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殿内,泉盖苏文眉头紧锁,不断的来回踱步,面露沉思。

此刻战局已经完全超出了预料,脱离了他当初设立的掌控,对于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泉盖苏文也是有点难以把握。

这并不是说他军队指挥能力不行,而是此刻他对于那支突然出现的唐军所了解的太少了,连最基本的对方数量都不知道,这就给军队的指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思索良久,泉盖苏文眉头终是缓缓展开。

“来人,传令,命四万步兵从平壤出发,支援辽东。”

“另,命辽东、白岩两城派出人马,于鸭绿江边接应大军。”

辽东城、白岩城,都是第二道防线内极为重要的两座城池,辽东城在前,白岩城在后,它们是阻挡唐军最为重要的两座城池。

此刻的泉盖苏文,并不清楚那支神秘唐军的具体位置和数量,这就让他面临了一个境地,若他直接派大军去支援辽东与白岩城,那就有可能会被这突然出现的唐军偷袭。

而且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出现的,因为不管泉盖苏文向哪座城派兵,都必须要经过鸭绿江,而若是唐军在鸭绿江边阻挡,那对于高句丽军队来说,将是一件异常麻烦的事情。

唐军一旦据鸭绿江而守,以河流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那就犹如当初唐军在面临如何渡过辽水时的困境了。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泉盖苏文明知道让辽东、白岩两城的军队出城可能会面临危险,但依旧是要下达这道命令的原因。

如今的第二道防线内,只有将足够数量的高句丽军队运过去,才能有实力抵挡住唐军的进攻,如若不然,只要唐军将他们这些城池一包围起来,那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唐军懂得这些道理,所以一直到现在,他们都只是在攻打一些很小的城池, 对这些大城只是采取骚扰的策略、

泉盖苏文也懂得这些道理,所以哪怕拼得辽东、白岩两城士兵遭到重创,也要将大军运送过去。

这条横跨在高句丽内部的鸭绿江,原本应该是高句丽阻挡唐军攻占平壤的最好防线,但此刻却成为了唐军对付高句丽的一柄利器。

只能说世事无常!

盖牟城。

此刻的城内已完全被唐军所控制,所有的一切都在唐军的掌握之中。

城中一处巍峨大厅内,所有唐军将士们皆聚集于此。

“陛下,刚传来消息,张亮部率军以雷霆之势攻打了十余座小城,如今正在派兵不断骚扰辽东、白岩二城。”一名军士汇报道。

“好!”站在最上方的皇帝李世民大喜,周围众臣也皆是面露笑意。

“平壤方向有何动静?”李世民问道。

“暂时还没收到任何消息。”军士答道。

李世民面露思索,场面暂时寂静。

就在这时,一旁的将军说道:“陛下,如今辽东、白岩二城已尽在掌握,我们何不直接出兵,将这二城给拿下。”

“是啊,是啊。”

这名将军的主张瞬间就得到了很多大臣的同意,他们皆是轻叹着、赞同着。

辽东、白岩二城作为高句丽方面极为重要的两座城池,若将其给拿下,不管是实际意义,还是战略上的意义都是非同凡响。

再加上从张亮部所传来的消息,如今的这两座城池内守军的数量并不算多,远不及当初盖牟城的守军数量。

如今直接将这两座城池给拿下,是极好的一个时机。

但对于这名将军所提出的这个主张,李世民却没有任何的表示,而是直接上前几步,走到了那张宽大、且极为详细的高句丽全境山川河流图面前。

这张图上面的内容与王权宁献上的那张图完全一致,只不过就是大小不一样,是照着王权宁那张图所描画出来的放大版。

周围将领们视线移动,跟随着李世民一起转移到了这张图上面。

“诸位请看,这里是鸭绿江。”李世民说着,手指往有河流标识的一条细线上指去。

“这里是辽东城,这里是白岩城。”李世民手指往鸭绿江的西北方移动,在两个标有城池图案的位置上点了点。

“现如今,这两座城周围的一大块位置基本上都被张亮部所攻下,这两座城彼此皆是孤立无援。”李世民的手指继续移动,最终停在了白岩城到鸭绿江距离的中间位置,“而张亮部的主力,正在这个位置。”

“诸位想想,你们要是泉盖苏文,会轻易放弃辽东、白岩这两座城吗?”李世民的话音最后响起,随后大殿陷入了沉默。

将领们皆是沉思着,但有人眼中逐渐冒出了精光,对于皇帝陛下刚才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们逐渐领悟了出来。

如今的辽东、白岩二城就好似不断牵制泉盖苏文的两柄利刃,泉盖苏文一旦得到它们,那自身所拥有的战斗力就会大幅提高,但得到它们的风险却又是极大。

但泉盖苏文却又不舍得将他们就这么放弃,毕竟这就好像池塘边浮上岸的鱼,只要一伸手就能将其抓到,但同时,伸手也有可能会直接掉到河中。

“陛下莫非是想......引诱高句丽的大军出来,而后将其一举歼灭?”一名大臣猜测道。

周围那些将领一听到这话当即也是反应了过来,眼中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传我军令,命张亮所部密切监视鸭绿江周围一切动静,有任何情况速来禀报。”

顿了顿,李世民环视一周,继续道:“周继武出列,命你亲率四千铁骑随时待命,一有军令即刻出发,不得有丝毫耽搁。”

“得令!”周继武声音宏大,脸上浮现出激动之色,周围众将在看向他的瞬间,眼神中也是浮现出羡慕,以及一丝异样。

一个将军,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带兵打仗,至于能不能打胜,最后打成什么样,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最怕的就是连给你打仗的机会都没有。

以前的周继武,身为地方上的军事长官,统领一州军务,而且手下的士兵还都是精锐,尽管这在外人看来也是风光无限,但实际所面临的情况只有周继武自己知道。

那时候的他,尽管在周围几个州县内还有一定的名气,但在整个大唐而言,就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他的了。

这般情况之下,若是有战争出现,朝廷也绝不会想到还有周继武这么一个人可用,周继武的军事生涯似乎能一眼就望到头。

但就在这时候,王权宁发现了他,并且在接下来对付突厥的战争中将他推了出来,再加上周继武本人也是真材实料在身,这样一下子就让其在朝廷上打出了名气。

之后便是在王权宁的推荐之下,将周继武调往了朔州,这是一个军事大镇,是朝廷极为重要的练兵之地,能在这里担任将军的,都是朝廷极为看重之人。

周继武也就是在这里不断的沉淀,经过这些年的时间,他的名气在整个大唐逐渐开始响亮起来,威严在不断提升着。

接下来便一直到如今,到唐军攻打高句丽,皇帝李世民御驾亲征,这次依旧是王权宁将周继武推了一把,甚至还打算将周继武推到一个绝无仅有的高度上。

在王权宁之前找到周继武,与其说这件事时,周继武是睁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思议。

直到后来他真正负责攻打盖牟城的主要任务时,周继武那颗无比激动的心,这才逐渐开始缓和下来。

王权宁对于周继武的恩情,真正是大到了天际,让唐军众将领都止不住的羡慕,乃至嫉妒。

对于众将心中的想法,哪怕别人不说,周继武也能猜出来,武将之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想让众将真正对自己信服,唯有用实力来证明。

眼下,对于高句丽的这场战争,就是周继武证明自己的最好时机。

......

鸭绿江,南岸。

一支军队正浩浩荡荡的行走着,不断向前方进发,他们正速度飞快的向前方鸭绿江旁行驶而去。

“将军,辽东、白岩二城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在江对岸布置好了军队,将军可以放心渡江。”一名传令兵说道。

在他身前,一道身影并不算十分高大,长相与中原人极为类似的身影站立,神色傲然的仰视着前方,眼中好似容不下任何人的身影,就连此刻站在他身前的这位传令兵,对其讲话时都是用鼻孔看人。

将军姓朴,这个姓在高句丽国内是大姓,毫无疑问,这个姓氏象征着地位以及权势,而将军,就是出身于这般大家族之中。

“好,既然如此,那命令全军极速前进,本将军料想那些唐军也不敢在鸭绿江旁抵挡我们。”朴将军说道,全然目中无人。

“将军,可以出发之前泉盖苏文大人曾交代要我们小心唐军的埋伏,一定......”身旁一副将提醒道。

“行了。”朴将军伸手将其打断,没有给他任何的说话机会,“没听见刚才说的吗,江边没有唐军,本将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渡江时机。”

面对朴将军的呵斥,副将脸色铁青,但也只是微微瞟视了其一眼,全程没有任何的开口说话。

在军队之中,长官的命令不管是有意义,但在当下就是需要立即执行,否则就是违抗军令,这是因为军队的特殊性,在很多时刻都只能允许有一个声音的出现。

甚至在很多时候,哪怕是君王的命令,都可以选择性的执行,甚至是直接不执行,这就是常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就这样,这四万高句丽军队浩浩荡荡的往鸭绿江边而去了。

鸭绿江北岸。

辽东、白岩二城的军队正聚集在此,这是一支约莫三千人的部队,尽管看上去人数并不多,但也已经是这两个城池间能派出的绝大多数人马了。

“你们将周围都仔细检查了没有?”一名将军模样的人问道。

“回将军,属下们已经将周围都检查了三遍,哪怕就是一只蚂蚁都没有放过。”士兵回答道。

“好,给我去周围守着,若有唐军出现,立即来报。”将军极为严肃的命令道。

“是,将军。”士兵应道,对于唐军是如何如何厉害,他这段时间已经从无数人口中听了无数遍,几乎每个人再说这话之时,他们眼中都是带着点点惧意。

这般情况,让的士兵心中有着好奇,有着害怕,当然,还有着浓浓的不服气。

这名士兵是从白岩城中过来的,在士兵看来,白岩城那般的高耸,其中的士兵都那般的强悍,但这段时间的白岩城却是在那仅仅只有小股唐军的骚扰之下,就吓得城门紧闭,无一人敢出城迎战。

这些情况在士兵看来是耻辱的,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憋屈,这次能够随着军队出来接应从平壤过来的大军,没碰到唐军那就是大家都相安无事,若真是碰到唐军了,士兵倒还真想试一试这些唐军究竟是不是像传闻中的那般厉害,还是说他们只是徒有其名。

而且听说这些唐军在攻打第一道防线,也就是盖牟城时,伤亡也并不少,他们这里,不管是辽东城,还是白岩城,可都不是盖牟城所能比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情况,士兵并不认为唐军有多厉害,只不过是被众人给夸大罢了。

就这样,士兵一路向前,在这些高句丽接应军队周围不断巡视着,警防唐军的出现。

这般巡视并不是单纯的就围着大部队周围转悠,而是近乎以大部队为核心,在方圆数十里内检查,也只有留足这般的距离,在唐军发起进攻时,高句丽的大部队才有反应时间反应过来。

所以说自古以来,像这种负责侦察的斥候都是一个高危职业,哪怕在军队中都是如此,第一个发现地方军队的是斥候,自然而然,敌方军队第一个想要杀死的也就是斥候了。

这名高句丽士兵缓慢行走着,突然间只感觉自己眼角一跳,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一种发现什么奇怪东西时才会出现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