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车厢最里面的茶几上放的还有一壶茶和一碟子点心。很显然,这些都是特意为李怜儿准备的。

坐在软软的棉被上,背靠着软垫,吃着点心,喝着热茶,李怜儿感觉舒心不已。

她不由地想到了此时此刻,已经被红软娇抬走的李小燕。

老李家虽算不上富裕,但李小燕自小都备受老李头和老王氏的疼爱,上面又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所以李小燕是一点委屈都没受过,在家也没做过家务,吃的好穿的暖住的舒服的。她乍的嫁去了赵凡家,冷锅冷灶的,仅靠着她对赵凡的一腔感情也不知道能撑多久。

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呀!

李怜儿心下叹了声气,又想到了在府城开食肆的事,能李小燕后日回了门,老李家办完宴席,她就准备带上李文才李遇才,去府城。趁着年节爆一把。

由于天冷,担心冻着李怜儿。杨万里和墨兰直接从侧门赶着马车进了府内,一直到偏苑马车过不去了,墨兰才掀开车帘子。

一阵冷风袭来,李怜儿打了个寒颤,这才回过神来,“到了?”

墨兰笑道,“早都到了,咱们都进府了,姑娘在想什么呢?”

李怜儿伸了伸舌头,刚从马车内探出头,就看到了站在圆栱门下,撑着伞的杨承乾。

漫天飞扬的雪花下,一袭白色锦衣,外披白狐裘,长身而立,看的李怜儿的心都慢跳了半拍。

看李怜儿盯着自己发呆,杨承乾勾唇一笑,三两步走到了近前,从墨兰手中拿过厚厚的披风,披到了李怜儿的肩上。随后握住了她的手,“冷不冷?”

李怜儿摇了摇头,身子一跃,跳下了马车,抱住了杨承乾的胳膊,“不冷,看到你,我整个人都是火热的,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贫嘴,”杨承乾嗔了李怜儿一眼,一手揽住她的肩膀,一手撑着伞,两人穿过圆栱门向花园走去。

在途径圆栱门时,李怜儿脚下一顿,手指着后花园假山上的那处凉亭道,“那时我二叔和遇才被抓了起来,我冒着大雨来杨家求助,离开的时候,我就站在这儿,远远地,第一次见到了你。”

杨承乾顺着李怜儿的手,也望了过去,“是啊,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你本人。我当时就想,原来老树村的李怜儿并不似传言那般懦弱胆小。”

“是吗?”李怜儿“嘿嘿”一笑。

杨承乾拍了拍她的脑袋,笑道,“走吧,娘亲正在屋里等着咱俩呢。”

李怜儿点了点头,整个人都缩进了杨承乾的披风里,“在没见到我之前,你就贸然同老李家定了亲。过后,夜深人静时,你有没有后悔过?”

杨承乾闻言,顿了顿,“确实有思考自己的决定到底对不对。不过后悔倒还真没有。毕竟当时,我一直以为自己活不久了,唯一忧虑的就是别再害了人家姑娘。”

“哪曾想我当时灵机一动,随意点了个女子定亲。结果反倒阴差阳错的,被你救了这条命。”杨承乾道,“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命中注定的缘分。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

“嗯,”李怜儿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们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杨承乾和李怜儿手牵手着来到了碧雅苑。

一踏进院子,贴身伺候李婉玉的林嬷嬷就捧着暖炉,笑容满面的迎了出来,“冷不冷,姑娘,赶紧进屋暖暖。”

林嬷嬷将暖炉塞到了李怜儿的手中。

李怜儿抱着暖炉,撇下杨承乾,笑盈盈地先一步进了屋。入门就看到李婉玉坐在一个大圆桌前,正夹着肉往暖锅里放呢。

看到李怜儿,李婉玉也笑了,招手道,“怜儿快净一下手,过来吃涮菜了。伯母刚下了一些肉,就等着你过来,就可以直接吃了。”

李婉玉话落,立即就有侍女端来了清水。李怜儿净过手后,坐到了李婉玉的身侧,看着桌子上拜访的各类菜品,还有冒着热气的鸳鸯暖锅子,李怜儿笑了,“一到冬天,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了。”

“火锅?嗯,在这里称之为火锅吗?”李婉玉将涮好的羊肉盛到了李怜儿的碗中。

李怜儿笑了笑,没再继续提及火锅这个词。也拿过漏勺给李婉玉盛了羊肉卷。

屋外飘着雪花,屋内围着火炉吃着火锅,身边还坐着心爱的人。此情此景,李怜儿内心充满了幸福。

同一时间,西河村的老赵家。

因着银钱不足,再加上赵凡一家子在村里的名声也不好,虽是大喜的日子,也只摆了七桌酒席。又因着下了雪,饭菜凉的快,所以大家迅速的吃完饭,就各自都离开了。

一个掌勺的厨子,还有两个婆子,三人将残羹剩饭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也迅速地撤了。

送走客人的赵凡,喝的晕乎乎的,将李小燕的盖头一掀,倒头就睡了。

在屋里坐了一上午的李小燕又累又饿,她伸手推了推赵凡。赵凡翻了个身,又继续睡了。

李小燕惦记着肚子里的孩子,只能自己走出了房门。入眼就看到赵老头喝的醉醺醺的,大刺刺地靠着墙角坐在堂屋的门口。

李小燕有些胆怯,伸出的脚又缩了回来。这时,赵凡的大哥赵余端着一碗席面上剩下来的鸡汤,进了屋,看到李小燕,他憨憨一笑,“弟妹饿了吧,我刚热好的鸡汤,你趁热喝点。我再去给你拿个饼子,可以泡着吃。”

赵余将饭菜端进了赵凡和李小燕的新房里,他又慌忙跑了出去,不多时又拿了两个热乎的玉米饼子递给了李小燕,转身就出去了。

李小燕喝了口热乎乎的鸡汤,又看到赵余将赵老头扶回了屋里。心里顿觉,这个大哥还是不错的嘛。

其实赵余确实不错,之所以娶不上媳妇儿,一是家里太穷了,二是赵老头和赵凡都是好吃懒做之人,油嘴滑舌,还好色。将名声都给败坏完了。

赵余再能干,摊上这样的爹和兄弟,也没人敢将闺女往这个火坑里扔。

而且赵余平日里寡言少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打工,即便回来了也很少出门,和村里的大部分村民并不熟。因此,大家对他的印象,也没好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