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原。

夏军十余万大军全部屯兵于此,而在此处的东北方向,有一条平坦的道路一直延伸到远方。

这是窦建德大军从河北到此地的行军道路,同样,也是一条极为方便的运粮通道。

此时在这条道路上,距离夏军大营约莫百八十里处,一队千余人的部队正在缓慢行驶着。

队伍中央,一辆辆的马车正在拉着不知道什么物体。

马车并不是很重,前方由一匹马拉着,后方虽说跟了几个人,但却也只有在上坡的时候才帮忙推一下马车,其余时候皆是两手空空的在行走。

队伍的最外围一圈,有着许多骑着马的将士,将处在中央的马车团团围住,显然,马车上的东西极为重要。

这些骑着马的将士们时不时的交头接耳说的些什么,偶尔还发出几句大大笑声,极为悠闲。

就仿佛他们并不是来护送东西的,反而更像是来游玩的。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之前神经紧绷了一路,现在马上就要到夏军大营了,十余万人马守着在,是谁都会放松一些的。

继续行走片刻,前方一道岔路口出现,这是这条路上的最后一个岔路口了。

从这个路口处有两条路延伸而去,一条西南方,一条正西方。

往西南方的这条路正是他们此行道路,可以直通东原夏军大营。

而正西方向的这条路他们并没有走过,但有经验的将士从地图上依稀能猜出这应该能通往虎牢关之外。

就在这队夏军正慢悠悠接近前方岔路口时,突然,意外发生了。

只见正西方向的那条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震动声,这些夏军将士都能感觉到地上的一些细石子仿佛在跳舞一般,不规则的剧烈抖动着。

身下骑着的马匹也在不断的嘶鸣着,就像是感受到了某种危险一样。

夏军将士感受到这种情况皆是一惊,因为这种震动只会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出现,一是地龙翻身,二则是大军奔跑。

众将士连忙抬头向远方望去,只见位于正西方向的那条道路上,一阵阵灰尘被掀起,漫天飞舞一般。

片刻,灰尘最前方,便是出现一个黑不溜秋的尖锐物体,还时不时的会反光。

夏军将士们看着这个逐渐出现的物体,皆是眉头紧皱,一股不太妙的感觉出现在心头。

强压下心头的情绪,眼睛依旧死死的注视着前方。

在那尖锐物体出现片刻,随之出现的就是一张迎风飘扬的旗帜,一张写着‘唐’的旗帜。

随着这张旗的露出,之后便是那无数的枪尖出现,枪尖下面便是枪杆。

再之后,便是看到那握着枪杆的唐军正骑着马,飞速的朝着他们奔驰而来。

杀气腾腾,一股巨大的煞气迎面向着夏军扑面而来。

夏军本就放松了警惕,现在正是玩心大起的时候。

突然间看到前方那对着自己冲杀而来的唐军就如同看到凶神恶煞般一般,不敢直视,心中更是生不出一丝抵抗的心理。

就这样,在唐军的这种冲杀气势之下,前方夏军竟然有人开始后退起来。

有了第一个肯定就会有第二个,更何况此时夏军心中皆是没有抵抗的心理。

看着有人后退,于是便纷纷都开始了后退。

再之后,这队千余人的夏军竟是直接丢弃了护送的马车,直接对着夏军大本营东原逃去。

更有甚者,直接是丢弃了手上的刀兵,对着周围的那些小村落跑去,当了逃兵。

远处,还在骑马奔跑的唐军见到这种情况也是不禁愣了愣神,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怎么回事?他们怎么全跑了?自己长的有这么可怕吗?

这一个个问题出现在众唐军的脑海中,一时间,众人对自己的外貌不禁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摇了摇头,将这些问题抛在脑后,快马加鞭的赶到马车前面。

连忙掀开盖在马上上的布匹,随之映入眼帘的正是那一石石粮食。

必免夜长梦多,而且此地距离夏军大营确实也太近了,众人连忙将马车绑在马匹上,飞速离去。

翌日。

东原,夏军大营内。

粮食被劫的消息瞬间便是传播开来,再加上之前攻城一直不利,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就如同一个炸弹般。

情绪顷刻间被引爆,在夏军大营中炸裂开来。

此时的夏军大营内,站满了人。

可以说这次跟随窦建德出征的文臣武将基本上都聚集在此了。

最上方,窦建德眉头紧皱着。

下方,众人一个个七嘴八舌的在说着,好像在争论着什么一般,不少人都被呛得面红耳赤。

“好啦,都想干什么,一个个说?”只见窦建德十分烦躁的声音传入众耳中。

随着窦建德的一声怒语,下方众人终于是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的弯着身子,急忙退到大营的两侧,迅速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上。

待大营内安静片刻后,便有一人从营帐右侧缓缓走出。

此人一副书生模样的打扮,正是窦建德帐下的主要谋士之一,时任国子祭酒的凌敬。

凌敬走上前,微微拱了拱手便是开口说道。

“大王,虎牢关天险,难以攻破,如今又逢粮食被劫,军心必定大乱,将士士气低迷,实在不利继续作战,臣有一法,可解洛阳之围。”

“臣以为,现大王可率领全部兵马北渡黄河,攻取河阳、怀化,再翻越太行山脉,直取太原,此围魏救赵之计,太原乃唐龙兴之地,唐军毕竟率军回防,此洛阳之围可解。”

“再者,若唐军依旧围困洛阳不退兵,大王可从太原渡黄河,直入关中,到时兵临长安,不怕唐军不退。”

听说凌敬的话,虽说有道理,但窦建德却仍然是想攻下虎牢关。

主要原因又两个,一是觉得他十余万大军都攻不下一个虎牢关,实在是失了面子。

二则是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万一王世充在洛阳坚持不住被攻下了怎么办,那这样自己翻越太行山又有什么用。

恰好此时,大营中有数位将军同时站了出来,道:“凌敬是个书生,哪里懂得打仗的事,他的话不能听。”

说完,这几位将军便是相互对视一眼,仿佛心有灵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