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是勇毅侯?”蔡光眯着眼睛,觉得半空中的白袍身影,非常像沈厉。

“正是。”车夫回答道。

蔡光挠挠头,自语道:“勇毅侯挺乐在其中的。”

马车驶入内寨停下,蔡光走出,看到一名白脸汉子站在身前。

“蔡大人,我是地煞帮管事,请随我来。”尚岩拱手说完,将蔡光领到内寨大厅。

大厅中央的虎皮交椅上,游辰大马金刀的坐着。

“下官,拜见武安侯。”蔡光拱手拜见。

“坐吧。”游辰虚抬手掌,吩咐侍从上茶。

“马上过年了,蔡大人还千里迢迢的来三江城,所为何事?”游辰笑着问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蔡光肯定不是来给他拜年的。

对此,蔡光露出苦笑,拱手说道:“侯爷,我是来要钱的。”

“赋税?”游辰立马明白了,年关将至,南疆三郡的赋税还没上缴呢。

“那不是户部的事吗?怎么派你个礼部的官员来?”游辰问道。

蔡光脸上的褶子挤在一起,笑得尤为心酸。

“侯爷,户部的不敢来。”

去南疆三郡收税的事,户部本应该在半个月前就派人来三江城。

可此前两次来三江城的人中,不是死就是软禁。

户部官员们互相推诿许久,谁都不敢去。

最后元帝在朝议上责问了户部尚书一次,他们才想出法子,还是派蔡光去。

毕竟,蔡光是唯一从三江城活着回来的人。

蔡光也没办法,他本身的官职就是礼部小官。

如今户部和礼部的两位尚书一齐下令,命他再去三江城。

他哪敢不答应啊。

“侯爷,朝廷财政十分紧张,年底又要给北部边境的军士们发放棉服木炭 ,所以……”

蔡光小心的说道。

“赋税一事,理所应当。”游辰点头,命人去叫尚岩。

“多……多谢侯爷!”蔡光露出喜色,他没想到游辰直接答应了。

“帮主。”不一会,尚岩进入大厅。

“三郡的赋税,要缴多少?”游辰问道。

尚岩面露思索,犹豫几息后说道:

“帮主,您免了三郡的农税,然后三江郡和苍南郡因为诡怪作乱一事,商户缴的税也不多。”

“三郡加起来,六十万两左右。”

听到六十万两的数字,蔡光心中叹息,少了些。

边关将士的棉服,怕是不能做的厚实。

“那就算作一百万两吧。”游辰拍板决定。

“啊?!”蔡光瞪大了眼睛,心中激荡万分。

若是能带一百万两回去王都,怕是他的顶头上司,礼部尚书见了他都要客客气气的。

游辰看出蔡光的激动,喝着茶水等了一会,等到蔡光平静下来,接着说道:

“蔡大人,我会出一百万两,但不是金银,也不是银票。”游辰笑着说道。

“那……那是什么?”蔡光诧异的问道。

“哈哈……”游辰咧嘴一笑,站起来说道:

“你带着一百万两回去,七转八转落到边关将士们手里,能剩个三成不错了。”

“我的钱,不是给王都那帮贪官的。”

蔡光面色一红,尴尬一笑。

游辰说的没错,一百万两带回去,户部先抽掉三成,其他兵部吏部也要来分一杯羹。

最后剩下三四成拿去采购物资。

负责供货的商户,又是勋贵大臣们手底下养的狗。

那些棉服木炭里面,还要再榨出一两成利润来。

“回去吧蔡大人,跟元帝说,一百万两的赋税,我会折算成棉服木炭等物资,送去边境。”

游辰挥手说道。

蔡光点头,起身整束衣衫,恭敬的拱手深鞠,说道:

“下官,替北部边境的四万军士,谢过侯爷。”

游辰坐回虎皮交椅上,唤来尚岩下令:

“珍宝阁的玉老板,郑家郑长老,卢家的卢临水,叫他们来柳叶坞一趟。”

一百万两银子的物资,需要几家大的商户合作,才能在年关前送往边境。

“帮主,您这招妙啊!”

尚岩竖起大拇指,说道:“生意,也要给咱们自己人来做。”

“正好年底农闲,将三郡之地的百姓发动起来。”

“男的砍树烧炭,女的在家缝补棉服。”

游辰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侯爷,下官还有一事。”蔡光出声说道。

“说吧。”

“去王都授封的事,不知道您什么时候去?”

元帝的诏书下发一个月了,王都的武安侯府都挂上了牌匾,但是游辰就是不去王都。

“年关一过,我会前往王都。”游辰说道。

蔡光拱手一拜,说道:“那下官告退,在王都恭迎侯爷大驾。”

几天后,夜晚。

游辰站在寨子高处,朝外望去。

三江城郊外的山林里,火光处处,腾起一股股黑烟。

那是汉子们在砍伐树木,烧制木炭的火光。

目光移回柳叶坞,内寨大厅灯火通明,不时传出妇女的说笑声。

她们在赶工缝制棉服,直到午夜才会歇息。

“游帮主,佩服啊。”沈厉不知从哪冒出,一身白袍在夜晚格外醒目。

“佩服什么?”游辰问道。

“边境的将士们能过一个好年,南部三郡的老百姓也能过一个好年。”沈厉说道。

一百万两的银子,落在百姓手里,估计能在年底前赚个几两银子。

能让他们再添一件新衣服,多买些腊肉菜干过年。

“不过……”沈厉话锋一转,笑着说道:

“怕是王都的那些勋贵们,会对你恨的牙痒痒。”

“牙痒?”

游辰不屑一笑,说道:“那就打碎他们的牙。”

…………

大月朝东临大海,南面接壤蛮荒。

西面与北面,与大盛大淮接壤。

每到年底的时候,正明殿的朝议都会围绕着军饷物资。

尤其是北面的陆家军。

西陲的沈家兵力少了一半,也没什么战事。

物资消耗少,军饷按照正常发放即可。

北面的陆家军截然不同,

常年不休的战事,会带来各种损耗,兵器,铠甲,衣服。

有功的要发放奖赏,残疾或是死去的要发放抚恤。

北部边境的气候也寒冷许多,冬季要备足木炭,否则执勤的军士会因为冻疮死去。

此时,户部通过印发银票,勉强将军饷的窟窿填上了。

可镇边大将军已派人催过数遍,棉服和木炭为何还没运到边关。