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天子诏 > 第二百四十九章 重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三年,她不知自己的武功到了何种境界,但轻功,她还是很自信的。

“慢着,”明长离拦住她。

秦珍归家心切,神情隐隐不耐,“话我已经说清楚,你还想怎样,我不想拜师,你找其他人吧。”

她寒着脸,全然不知脸上又是灰尘又是汗的,碎发粘着额头,狼狈地紧。

只见她掏出一叠银票,塞到明长离手里,“这是我全部积蓄,如果不够,再来寻我,我姓秦,单名一个珍字,家住楚京……算了,我家没钱,就这么多了,你就当我耍赖好了。”

秦珍绕过明长离,闪身离开。

明长离眨了眼睛,就已看不清秦珍的身影,他微微愣神后,突然扬声大笑。

侍从背着行李手拎着两只装水的罐子走过来,就见他家公子独自一人笑得开心。

他左右环顾,不见秦珍,不由问道,“公子,那丫头呢?”

话落,他额头顿时挨了一记,侍从抚着额头哀呼,“公子,我又做错了什么?”

明长离把手里的银票塞到侍从怀里,纠正道,“以后不许乱叫,什么丫头,该叫姑娘。”

侍从捧着厚厚地银票,眼睛瞪地贼大,“公子,这银票是那丫,不,是姑娘给的,得好几万两吧,果然人不可貌相,咱们这次出谷不用担心没银子花了,就不知她是哪家的千金,流落在外还带这么银钱。”

是啊,他亦好奇,姓秦,莫不来自秦地,若是,就有趣了。

明长离吩咐侍从收好银票,几万两,够他做很多事了,只是,应该从哪里开始好。

“我晓得的公子。”侍从喜滋滋地将银票分开藏在身上,他头一回带这么多银票,合该谨慎。

他家公子瞧着名字响亮,实则是个精穷的,还特讲究,平日为着公子的衣食住行,他操碎了心,这次出谷,终于不用想着如何省银子了。

主仆俩对这笔银票各有盘算,闲庭信步间,身形移动却极快,稳稳跟在秦珍身后。

秦珍出谷后,跋涉半天,傍晚时,终于看到一处小村庄,她进到村里,却见来往村民皆是一脸愁苦。

雪袍男子说外面闹干旱,村民们怕是愁这事。

她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却遭到主人家驱赶,“走走,我家没吃的,去别家去。”

门“啪”地一声关上,秦珍无奈,心说至少让她把话说完嘛,算了,还是换一家。

她转身敲开另一户人家,门开了,她怕再被驱赶,先开了口,“劳驾,我不是讨食的,只想找婶子买一身能穿的衣衫。”

那女主人比前一家和善,笑道,“那你进来吧。”

请秦珍进屋,女主人唤厨房洗碗的闺女,“芽儿,赶紧出来,去屋里找一套你的衣服给这位姑娘换上。”

那个叫芽儿的姑娘走出来,看了眼秦珍,神情有些不愿,待见到她身上不合体的衣服,顿时面露同情。

她朝秦珍点点头,“随我来。”

“谢谢姐姐。”秦珍跟她进屋。

进了屋子,芽儿打开衣箱,取出几套衣服放到床上,都是半旧的衣服,她却面露不舍。

她拿着几套衣服在秦珍身上比了比,选了一套蓝色的衣裙,“就这件吧,你比我瘦,这件我穿了紧,你穿应该会有点松,但比你身上的好,快换上,夜里凉。”

秦珍笑着接过,到帘子后面换了,掀了帘子出来,芽儿见她脸上脏兮兮的,问她要不要洗个脸。

“不必了,谢谢姐姐,”秦珍掏出银钱放到桌上,“我还想问问姐姐,最近的镇子离村子有多远,还有都城,都城离这里远不远?”

芽儿看到银子,眼睛一亮,马上说,“不远的,就在十里外,至于都城,挺远的,听说离此有七八百路。”

秦珍又问了些其它的事,告别主人家,直奔镇上。

到镇上时,刚好入夜,镇子里有些清冷,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她先找了家成衣店添置衣物,之后又找客栈投宿。

第二天一早,她买了些干粮,顺便打听去都城的路。

南昭与北楚一南一北,路途太过遥远,她只身上路是不行的,一没通关文谍,二不知道路怎么走。

现下她只能去都城求助那位太子殿下。

都城离此地仅七八百里路,她脚程快,日夜兼程,也就两三天的事。

秦珍计划的好好的,却不防现在闹旱灾,离都城越近,路上流民越多。

据她从流民中听来的消息,南昭国以南大面积干旱,几个月没下雨,地里农作物枯死,河床干涸,百姓们活不下去,只能拖家带口的北上逃难。

因南昭皇帝仁善,爱民如子,百姓们一窝蜂地逃往都城,相信皇帝不会让他们饿死。

此刻,秦珍站在宁昌城外,这是离南昭都城最近的一座城池,过了这座城,再走上半天,就能到达都城。

然而宁昌城却紧闭城门,不许流民进城。

城门口聚集了上千流民,无食无水,城守也不派人救济这些流民。

秦珍还在想,这宁昌城守定不是个好官,就听身边一位十岁左右的少年仰头问他爹,“不是说城守大人是咱们南昭的青天大老爷吗,他为什么不开城门,不管我们死活?”

他爹摸着少年的头叹气,“谁知道,可能他们也没粮了吧。”

“是啊,怕是没粮了,听说南边旱的比咱们这还严重,城守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只怕他想救咱们,也有心无力。”一位流民说。

其他流民也跟着纷纷感叹,多是夸宁昌城守的。

秦珍听在耳里暗暗称奇,好家伙,这位城守不开城门,不救济流民,流民不仅不怨恨,反过来还体恤他。

她非常好奇,官声好到这份上,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此,秦珍特意摸黑去了一趟城守府。

大抵宁昌城守真的是一位清官,堂堂城守府还没秦珍在楚京的宅子大。

秦珍摸进院子,唯见书房亮着灯,她翻窗而入,却见书房中无人。

奇怪,哪去了,这入夜没多久,宅子里除了些下人,又没个女眷。

她心里正嘀咕,就见书房的多宝格突然移动,秦珍一惊,飞身跃到梁上。

只见一小厮提着灯笼从多宝格后出来,后面还跟着一位中年男子,男子一身布衣,果真朴素的很。

如果秦珍没看那暗门里堆放地金银,她也会被这位“清廉”的城守大人骗过去。

小厮放好灯笼,关上暗门,将多宝格重新掩住暗门后说道,“大人,这些银钱能买多少粮食?”

城守摇头,“一粒米都买不到。”

小厮急了,忙道,“怎么可能呢,咱们可以去北边买,再不去云枫北楚买,他们没旱,肯定有粮,就算贵些,只要能卖给咱们粮食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