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8抱金砖 > 第122章 名额与嫌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冬梅把话筒交给赵大海后,感觉自己两条腿都是飘着的。

京城户籍恢复了!

儿子考上了全国顶尖大学!工作问题解决,被机械厂以干部身份提前招工。

家里一切安好,都盼着她回去.....

一切就像做梦一般。

“赵姨,你没事吧?”

凌友芳见赵冬梅神情有些恍惚脚步不稳,急忙搀扶道。

最近学校放假,她没事就帮着赵冬梅干些活,早上刚挑满水,就有人来喊郭向北打来电话,她便跟着一起来到大队部。

“啊,没事,我没事。”

赵冬梅反应过来,拉着凌友芳走到外面激动在她耳边说道:“向北和卫红都很好,向北考上了水木大学,还被机械厂招了工,干部身份呢。向北说赶月底回来带我回京城去,噢,还有你,他说正在帮你联系招工单位,我听他那意思应该差不多定了,你回头也准备准备。”

凌友芳闻言就像被使了定身术般呆立当场,好半响才回过神来,失声道:

“他帮我找好了招工单位?”

“对啊,我是听他这么说的。”

“那,那卫红呢?”

赵冬梅一愣,她当时听到一连串好消息晕晕乎乎的,竟然没想到这个。

犹豫道:“这个没听他说,应该联系好了吧?他说让大队给他和卫红开个结婚证明材料,卫红家那边早就同意了,有了结婚证明他们就是真正的夫妻了,知青办备个案,户口落在大队,到时候再转到京城就行了。”

这个时期知青和知青结婚手续麻烦,但是女知青落户大队结婚就简单多了。

尤其是家里京城户籍恢复,李卫红变成农村户口,就可以直接以妻子名义入户变成京城户口。

“不对啊,向北今年没有参加高考,他是怎么被大学录取的?”

凌友芳突然发现这个问题,急忙问道。

赵冬梅也不懂,摇了摇头:“反正他是这么说的,向北肯定不会骗我,估计是有其他原因吧?”

两人正说着话,赵大海挂了电话出来,满脸笑容道:“冬梅恭喜你了,你终于能回京城了!”

刚才赵冬梅接电话他就在旁边,大部分都听到了,之后又确认了一遍。郭向北也没瞒着他,该说的都给他说了。

赵冬梅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呵呵笑道:“是啊,能回去了。我也没想到他这次探亲竟然办了这么多大事,十一年,我每天都盼着有这么一天,总算是等到了!”

赵大海连连点头,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从郭向北退亲开始,他是亲眼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年纪轻轻干了那么大事。心里也知道赵家村困不住他,没想到这么快就一飞冲天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他是衷心的为这一对母子感到高兴。

“其他的事都好办,就是新院子的事向北说让我问问你,卖得话肯定有人抢着要,可咱大队没几个人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留的话没人住也不是个事,几年就荒废了。”

赵冬梅脸色喜色敛去,想了想愁道:“你让我先想想。”

新起的院子她是从心眼里喜欢,既宽敞又明亮,冬天有暖气四季还能洗澡。别说在赵家村大队,就是整个鹿县十几个公社也是头一号,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嘴酸。但是也知道一旦回城以后再回来的机会也少了,白白放在那里长草发霉又可惜。心里闪过让大伯住过去的念头,瞬间又被她掐灭。

就刘春花那人习性,她要是敢让大伯头一天住进去,刘春花就敢第二天跟着住进去,以后再想要回来了基本上不可能,麻烦事肯定一大堆。

“那成,你先想想,拿定主意告诉我。”

赵大海说完他看向凌友芳,目光有些怪异。

他早看出来了,这丫头跟向北肯定有问题,要不然平白费那么大力气帮她找工作。就是不知道卫红知不知道,向北这小子还真是牛。

唉,也对,要样貌有样貌,要本事有本事,本钱也厚。这样的男人哪个女人不喜欢......

心里暗暗八卦,嘴里却道:“你和卫红这一走,学校又要重新找老师了,家具厂那边还有一堆麻烦事。唉,没了向北好多事心里还真是没底。”

凌友芳被他这眼神看的心里一惊,正准备说话,突然看到赵大川急匆匆走进院子开口就问:

“向北打电话来了?他啥时候回来啊?订单越来越多没他坐镇我心里慌得厉害!”

赵大海顿时咧嘴苦笑。

.......

“谭姐,给钱就免了。那块关公雕像的料子原本就是你们厂的,就算我的设计费用了。有了这个招工表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哪还能再收钱!”

郭向北拒绝谭薇塞给他的牛皮纸袋,将盖了章的空白招工表装入口袋笑道。

塑料厂许大昌很是大方,一万块钱给了,招工表也给了,还表示他们厂即将扩招,三五个名额不在话下。

人家是大方,但他不能拿人家的大方不当回事。

他只拿自己该拿的就行,关系越简单越好,别到时候人情成了筹码,那就没意思了。

“欸,这可不行。那块木料原本就是送给你的,能值多少钱是你的本事,和这设计酬劳是两回事。再说这事上级也默认了,没人找你麻烦。”

谭薇一把将牛皮纸袋拍在他胸口,佯装生气道:“你要是还叫我姐就收下,我以后还想着继续找你合作呢,你不收是不是以后不想和我打交道了?还是你嫌这三千块钱少了?”

郭向北把纸袋放在桌上,苦笑道:“谭姐你这说的什么话,哪能呢?这钱我真不能收,那块木雕挣的钱已经让人眼红了,再收这个钱真不合适。我现在暂时也不缺钱了,这样吧,下次我们合作你再给好不好?”

他现在拥有的钱已经超过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国内根本就花不完,实在没必要因为三千块钱被人盯上。而且他马上是有单位的人了,不像以前就一农民,收了钱也不怕被人查。

玩具厂的情况和塑料厂不一样,一个上千人的大厂,消化一万块钱简简单单。一个是只有一百人的小厂,三千块钱都要上报批准,他哪敢收这钱,不是存心给别人留把柄吗?

谭薇见他态度坚决,突然凑上压低声音问道:“你那块关公雕刻卖了多少钱?”

上次的关公雕像郭向北是真的不想卖,奈何港商给的太多,就出手了。明面上是他将雕像赠予港商,港商为感谢赠予了一万块港币,私下实际上卖了五万港币,而且港商还给他出具了一张手写赠予证明。

这么做的原因是国家对个人手里的外汇有政策,超出一定数额必须去银行兑换。就这明面上的一万块,只要有人举报他都得去银行兑换成人民币。

这事看破不说破,看在他帮着拉了一百万港币的订单份上,其他人也装糊涂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谭薇现在竟然问这个,郭向北微微皱眉:“当时你不是在场吗?人家为了感谢我,赠予一万港币。”

“我没其他意思,你别多想啊。”谭薇见他像是生气了,急忙解释道:“我找人打听了一下,香港人特别崇拜关公,好多人家里和公司都有关公雕像。我就想着能不能咱们合作,我们厂找一批高档木料,你带着一些师父进行加工。你要同意的话我和上面沟通一下,看看报酬怎么分配。”

郭向北果断摇头:“谭姐,你可能不知道,我现在不但是京都机械厂的干部,还是水木大学的学生。一个是工作和学习很忙没有时间,另一个单位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做。”

这个年代可是没有副业或者跨行兼职一说,一旦他敢这么干,分分钟钟等着被收拾。

谭薇闻言叹了口气,她知道这事是不可能了,虽然厂里的师傅也能雕刻,但肯定加工出来的产品和郭向北的有差距。

“那就算了,我想着请你进我们厂呢,没想到你不但有了单位还上了大学,是走特殊人才通道吧?”

郭向北点了点头,“嗯”道:“谭姐,谢谢你了,我一会要去看望一个亲戚,就不打扰你了。”

谭薇将他送出门口,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满是懊恼。

要不是有人拜托他和郭向北换一些港币,她哪会问那个关羽雕像卖了多少钱。

眼见郭向北心中已经生了嫌隙,她要是再提出兑换港币的事,关系就真的弄僵了。

郭向北心里确实不痛快,他感觉谭薇另有目的,应该是冲着他的港币来的,也大概率猜到了她想干什么,所有就没给她开口的机会。

这个年代外汇很紧张,官方的汇率和黑市的汇率能差许多倍。有些手眼通天的就专门做的种生意,一旦沾上了,各种莫名其妙的关系能把你麻烦死。

这两天抽空就把这“一万”港币花出去,省的有人惦记。

嗯,去友谊商店看看,那里面有很多好东西,还不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