有禁卫军和卫所的士兵在巡逻,到处点着火把,东西看得一清二楚。

海棠花绚丽多姿,花团锦簇,迎风摇曳,花香四溢。

下了马,阮穆宁抱着阮思言,三人一起往花园里走。

到了一处幽静的凉亭,阮穆宁看向她:“今年的生辰画不如在这里画?”

宁晚桥就抱着阮思言坐在石凳上,火把的亮光把小小的凉亭照亮。

过了两刻钟左右,阮穆宁把画画好了。

画里她抱着阮思言,母子两个一脸幸福地看着前面。

阮思言脆生生地道:“哇,父王作画也如此厉害。”

宁晚桥赞同,趁阮思言不注意的时候,偷偷亲了一下阮穆宁的侧脸,表示感谢他的辛苦。

“太子和太子妃伉俪情深,羡煞旁人。”

背后传来友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