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品媒官 > 第327章 陈棉填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撩开衣衫跪下:“魏大人,外祖父在上,孙婿凌不语在此立誓,定与魏妩做一对恩爱相持的夫妻,定为元昌效忠,定会助陛下稳固江山,海宴河清!”

话音落下,门外突然响起锣鼓声,这一刻仿佛震天,且听着动静就朝着魏家老宅过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阵阵欢呼声——“魏大人雪冤啦!”

魏妩和凌不语对视一眼,走到老宅的大门后,拉开一看,以左成泰和宁国公、景泰为首的一帮官员走在最前面,就连柳韶峰也在其中,身后跟着自发而来的百姓!

魏家人和凌不语看着看着就热泪盈眶,那宁国公高兴得像个孩子,几乎要跳起来,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到了魏家老宅门口便停下。

“老夫人,我们前来拜祭魏大人。”景泰上前一步,说道:“途中遇到这些百姓便一起。”

“是啊,老夫人,魏大人终于雪冤,我们都替魏家感到高兴。”

谢老夫人红着双眼道:“诸位请进,只是老宅尚未修葺,我们也仅是在院中简单祭拜。”

“不碍事,不碍事。”左成泰笑道:“心意到了便可。”

跟随过来的百姓们中间不少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四五十岁的中壮年也多,年轻的大多是学子,凌不语看到景泰,微微拱手,景泰点头。

如今太学与火器司可以说是齐头并进,太上皇愿意做太学的主事,一呼百应,愿意入太学的贵籍子弟名单已经出炉,而相关的师资更不用担心,已经就位。

唯一的遗憾便是景泰一心要找的故人之子仍未有下落,此事实在是可惜。

一群官员与百姓在魏家老宅祭拜完魏韦过后便离开,凌不语看着这满院子的狼藉,还有屋里,虽说家具仍在,但蒙了这些年的灰,一脚踩进去就是灰尘尽飞。

“外祖母,我找人来收拾收拾,日后舅舅他们归来也有地方住,”凌不语甚至都算好了:“这是一处三进三出的院子,刚好可以住三家人。”

“如此甚好。”谢老夫人感慨道:“一直以来都幸好有你在。”

凌不语没有这么多时间,事后接手这宅子的其实是肖风,为帮凌不语讨好妻家人,他可是使出浑身解数,偌大的院子,硬生生地在十天内收拾一新,连院里的杂草都给除了。

这还不算,等凌不语去看了一眼后,又决定重新上漆,这新漆一上,魏家老宅焕然一新。

几乎在同时,凌不语主持的火器工坊正式成立,开始批量生产火药,所有工人均实名登记,其中大部分是与凌不语一样的罪臣之后,算是凌不语的自己人。

此事和皇帝报备过,两位相爷也知晓,在这个关口,凌不语又拿到了魏凌霄从北安带回来的火枪图纸,这不是打瞌睡时就有人送枕头么。

端木崇一向忌惮北安,比起海上的两个邻国来说,北安才是最要紧的对手。

如今知晓那边更比他们走得快些,如何不急,凌不语肩上的担子自然是重了,等到工坊的事情告一段落,开始稳步生产,他便开始着手设计——火炮。

要想压北安一头,火枪有什么用,不如更进一步,火炮和炸药包更有攻击性。

炮和枪都是利用火药产生动力来发射弹丸的武器。根据现代对枪炮的定义,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被称为炮,而20毫米以下的则为枪。

在凌不语的记忆里,古代早期的火炮是从炮口装填弹药,它们都是前装滑膛炮,没有膛线,而且缺乏先进的瞄准和反后坐装置,射击速度慢,精度低,射程近。

既然要弄,自然就要弄出带有装线膛的火炮,凌不语开始想着如何设计火炮以及炮架。

看着他在纸上画画涂涂,赵起和白秦都不敢打断他的说话。

外面的事情纷纷乱乱,他们的大人只要踏入工部就地入工作状态,绝不分心。

凌不语正在想如何走,那种杀伤力太小的火炮是直接pASS,既然攻击力不强有什么用。

这一次,应该直接来个有装线膛的,比如Y国某陆军少校发明的第一门后装线膛炮——具有两条螺旋膛线,使发射后的弹丸能够旋转并稳定飞行,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射程。

“尾部炮闩,实现了炮弹的后膛装填,发射速度能更快。”凌不语自言自语着,迅速在纸上写下备注:“炮弹的话,我记得是卵形的。”

卵形的炮弹具有圆柱型弹体、船尾形弹尾和锥形弹头的特性,除此以外还有炮架。

弹性炮架的采用使火炮在发射时受到的后坐力得到缓冲,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精度和速度,并减轻了火炮重量,操作上会更便利。

设计再好,也要的看元昌如今的锻造技术,凌不语只能尝试一二,先将图纸绘出来再说。

等到基本的雏形出来,凌不语才重重地松了口气,先拿着去政事堂再说。

刚进政事堂,就听到里面传来宁国公不爽的声音——“简直是离谱,这批军中所用的棉衣居然如此不堪,底下这帮人实在放肆!”

景泰长叹一声:“以次充好,此次必须严惩一批,以儆效尤。”

凌不语听到这里才走进去,两位大学士见到他来如遇大赦,能把两位相爷气得不轻的事情极少,今日是头一遭。

“凌大人,快进去看看吧。”

凌不语进门时,一件冬季军用的棉衣摆在桌案上,两个袖子和后背都被拆开,而填充的棉花都被两人刨出来,狼藉地堆在桌案上。

看着这一幕,凌不语立马说道:“这填充的是陈棉。”

“正是。”景泰气恼道:“兵部收集而来的棉衣经过抽查,这样的棉衣足足占了两成,若是真送去边关,收到这等棉衣的将士哪有心情镇守边关?”

凌不语心里有数,既然是兵部抽查发现,说是监管到位,问题出在底下的供应商手里。

到底是沉苛旧疾,以前就是这般操作,还是要给新来的兵部尚书下马威,那就不得而知,但事情发生,两位相爷大怒,这是哪家的供应商,何止要没有供应资格,将会被问罪!

“宁国公以前在边关的时候也有遇到此等情况?”凌不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