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皇子被害案揭开真相之后,十一皇子被打入天牢之后,看到十一皇子被抓周皇后不应该会坐视不管,至少也会哭天喊地的替十一皇子求情才对。

但奇怪的是,这件事情就如同翻篇了一般。

周皇后非但没有出来哭闹,后宫之中也宛如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般,不是一般的平静。

就连凤栖宫中,也没有任何动静传出来。

经过几天的发酵,众官员已经有些回过味来。

不是这件事情翻篇了,而是这件事情还在发酵之中,还没到爆发的时候。

就在昨晚,皇帝发布了官员禁止擅自离京的禁令,昨夜吴都内城周氏灯火通明,周氏族人尽数被抓入听风阁、缉捕司大牢之中。

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整件事情肯定和周氏脱不了关系。

所以,今日上朝之时,没有任何人敢替周氏说话,甚至于避之不及。

而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铭献帝的愤怒之时,下面的一些官员吓的身体抖若筛糠。

要知道,大吴最大的两个姓氏,一个是与国同龄,深耕儒道庆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宰相庆国仲,以及太傅庆书文,除此之外庆氏大多以教书育人为主。

但是庆氏行事向来低调,即便朝中不少官员都是庆氏族人的学生,但是想来不与他们有过多牵扯。

始终铭记族训,深谙教书育人之道。

而宰相庆国仲,还是在铭献帝强烈要求之上,才坐上这个位置。

至于太傅,一直都是闲云野鹤一般的存在,就算铭献帝曾经让他去入监国司入职,也被庆书文满口拒绝。

所以,庆氏在大吴始终是一个受人敬重的大族。

除此之外,就是最大的氏族就是周氏。

周氏与庆氏不同,因为有周皇后的存在,周氏不少人在朝中任职。

因此,不少人与那周氏有着不少的往来。

现在周氏一朝倒台,那他们这些和周氏有所牵扯的官员,不就等同于迎来清算的日子。

所以,在场不少官员感觉,自己是不是该交代遗言了。

但是,让众人感到意外的是,铭献帝只是让人列举了这些年周氏所做之事。

众人听着铭献帝一一列举这些事情,都感到有些脊背一凉。

从铭献帝例举出的周氏这些年做的有损大吴的事情,甚至于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要知道,那时候铭献帝与周皇后大婚也不过三十余年。

也就是说,这些事情铭献帝并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与周氏清算而已。

而到了今天,铭献帝想要清算某个人的时候,这些也就成了铭献帝惩治他的理由。

这时候,台下众臣心中都感到惶恐不已。

毕竟在朝为官,不免会出现一些纰漏,就算一个官员做到了两袖清风,但是保不齐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会从官员的家眷入手。

这种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商贾之间都屡见不鲜。

好在铭献帝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对于有些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

而整个朝会的主题,就是围绕皇子被害案以及清算周氏来展开。

一方面,也算是把整件事情前因后果说清楚。

让朝中官员知道,自己清算周氏并不是率性而为。

而那些朝中和周氏有所牵扯的官员,为求自保日后自然会有所收敛,也算是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另外一方面,是朝中官员没有预料到的。

按照铭献帝的说法,十一皇子所做之事,周皇后也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当初铭献帝遇刺之事,可能与周皇后背后的周氏有关。

虽然周皇后到现在为止,始终不愿意承认此事,但是从十一皇子与庆言交谈之时所透露的那般,此事并非空穴来风。

等知晓一切之后,朝中官员心中便有所明悟,周氏被清算,不冤!

这时朝中官员才发现,整个事情中,庆言在里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铭献帝对庆言的赞美之言,毫不吝啬。

而这些话在铭献帝看来,像是在给庆言造势一般。

其中有些官员甚至于开始怀疑,庆言是不是铭献帝遗落在外的皇子。

而他铭献帝通过这些事情给庆言造势。

为的就是为庆言立下威信,甚至于有把皇位传给庆言的打算...

如果庆言知道这些官员心中想的,肯定是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无语到家了。

有这脑洞不去写小说话本,真是可惜了。

......

早朝之后,也昭示着大吴帝国周氏的落幕。

早朝之后,庆言依旧当起了甩手掌柜,关于使团的事情都交给胡大人去做,而庆言自己则有更重要的事。

天枢阁,议事厅。

庆言把余下几人尽数召集到了一起,为的就是讨论前往潞州郡之事。

原本的计划,庆言应该是直接前往漠北郡。

但因为观星阳父母之事,庆言要走去一潞州郡,调查一下当年观星浩夫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惹来杀身之祸。

这次一同出席的还有两个意料之外的人。

一个是天枢阁第三先师,当代天枢阁弟子中修为最高的观星渊。

另外一个,则是‘幸运星’夏子骞。

因为夏子骞要参加议会,庆言特意挑了一个特特特特特别大的议事厅,来讨论前往潞州郡的事宜。

经过多方考虑,庆言这次还是觉得有必要带上夏子骞一起前往潞州郡。

既然夏子骞要参加会议,庆言就找了一个大一点议事厅来讨论此事,为的就是让夏子骞能够坐的离大家远一点,以免众人遭受波及。

夏子骞也很是识趣,既然庆言愿意带自己玩,那就离他们远一点得了,到时候自己就坐在了巨大议事厅的角落,侧耳聆听着众人议事。

但当夏子骞坐在角落的时候,没过多久就有一名白袍青年也走了过来,坐在夏子骞对面的位置,打起盹来。

没过几息,就传来那男子轻微的鼾声。

夏子骞原本想着提醒一下对方,但想到自己人微言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就没有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