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宗楠笑了,这正是他想要的。他还没有说出来,王村长就迫不及待的提出了签契书。

这只能说明,他们双方对于交易的买卖都是极为满意的,这是双赢共赢的局面。

“这个好说,我现在就起草契约文书。”既然是有备而来的,这些问题叶宗楠自然是已经考虑到的了。

具体的没法提早都计划好,在细节上可能考虑的不够全面,基本框架是存在的,但大致的方向,基本的框架总归是有的。

至于具体实施的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好说,毕竟王家村什么情况,人品如何,好不好相处,这里面有太多的变数。

所幸,今日到了王家村之后,叶宗楠还是很满意的,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好。

最重要的是,这份契约文书,约束的是君子,却是防不住小人的。

这是因为,这份契约文书还真没有什么律法的约束力。毕竟整个王家村人都还是黑户,他们在官府没有备案,没有注册,他们都只是没有身份的人。

虽然说朝廷为了新朝建立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只要没什么大错的官员都被继续沿用了。就是县衙等机构内留下的文书等内容,也还算是有用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所有民众的身份都是有据可查的。

像那些曾经被暴乱的起义军给烧杀抢掠过后的城池,大概是什么也剩不下的。因为暴军最先破坏的就是官府。

抢完了,杀完了,砸完了,最后还要一把火全部给烧个干净。

所以说,即便王家村的人愿意出去重新办理户籍,想要找回曾经的信息,也是不容易的。他们只能重新入户。

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连官府承认的安晋王朝子民的身份都没有,签订的这份契约文书,又谈何有什么律法效应?

一份契约文书,约束的是两方。作为其中一方的身份不明不白,而另外一方的叶宗楠,不也隐瞒了真实的身份吗?要知道这份文书里出现的名字是叶楠,而不是叶宗楠。

所以说,这份文书只是君子之间的一个约定,一个在双方都愿意维系的基础上,才会继续有效的契约。

简单的写写画画,用炭笔没什么,要写一份存起来的文书的话,自然要有正式的笔墨纸砚的。文书也是有专门的格式的。

即便这份文书不能经官府,不能入档,不能盖红戳,叶宗楠也珍而重之的准备好好写一番。

“叔,您等等,我去找笔墨纸砚。”

“哎,好,我给你准备桌子和椅子。”

叶宗楠和王村长分工,一会儿就将要写契约文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

叶宗楠接过王村长递过来的碗,往砚台里倒了少许些水。因为叶宗楠所带的墨锭已经用了有一小半了。所以他就以画圈的方式,开始研墨。

这边叶宗楠和王村长在忙着商讨签订的契约文书的细节,那边王家村子里已经热闹的要翻天了。

他们讨论的内容,无非就是叶宗楠这一行人。关于他们带来的东西,关于他们的衣着服饰,关于外面的世界,关于很多很多。此时的王家村,就像是一锅被扔进了一块带着水珠的肉的烧的滚烫的油。

嘭嘭啦啦的油花四溅,即便油锅的底部,也泛起了油花。

叶宗楠和王村长的契约文书是签的很快的,甲方也就是“叶楠”,他一个人代表他自己,也可以全权代表他们全家。

而乙方,虽然是整个王家村的村名,王村长一个人就全部代表了。就连像上山村的那种族老会都没有。

叶宗楠在想,大概是因为当时逃难的时候,老人跟不上速度,身体吃不消,才早早的都没了的吧。

签完契约文书没多久,齐凯几人就抬着一头大野猪回来了。虽然野猪还是挺重的,但是很明显的能看出,这头野猪因为冬季找不到食物,瘦的干巴巴的。

不过,这头野猪很大,叶宗楠初步估算了下,至少还得有三百斤的肉。

在这样的季节,想要打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齐凯等人弄弄回来一头大野猪,可见他们确实是有真本事的。

刚刚村里正在沸腾的讨论叶宗楠等外来人的,如今更是因为一头野猪,将王家村人的热情给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毕竟王家村的人,经过多年的摸索,他们拦路捕杀梅花鹿,有他们独特的窍门,可让他们去跟可以和熊瞎子都搏上一搏的野猪打,那还是算了吧。他们宁愿不吃野猪肉。

所以,当齐凯等人抬回来那么一头大的野猪时,整个村子里都是激动的各种欢呼的声音。

即便这头野猪不是他们的,他们也想着是不是可以拿家里的东西来换一些的。

因为当年逃亡的时候,家里养的那些个家畜,可一头也没能带进山里。命差点都没了,哪还能顾得上畜生?

那些为了畜生,尤其是有耕牛的人家,无一不是因为被牛给拖慢了速度,最终牲畜被抢了,人也被杀了。

所以,能活着从混乱的地界逃出来的人,要么是运气逆天,要么就是扔了所有的家当,轻装上阵,唯一的信念就是死命的跑的人。

还有一种人逃的快,那就是家里的家底丰厚,有马车这样能放开蹄子跑的人家。

不过,这样的人家,有可能逃过暴军土匪的追杀,但他们却避不开被饿狠了的虎视眈眈的难民。除非他们有强大的武力自保,否则的话,早晚也是被饿的红了眼的难民一哄而上。

可以想一想,出门逃难,能带多少吃的?有几个能有叶安宁那种仙灵境的?所以,带多了东西,早晚都得吃完了。而且,带多了,还容易被同是逃荒的难民给盯上。

带的东西吃完了,要如何再填饱肚子?

买?

先不说身上能带多少的银钱,就是有钱也不一定有地方能给他们买粮食。毕竟打仗的时候,粮食可是最缺的。

更何况,世道混乱,银票已经不好使了。作为硬通货的金银,包袱里能放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